我個人感覺一個企業的品牌無非是兩點,一個是好的品質,產品或者服務加上美譽度,一個顧客在購買他的產品的時候,不僅是買它好的服務,還是對企業形象的認可和信賴。有人預言中國很多行業和企業在經歷廣告戰、價格戰之後,中國企業更多面臨是品牌戰 品牌是一個符號,是一種身份,是一種聯想 形象經營原理在中國企業的運用已有10個年頭了,在經濟發達地區,形象策劃往往是在專案投產之前就完成了。儘管如此,邢臺市一些企業老闆的形象意識還是相當淡薄的。有的甚至說:"產品賣出去不就得了,搞什麼形象?"讓人有回到10年前的感覺。那麼,形象與銷售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這要從產品怎麼才能售出去這個問題說起。按道理說,產品質量過硬、功能適用性強,有相應購買力,你的產品就該有銷路。假如沒有競爭對手的話,有產品本身足以橫掃商海。如果出現了競爭,你可以從銷售上下功夫,指定營銷策略,建立銷售隊伍,開拓銷售渠道。在保證產品力的同時又增強了銷售力。隨著科技的發展,資訊的流通,產品力和銷售力很容易趨同在同一水平線上,而使侷限在這兩方面的競爭力失去絕對優勢。比如VCD生產企業,在眾多的品牌中我們很難在產品質量、效能、功能上做出明顯區分,其銷售策略和技巧也非常近似,那麼影響我們購買傾向的是什麼呢?直觀地說是品牌形象。說到這裡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市場發育生長中的不同階段產品的競爭點是不同的。為什麼會感到競爭的激烈?就是因為原來很有優勢的競爭點受到威脅。在競爭激烈的形勢下,大家在保持產品力和銷售力不鬆懈的前提下,把目光投向形象力的提升,形象經營應運而生了。由此可見,形象策劃絕不是為了壯門面、弄玄虛,實在是市場競爭逼出來的。 與產品力和銷售力不同的是,形象力是綜合實力的體現,因為形象力往往具有持久的、高效的競爭優勢。形象是企業行為養成的,反過來又指導企業行為,所以形象是一個企業的核心問題。市場發展到現在,在許多領域老總們都感到產品力、銷售力、形象力呈三足鼎立之勢而缺一不可。其中,產品力是基礎,銷售力是輔助,共同為塑造形象力打基礎,三合為一,共同的目標就是銷售推廣,最終體現在銷售額上。 人們購買傾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形象,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品牌形象哪裡來?來自產品的質量、功能、款式、服務等,在品牌形象中這些因素必須是動態的、發展的,如果一成不變,無疑會使品牌形象大為削弱,除以上基本因素之外,對品牌形象形成的最大影響是企業形象。原因很簡單,有什麼樣的企業就有什麼樣的產品,這一樸素理念,使消費者在選購時把目光從產品本身移開,而開始審視產品的母體--企業了。所以,企業形象不折不扣是為了銷售,否則豈不是勞民傷財?並且,當消費者面對琳琅滿目的同類產品在質量上不存異議時,企業形象成為促成購買行為的最直接因素。 品牌經營不是一兩個招數,更不是一兩個創意的結果,他應當是一個圍繞品牌客戶價值而形成的一種系統能力,這種能力一旦形成,他將具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世界上眾多品牌證明了這一點中國很少有稱得上品牌的企業,因為除了炒作之外,很難發現他們是在努力的尋找實現客戶價值的途徑,而這是建設品牌的核心。與長壽品牌的比較不難發現,中國企業過於注重營銷的基本招數,卻不太重視對品牌經營本質的理解,即“價值”的理解。事實上一個企業能否在市場上成功,本質上應當歸結於企業找到了消費者認可的價值,並且消費者願意為這種價值買單。品牌經營的本源應當在於不斷的挖掘並創造消費者認可的價值。但中國的企業往往只能抓住一次實現價值的機會,卻很難持續發展,說明中國企業不僅缺乏價值觀念,更缺乏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 從價值的角度上講,品牌經營的過程應當是價值不斷傳遞的過程,他至少包括髮現價值、實現價值、推廣價值三個有機部分。對於不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價值的營銷行為,應當堅決捨棄,而中國的企業現在還僅僅停留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利潤導向階段。從經營的角度上講,品牌建設不是作廣告,不是搞公關活動,品牌建設的本質應當是滲透到從生產、研發、營銷等各個環節中。並細化到企業的每一個細胞每一個動作,甚至成為每一個員工的責任,品牌絕不僅僅是營銷部門的事情,而應當是所有部門的事情。也正是企業所有人員的共同努力,才完成了客戶價值的創造。 品牌經營是“系統”不是“點子” 許多企業的品牌經營就是見招拆招,往往是贏得了區域性輸掉了全域性,贏得了陣地失掉了戰場,我們太注重對基本招式的推敲,沉溺於細節的戰術動作,但經常忽略了為什麼競爭、為什麼需要這樣的戰術,是否一定要在這一點上與競爭對手魚死網破,我們經常強調營銷策略是什麼,而不是為什麼。.
