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歷史的小蝸牛
-
2 # 我是小金呀01
姚廣孝人稱黑衣宰相,為永樂大帝的盛世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因為功勞太高,是明朝唯一一位文官進太廟的大臣。
明世宗時期,1530年,李時、張璁等大臣上書嘉靖皇帝,提議將姚廣孝移出太廟,移到佛教名寺大興隆寺,痴迷道教的嘉靖皇帝自然順水推舟表示同意。就這樣,在文官階層苦心竭慮的努力下,姚廣孝被明太廟掃地出門。
姚廣孝是一位厚黑學的高手,但是他對國家,對大明朝有治世之功。
-
3 # 歷史百家爭鳴
朱棣,因發動靖康之變成為了明朝的皇帝,而其背後的一位謀士是大家都不能忽視的存在,此人便是姚廣孝。
姚廣孝早年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為僧,但並不是得道高僧。馬皇后死後,朱元璋為了挑選高僧隨侍諸王,誦經祈福。當時,姚廣孝得到僧錄司左善世宗泐的舉薦,並與燕王朱棣相談甚歡,便要求隨朱棣前往北平。姚廣孝到北平後,任慶壽寺住持,時常出入燕王府,與朱棣密談。朱元璋死後,建文帝開始了他的削藩之路,朱棣也面臨著削藩的命運,於是朱棣便有了反心,可是他又擔心不能服眾,姚廣孝便說了一句“臣知天道,何論民心”。從此可見姚廣孝是功利主義者,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這跟義大利的馬基雅維利特別像,都是為了目的可以什麼都不管。姚廣孝作為朱棣的謀士,替朱棣謀劃了不少事情,使得朱棣決定了造反。朱棣發動兵變以後,姚廣孝鎮守北京,緩解了北京的包圍之勢。
當朱棣當上皇帝以後,姚廣孝也隨著進入朝中輔政。當他死後,朱棣以僧人的禮制安葬姚廣孝,到朱高熾時,復加贈姚廣孝“少師散官勳爵,諡號悉如舊”,並特命將姚廣孝配享明太宗廟庭。配享廟庭,應是姚廣孝作為朱棣謀臣的最大榮譽。而姚廣孝也是實至名歸,畢竟沒有他朱棣可能早已經被削藩了,何談成為一朝的天子呢。
-
4 # 美麗青春您真痘
如果沒有姚廣孝,大明王朝歷史或許會改寫;如果沒有姚廣孝,或許就沒有現在宏偉的北京城。姚廣孝(1335年-1418年),明朝政治家、佛學家,文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廣孝早年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為僧,1382年為馬皇后誦經祈福,與燕王朱棣相識並隨朱棣前往北平,此後來往密切,成為好友。
1398年,建文帝繼位後實行削藩之策,多位親王被削藩甚至被逼而亡,朱棣明知早晚會殃及自己,但舉旗不定,姚廣孝以"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密勸朱棣起兵,併為其舉薦賢臣良將,協助訓練軍兵,出謀劃策。
1399年6月,朱棣正欲起兵之時,突狂見暴雨來臨,將燕王府的簷瓦吹落在地,這當時被視為不祥之兆,朱棣決定放棄。姚廣孝道:"自古飛龍在天,必有風雨相從,王府的青瓦墮地,這預示著殿下要用上皇帝的黃瓦了。"朱棣聽後心花怒放立即發動靖難之役,姚廣孝則輔佐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戰爭期間,多次出良謀,定高策,使朱棣轉危為安,靖難之役第三年,廣孝突發奇想,居然讓朱棣輕騎挺進,徑取南京,使得朱棣順利奪取南京,登基稱帝。以區區燕地一方土地敵全國兵馬,且最終獲勝,歷史上絕無僅有。宮中一把火,讓建文帝所蹤成為千古謎。
朱棣稱帝,是為明太宗,姚廣孝也隨著進入朝中輔政,負責遷都事宜,一手規劃今日北京城佈局,而後任《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的最高編撰官,在中國歷史上又留下濃重一筆。明太宗每次與姚廣孝交談,都稱他為少師,而不直呼其名,明太宗命姚廣孝蓄髮還俗,又賜他府邸、宮女,均被拒絕,只是居住在寺廟中,上朝時便穿上朝服,退朝後仍換回僧衣。
