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新水河邊

    沒什麼大錯,附也是一種學習,庸不要把它理解為庸俗,理解為隨和為好,能夠學習和跟隨風雅的行為無可指責,謹此答問,望指正。

  • 2 # 蘇州魯律師

    第一,附庸的畢竟是風雅,不是吸毒、賭博等醜惡行為;第二,風雅,在性質上是鼓勵積極向上、學習美善,是可肯定的行為;第三,附庸風雅,至少說明在向雅趣靠近,先學習再創造,最終完善和耀眼自己。第四,凡事都有度,不管做什麼,都不能過了,要適可而止。

  • 3 # 老康聊國學

    要分析附庸風雅的行為到底好不好,就要先分析一下這個詞,才能更好的理解行為。

    附庸指小國依附大國的行為;風雅則是國風與大、小雅的統稱。原詞的出處來自於清朝人李寶嘉所著的《官場現形記》第42回。附庸風雅在書中意指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一些名士望族。

    古人曾對附庸風雅的行為稱之為"裝點山林,附庸風雅"。並對諷刺的物件賦詩一首:

    妝點山林大架子,

    附庸風雅小名家。

    終南捷徑無心走,

    處士虛聲盡力誇。

    獺祭詩書充著作,

    蠅營鐘鼎潤煙霞。

    翩然一隻雲間鶴,

    飛去飛來宰相衙。

    由此,附庸風雅到底好不好,也就一目瞭然了。

    作為雅士,不是攀附些名人自己就是名人的。就像俗話說的:“我認識馬雲,馬雲不認識我。”做人要有真才實學,能力和學識配得上與別人平起平坐,才會得到真正的社會與人脈資源。切莫“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 4 # 藏劍憑欄聽風雨

    根據人類需求馬斯洛五層次原理。人當衣食無憂之後就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東西了。

    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風雅,或者跟門口賣燒餅的阿姨學會了風雅。

    附庸風雅之事一定是在物質基礎滿足之後才有這個需求。一定是受教育程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才有這個需求。

    然而任何需求在得到滿足之前都是不懂的。

    換句話說,風雅之士懂得風雅的這個過程之中都算附庸風雅。

    所以這有什麼不好呢?

    哪怕是一個土豪,他有錢之後就覺得自己精神空虛。也許是早年貧窮沒有受到更多的教育,這不是他的錯。

    他發跡之後沒有放縱的吃喝嫖賭抽,而是感覺到了自己的不足。於是也想增加知識、見識、也想提升一些自己的素質和層次。這當然是好事。

    因為不懂,所以在接觸和學習的過程中可能難免不得要領或者有些盲目,也許還會鬧出笑話。

    我覺得這都沒關係。至少附庸風雅這個態度這個方向只是個人的追求,沒有禍害別人。

    而且追求的是好的東西,所以我覺得完全沒問題。

  • 5 # 憶路思雨

    所謂附庸風雅表明了就是硬性的去介入本不屬於自己的氛圍,目的無非就是抬高自己,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往往生硬的去介入一個陌生的圈子,反到使自己更加顯的另類了。

    所以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氛圍較好,另外風雅其實並非是種完美,它只是在特定範圍內的呈現出的特定氣質。

    總之,做好自己就好。

  • 6 # 香草味冰淇淋w

    好的,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附庸風雅”這個詞。

    前面已有人解釋過這個詞,我便不再贅述。簡單來說,就是指為了裝點門面而去結交有識之士,從事有關文化的活動。而其,也確是出自於清代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之第四十二回。

    《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二回,說的是胡廣制臺——賈世文。其人自稱生平有兩大絕技,一是畫梅,二是寫字。下屬常藉此恭維他。

    “賈制臺一聽這話,不禁滿臉堆下笑來,忙問道:‘我的畫,人家要買嗎?’”

    作者便用“附庸風雅”來暗諷他。可見,“附庸風雅”並不是一個多麼好的詞。(貶義詞)

    同一時代的吳趼人也曾在寫《情變》時用到這個詞。

    “那班鹽商,明明是鹹醃貨色,卻偏要附庸風雅。”

    講的是一個鹽商在揚州蓋了不少花園的事。但作者表明他並不大懂得欣賞。(委婉一點)

    好的,兩個例子。

    “附庸風雅”。在古時多指官僚、地主以及商人為了裝點門面、抬高身份而去結交知識分子,裝作文化人的樣子。

    注意了,是官僚、地主以及商人。

    在這背後,帶來了什麼?

    注意《情變》的下一句。

    “那班鹽商,明明是鹹醃貨色,卻偏要附庸風雅。”的下一句是“因此種花之風,遍及揚州。 ”

    從這裡可以看出,往大了說,那鹽商的附庸風雅推動了園藝藝術的發展。

    從歷史上看,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拿商人與文人來說吧。

    商人,有錢,可能沒文化。(暴發戶?哈哈)文人,很可能沒錢,心氣高。但是,還是有許多文人選擇與商人結交,甚至留在商人的家裡當“老師”。

    而被商人所推崇的文化產品、文化現象,是發展得最快的。(這裡不需要舉例子,我相信大家都能明白。我看古代史的時候就覺得這裡挺有趣的,而西方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例項也可佐證我的觀點)

    所以,不要小看古代的官僚、地主以及商人“附庸風雅”對文化的影響。

    這是從歷史的方面說的,這也是我很贊同“附庸風雅”的一個原因。畢竟就算是在現代,大多數人的附庸風雅也可形成一個社會的良好風氣。

    而從個人的方面來看。便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哪有對的一方?

    我個人是贊同的。畢竟……裝著裝著…說不定就成真了呢?

    我喜歡詩歌,尤其愛《詩經》與《納蘭詞》。可我真的能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意思嗎?更能獨自填詞作曲嗎?怕是不見得。

    我喜愛飲茶。家中自有一套茶具擺著。可我真的懂飲茶的禮儀、這其中所蘊含的茶文化嗎?怕是不見得。甚至,我都不能飲出茶的先苦後甜來。

    我不過是一個“附庸風雅”的人罷了。

    其實,我們大多數的人,也是芸芸眾生中的一俗人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什麼時候覺得自己長大了,什麼時候突然覺得父母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