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間紫薇
-
2 # 北方的天空偉
《題破山寺後禪院》作者常建,這首詩表達了他樂於山水中,遠離世間紛擾,但求內心寧靜致遠的思想感情。
若如此簡單回答,怎能盡興?在唐朝燦若星辰的詩人裡,常建似乎太不起眼了?
如同1995年奧斯卡金像獎評審低估《肖申克的救贖》一樣,常建的這首詩——《題破山寺後禪院》,堪稱無冕之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在竹木掩映下的小路通往幽靜的深處,禪房被簇擁在繁花茂林之中。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鳥兒在秀美的山色中愉悅飛舞,清澈的潭水使人心清神靜。詩中間這兩句傳誦千古。在目前僅存《唐人選唐詩》中的第三集前言中,作者殷番說了他的編選標準:
“如名不副實,才不合道,縱權壓梁竇,終無取焉。”此集中第一名是常建,李白位居第二。而且常建的詩入選了15首,大名鼎鼎的李白只選了13首詩。
“建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 ”常建技法的絕妙在於,由清晨遊覽山寺樸素、委婉寫景起,慢慢引導讀者進入“畫面”。突然佳句頻出,讓人為之驚歎。
宋代文豪歐陽修非常喜愛“曲徑”兩句,想效仿創作一個作品,卻怎麼樣也寫不出這樣的詩句,最後悻悻然放棄。
江蘇省常熟市虞山破山寺已經成為著名景點,全仰仗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以傳。
這些也許是對常建的告慰吧,他一生仕途不順,沒想到文學創作的一首詩千年無人超越!(還帶火了一個寺廟,呵呵)
-
3 # 石徑斜
《題破山寺後禪院》是一首題壁詩。在這首詩中,詩人無意間探訪了一個幽深靜寂的山間禪院。在探訪過程中,由於自然和佛家的浸染,詩人內心的雜念被一層層地剝除,最終,歸於寧靜,歸於清純。我們先來看看整首詩:
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破山寺位於江蘇省常熟市虞山北麓,初名"大悲寺",後改名"福壽寺"。因寺院在破龍澗旁,故又稱"破山寺",是江南名剎之一。常建是唐代的詩人,開元十五年(727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因仕宦不得意,徜徉山水名勝之間,過著漫遊生活。其詩意境清迥,語言洗煉自然,藝術上有獨特造詣。現存詩57首,絕大部分是描寫田園風光、山林逸趣的名作。
首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作者用清淡自然的筆調描寫了入古寺的時間,讓我們也感受到了一個晴朗的夏日早晨,明媚的太陽從東方升起,和煦的Sunny照射在茂密的樹林上,樹林生機勃勃,煥發出耀眼的碧綠的光芒。在這麼一個美好的天氣裡到一座千年古剎拜訪,詩人的心情也隨之暢快起來,腳步輕盈,瀟灑倜儻。頷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曲徑通幽處,表面看似小巧曲折,實則蘊意大方氣派。詩人順著彎曲的小徑前行,倆邊綠樹隱映,翠竹森森。詩人信步前行,沉浸在這清幽的環境中。忽然眼前豁然開朗,一座莊嚴肅穆的禪堂矗立在眼前,周邊繁花竟放,佳木蔥蘢。在這樣一片與自然渾然天成的地方,詩人五內俱平,不再去想那些人間的凡事。
頸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在這明淨清朗的天氣裡,整片山林沐浴在燦爛的Sunny中,連山中的鳥兒也感知到了這美好的天氣,不願辜負,相互嘰喳著在林中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何況是人呢?那一潭碧水映照得青山翠竹綠樹格外挺拔俊美,一朵朵白雲從水中飄過,悠悠地不留一點痕跡。人處在如此空靈潔淨的地方,心中哪怕有一絲絲的雜念也會立刻被盪滌乾淨,全身變得通透輕盈,與美妙的自然融為一體。
尾聯“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彷彿讓我們聽到了來自心靈深處的Teana之音。也許,此時已時近正午,Sunny愈烈,鳥兒們,花兒們,樹兒們,午飯後都休息了。此時的古剎四周,萬籟俱寂,沒有一點聲音,只有那不知疲倦的日光愈發熱烈。忽然,彷彿來自天外,禪房裡的鐘聲“噹噹”響起,久久地繚繞在上空,悠揚而洪亮,彷彿是在警示著還沉迷於塵世的人們。
此詩讀來朗朗上口,如行雲流水,詩人筆法清淡,移步換景。讀完此詩令人感覺意猶未盡,餘音繚繞。
回覆列表
《題破山寺後禪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破山寺,又稱興福寺,位於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是一首題壁詩,言簡意賅,意境幽深,是難得的佳作。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天色熹微之際,詩人即來到這一座幽深的古老寺院,紅日高照,映照著山上樹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竹林掩映,小路通向深幽之處,禪房前後,花木掩映,繁茂又繽紛。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山光明媚使飛鳥更為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淨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曲徑通幽,古柏參天,在心曠神怡之境,寶象莊嚴之地,感受那悠悠的鐘磬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