朱棣親征蒙古期間,姚廣孝都留在南京,輔佐太子朱高熾監國,後又奉命教導皇長孫朱瞻基。1418年,病逝慶壽寺,追贈榮國公,諡號恭靖。皇帝親自撰寫神道碑銘,並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廟,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朱高熾登基後,復加贈姚廣孝“少師散官勳爵,諡號悉如舊”,並特命將姚廣孝配享明太宗廟庭。通觀明太祖,太宗開國兩朝配享太廟者,皆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者,僅有姚廣孝一人,但姚廣孝也是實至名歸。1530年,李時、張璁等大臣上書嘉靖皇帝,提議將姚廣孝移出太廟,移到佛教名寺大興隆寺,嘉靖認為姚文孝雖然幫助朱棣奪取江山,但已經得享太廟百年,一個和尚,位居太廟,確實不倫不類,所以下旨把姚文孝給搬到寺廟去了,由朝廷官員祭拜。
這與痴迷道教的嘉靖皇帝是不是有崇道抑佛的成分,也只能是猜測了。
“黑衣”,指僧人所穿的一種黑色僧衣。 “宰相”又稱“丞相”,是封建時代輔佐皇帝管理國家的高階官職,位列“三卿”之首。 故而,“黑衣宰相”就是指參與政事並且影響較大的僧人。 -
5 # 榆枋軒
黑衣宰相姚廣孝,如果說歷朝歷代的開國文臣都有自己的追求的話,要麼為了名、要麼為了利益。要麼為了復仇或是為了報恩。這位黑衣宰相是為了造反而造反的人。
姚廣孝的功勞確實夠大,算是朱棣的貴人,輔助朱棣成就靖難之功勞。
朱高熾登基後,復加贈姚廣孝“少師散官勳爵,諡號悉如舊”,並特命將姚廣孝配享明太宗廟庭。通觀明太祖,太宗開國兩朝配享太廟者,皆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者,僅有姚廣孝一人,但姚廣孝也是實至名歸。
後期嘉靖帝把他移出太廟原因是因為他是和尚,嘉靖信奉道教,覺得一個和尚配享太廟不合理。
把姚廣孝移到寺廟去
-
6 # 不忘初心SY
如果沒有姚廣孝,大明王朝歷史或許會改寫;如果沒有姚廣孝,或許就沒有現在宏偉的北京城。
姚廣孝(1335年-1418年),明朝政治家、佛學家,文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廣孝早年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為僧,1382年為馬皇后誦經祈福,與燕王朱棣相識並隨朱棣前往北平,此後來往密切,成為好友。
1398年,建文帝繼位後實行削藩之策,多位親王被削藩甚至被逼而亡,朱棣明知早晚會殃及自己,但舉旗不定,姚廣孝以"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密勸朱棣起兵,併為其舉薦賢臣良將,協助訓練軍兵,出謀劃策。
1399年6月,朱棣正欲起兵之時,突狂見暴雨來臨,將燕王府的簷瓦吹落在地,這當時被視為不祥之兆,朱棣決定放棄。姚廣孝道:"自古飛龍在天,必有風雨相從,王府的青瓦墮地,這預示著殿下要用上皇帝的黃瓦了。"朱棣聽後心花怒放立即發動靖難之役,姚廣孝則輔佐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
戰爭期間,多次出良謀,定高策,使朱棣轉危為安,靖難之役第三年,廣孝突發奇想,居然讓朱棣輕騎挺進,徑取南京,使得朱棣順利奪取南京,登基稱帝。以區區燕地一方土地敵全國兵馬,且最終獲勝,歷史上絕無僅有。宮中一把火,讓建文帝所蹤成為千古謎。
朱棣稱帝,是為明太宗,姚廣孝也隨著進入朝中輔政,負責遷都事宜,一手規劃今日北京城佈局,而後任《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的最高編撰官,在中國歷史上又留下濃重一筆。
