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峰說點事

    回答:

    一:先說俄羅斯與歐盟的意願。

    從歷史和地理上來看,俄羅斯屬於傳統的歐洲國家。現在的俄羅斯領導人裡面,無論是普京,還是梅德韋傑夫都是親歐派,希望融入歐洲這個大家庭,然後加強與歐洲的政治互信,在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互相支援,抱團取暖,共同發展。歐盟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投資方,2020年俄羅斯對歐盟的貿易額佔俄羅斯出口額的近40%,俄羅斯需要歐盟的市場和技術。它很希望保持這樣的為數不多的關係,也希望這種關係不要有美國的干預和插手。

    歐盟已經有英國脫離而去,距離美國又隔著一個大西洋,往南又與貧窮落後的非洲相隔地中海,所以說從陸地上來看,只有東面的俄羅斯是最方便在各個方面進行打交道的國家。而且,在能源方面,反恐方面,氣候變化,伊核問題等方面都需要俄羅斯的參與和合作。法國總統馬克龍曾經公開表示,歐盟將奉行更加自主的外交政策,認為將俄羅斯排擠出歐洲不符合歐盟利益,歐盟需要調整對俄羅斯的政策。力主建設北溪—2專案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也公開表示,多年來,烏克蘭危機沒有任何進展,歐盟與美國製定共同的跨大西洋對俄議程,提供合作可能。

    二:再說一下俄羅斯與歐盟的現實。

    作為距離這麼近的鄰居,搞好合作關係應該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俄羅斯與歐盟之間也都有改善關係的良好意願,但我們看到的結果是:恰恰相反。

    從歷史上來看,俄羅斯人對歐洲人一向強硬,動不動就是又打有殺的,常常弄得歐洲雞犬不寧。沙皇俄國是個名副其實的擴張主義者,從一個小公國在幾百年的時間裡,就吞併了周邊大量的土地,並干涉歐洲國家的內部事務,給歐洲帶來血腥屠戮,文明毀滅,殘暴統治。後來,實力更為強大的蘇聯,繼承了對歐洲的虎視眈眈,威懾威脅,讓歐洲人對俄羅斯人一直都心存恐懼。現在,仍然有不少的歐洲國家都視俄羅斯為“異類”,與俄羅斯打交道也是抱著小心謹慎的態度,恐俄排俄心理嚴重。

    二次大戰結束後,歐洲人雖然強調要獨立自主,但其實一直都是美國在進行保護。從事實上來看,歐洲人在與俄羅斯打交道的時候,仍然需要美國的影響,以共同維護西方國家的優勢。加上冷戰的結束,歐洲國家以勝利者的姿態,居高臨下地看待失敗者俄羅斯,並採取東擴政策,一步步地蠶食和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讓俄羅斯實在忍無可忍,終於爆發了烏克蘭危機。而且,這個危機目前還看不到結束的希望。

    以上就是歐盟與俄羅斯面臨的現實。

    三、個人對以上問題的幾點看法。

    1.只要有美國的參與,俄羅斯與歐盟的關係不可能緩和。

    拜登上臺,全力修復美國與歐洲的關係,希望繼續充當世界領導者。而歐洲的表現是,非常期待和迎合拜登的表態。目前來看,美國和歐盟改善關係的勢頭非常明顯。美國已經終止了從德國撤軍的計劃,同時協調針對俄羅斯的立場,未來的俄羅斯將會面臨西方國家的更大壓力。納瓦利內事件就是一個前哨站,狂風暴雨還在後頭。

    2.東歐地區不會消停。

    烏克蘭問題已經曠日持久。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中,已經筋疲力盡,煩不勝煩。但西方國家已經把大炮架到了家門口,認輸裝熊根本不是俄羅斯人的脾氣性格。烏克蘭的那個小年輕總統為了提高不斷下滑的支援率,一定會爭取美國和歐盟的支援,加大反俄的力度。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爭執和矛盾將會越來越尖銳,鬥爭也會越來越激烈。

    另外,西方國家已經干預插手白俄羅斯,以及摩爾多瓦等國家,加上波蘭和烏克蘭的推波助瀾,東歐地區將會越來越混亂。在美國和歐盟的大力支援和攪局下,這個地區不排除發生熱戰的可能。

    3.歐盟與俄羅斯都會在政治,經濟,外交政策方面有新的動向。

    德國力主的北溪—2專案,因為美國的干預和攪局,至少現在還看不到建設成功的希望。從拜登政府對俄羅斯的態度來看,讓拜登同意建設這個專案的可能性不大。同時,拜登政府已經開始在中東動手攪局,轟炸敘利亞,威脅沙特,打壓伊朗,控制中東地區的石油,歐洲人將會不得不繼續高價購買美國的油氣。為了對付俄羅斯,歐洲人也必須繼續購買美國的武器。

    但歐洲人也不傻,美華人的霸道和強權,已經讓這個世界苦不堪言,歐洲也深受其害。歐洲已經與中國的互相投資談判成功。下一步,歐洲與中國在其他方面的關係也會逐步加強。同時,歐盟也會加強與印度,東盟,日本的關係。

    遭受重壓的俄羅斯,為了尋找出路,更會加強與其他國家的關係。譬如,俄羅斯已經加強了與巴基斯坦的關係,與中國,伊朗,南美等國家和地區的關係將會更加追求加強和穩固。

    總的來說,俄羅斯與歐盟的關係,意願與現實是存在巨大的距離的。雙方的歷史,現實,利益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落差。這種落差短期內不會彌補,只會加大。

    曾經給世界做出一些貢獻的美國,已經走在瘋狂的路上,只要美國的霸權存在,這個世界就不會太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維金斯還有希望成為“巨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