我個人感覺一個企業的品牌無非是兩點,一個是好的品質,產品或者服務加上美譽度,一個顧客在購買他的產品的時候,不僅是買它好的服務,還是對企業形象的認可和信賴。有人預言中國很多行業和企業在經歷廣告戰、價格戰之後,中國企業更多面臨是品牌戰 品牌是一個符號,是一種身份,是一種聯想 形象經營原理在中國企業的運用已有10個年頭了,在經濟發達地區,形象策劃往往是在專案投產之前就完成了。儘管如此,邢臺市一些企業老闆的形象意識還是相當淡薄的。有的甚至說:"產品賣出去不就得了,搞什麼形象?"讓人有回到10年前的感覺。那麼,形象與銷售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這要從產品怎麼才能售出去這個問題說起。按道理說,產品質量過硬、功能適用性強,有相應購買力,你的產品就該有銷路。假如沒有競爭對手的話,有產品本身足以橫掃商海。如果出現了競爭,你可以從銷售上下功夫,指定營銷策略,建立銷售隊伍,開拓銷售渠道。在保證產品力的同時又增強了銷售力。隨著科技的發展,資訊的流通,產品力和銷售力很容易趨同在同一水平線上,而使侷限在這兩方面的競爭力失去絕對優勢。比如VCD生產企業,在眾多的品牌中我們很難在產品質量、效能、功能上做出明顯區分,其銷售策略和技巧也非常近似,那麼影響我們購買傾向的是什麼呢?直觀地說是品牌形象。說到這裡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市場發育生長中的不同階段產品的競爭點是不同的。為什麼會感到競爭的激烈?就是因為原來很有優勢的競爭點受到威脅。在競爭激烈的形勢下,大家在保持產品力和銷售力不鬆懈的前提下,把目光投向形象力的提升,形象經營應運而生了。由此可見,形象策劃絕不是為了壯門面、弄玄虛,實在是市場競爭逼出來的。 與產品力和銷售力不同的是,形象力是綜合實力的體現,因為形象力往往具有持久的、高效的競爭優勢。形象是企業行為養成的,反過來又指導企業行為,所以形象是一個企業的核心問題。市場發展到現在,在許多領域老總們都感到產品力、銷售力、形象力呈三足鼎立之勢而缺一不可。其中,產品力是基礎,銷售力是輔助,共同為塑造形象力打基礎,三合為一,共同的目標就是銷售推廣,最終體現在銷售額上。 人們購買傾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形象,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品牌形象哪裡來?來自產品的質量、功能、款式、服務等,在品牌形象中這些因素必須是動態的、發展的,如果一成不變,無疑會使品牌形象大為削弱,除以上基本因素之外,對品牌形象形成的最大影響是企業形象。原因很簡單,有什麼樣的企業就有什麼樣的產品,這一樸素理念,使消費者在選購時把目光從產品本身移開,而開始審視產品的母體--企業了。所以,企業形象不折不扣是為了銷售,否則豈不是勞民傷財?並且,當消費者面對琳琅滿目的同類產品在質量上不存異議時,企業形象成為促成購買行為的最直接因素。 品牌經營不是一兩個招數,更不是一兩個創意的結果,他應當是一個圍繞品牌客戶價值而形成的一種系統能力,這種能力一旦形成,他將具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世界上眾多品牌證明了這一點中國很少有稱得上品牌的企業,因為除了炒作之外,很難發現他們是在努力的尋找實現客戶價值的途徑,而這是建設品牌的核心。與長壽品牌的比較不難發現,中國企業過於注重營銷的基本招數,卻不太重視對品牌經營本質的理解,即“價值”的理解。事實上一個企業能否在市場上成功,本質上應當歸結於企業找到了消費者認可的價值,並且消費者願意為這種價值買單。品牌經營的本源應當在於不斷的挖掘並創造消費者認可的價值。但中國的企業往往只能抓住一次實現價值的機會,卻很難持續發展,說明中國企業不僅缺乏價值觀念,更缺乏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 從價值的角度上講,品牌經營的過程應當是價值不斷傳遞的過程,他至少包括髮現價值、實現價值、推廣價值三個有機部分。對於不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價值的營銷行為,應當堅決捨棄,而中國的企業現在還僅僅停留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利潤導向階段。從經營的角度上講,品牌建設不是作廣告,不是搞公關活動,品牌建設的本質應當是滲透到從生產、研發、營銷等各個環節中。並細化到企業的每一個細胞每一個動作,甚至成為每一個員工的責任,品牌絕不僅僅是營銷部門的事情,而應當是所有部門的事情。也正是企業所有人員的共同努力,才完成了客戶價值的創造。 品牌經營是“系統”不是“點子” 許多企業的品牌經營就是見招拆招,往往是贏得了區域性輸掉了全域性,贏得了陣地失掉了戰場,我們太注重對基本招式的推敲,沉溺於細節的戰術動作,但經常忽略了為什麼競爭、為什麼需要這樣的戰術,是否一定要在這一點上與競爭對手魚死網破,我們經常強調營銷策略是什麼,而不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