明太宗每次與姚廣孝交談,都稱他為少師,而不直呼其名,明太宗命姚廣孝蓄髮還俗,又賜他府邸、宮女,均被拒絕,只是居住在寺廟中,上朝時便穿上朝服,退朝後仍換回僧衣。
朱棣親征蒙古期間,姚廣孝都留在南京,輔佐太子朱高熾監國,後又奉命教導皇長孫朱瞻基。
1418年,病逝慶壽寺,追贈榮國公,諡號恭靖。皇帝親自撰寫神道碑銘,並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廟,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朱高熾登基後,復加贈姚廣孝“少師散官勳爵,諡號悉如舊”,並特命將姚廣孝配享明太宗廟庭。通觀明太祖,太宗開國兩朝配享太廟者,皆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者,僅有姚廣孝一人,但姚廣孝也是實至名歸。
-
7 # 海童心而
朱棣奪取天下,如果沒有姚廣孝,可能不會成功,他是靖難成功的第一功臣,從策劃造反到出謀劃策,都是主要的負責人,包括最後攻取南京,都有他出奇謀,繞道走,出輕奇,一舉拿下南京,奠定朱棣問鼎。被世人稱為“黑衣宰相”,甚至有“妖僧”一稱。
他為何那麼神秘呢?據記載,姚廣孝,沒到燕王身邊時,只是一個普通的年過半百的和尚,是太祖朱元璋給藩王選的講經薦福的僧人,以取去他們身上的戾氣,讓他們更加忠心於朝庭,讓朱家王朝千千萬萬年。可事與願違,在這次宴會上,道衍和尚選擇了朱棣,據說要送一頂白帽子給燕王,朱棣正視並帶走了他,而道衍也沒有辜負朱棣的期望,並最終在靖難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從慫恿燕王造反,到出謀定計,都有他的影子,奪取南京後,據野史記載,他本想隱居田野,可朱棣還是封他為資善大夫、太子少師,並恢復了他的名字一姚廣孝。
此人一生不愛錢財,不愛官位,一心只為造反,因從小就雲遊各地,行萬里路,又跟名師學習,通曉古今,學貫中西,胸有韜略,是有大才能的,可那時朱元璋剛建立明朝,天下太平,這樣的一個人,在此時無用武之地,如果沒有遇到燕王,可能就默默渡過餘生了。五十歲,人生有多少個呀,如果再不展胸中抱負,。就在這時,歷史恰恰選擇了和他同樣心有抱負的燕王,才改變了大明的一生,盛世再現。
造反成功後,他急流勇退,白天上朝,晚上去廟裡,並在解縉編書失敗後又擔任《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的最高編撰。在史書上留下重重一筆,睌年又擔起護教之責,整理了反排佛的《道餘錄》,為佛教幹了一件大事,也算是盡了和尚之責。
病逝後,明成祖讓其以文臣身份進明祖廟,配享太廟,後經太子朱高熾編撰祭文“遣其嗣子,姚繼致祭”盛讚姚廣孝有功於朝,復加贈:少師散官勳爵,諡號悉如舊"並特命將姚廣孝配享明太宗廟庭,配享廟庭"。
嘉靖上臺後,獨通道教,給自己起了好多道號,一心問道,求長生,對於和尚姚廣孝沒有祖輩那麼尊崇,總感覺朱家江山讓一和尚往太廟,不倫不類的,心裡煩,恰在此時,心腹大臣李時、張璁上書嘉靖皇帝,提議將姚廣孝移出太廟,到他該去的佛寺上班吧,嘉靖隨即批准。估計在地下的姚和尚此時心裡也安了一下吧,終於不用提心吊膽了,做回了自己。
嘉靖帝通道不信佛,抑佛興道,也可能因為姚廣孝晚年整理了反排佛的巜道餘錄》吧,心裡有刺,就讓姚和尚長住佛寺佛寺大興院。
回覆列表
死後被取消太廟是百年之後的事了,事情發生在明世宗期間,明世宗撿了一個皇位之後,要顯示自己的正統地位,於是就在太廟上動手。
他認為姚文孝是個僧人,雖然幫助朱棣奪取江山,但朱棣對他獎賞已經夠多了,而且已經得享太廟百年,所以就把姚文孝給搬到寺廟去了,由朝廷官員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