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949我們的土地

    種姓制度。發展到一定階段,二元對立的社會制度,必然導致社會劇烈的衝突。美歐現在的核心問題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中國有了一些趨勢。但透過一些政策的調整可能緩解和消除。印度社會很難,種姓制度是他們的文化、宗教和傳統。

  • 2 # 齊魯高校

    種姓制度,確切地說,應該是種姓文化。因為種姓制度作為一種法律制度,在印度獨立後已經被否定和廢除了。但是由於印度教是印度絕大多數人(80%以上)信奉的宗教,而種姓制度是該宗教的基礎理論,所以,種性制度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印度主流社會中仍然廣泛存在。

    現代強國的基礎是現代工業,而後發國家趕超工業強國的最初的基本的手段就是透過人力資源密集型的大工業企業,一是提高消費能力,二是建立基本的完備的工作體系。想要動員起全體國民參與,就必須要有一個基本平等的社會體系。比如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99%的人都是處於社會地位基本平等的公社體系和經濟基本平等的赤貧狀態。而印度則不然。就社會地位而言,種姓制度的四個等級(實為五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第三等級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佈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業;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階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在種姓制度中,來自不同種姓的父母雙方所生下的後代被稱為雜種姓。

    除四大種姓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外的人,即所謂"不可接受的賤民",又稱"達利特"。他們社會地位最低,最受歧視。這部分人佔印度總人口的1/4左右。

    種性制度是古印度世界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並且種姓制度下的各等級世代相襲。

    莫迪以前的印度政府為何主要發展服務外包行業?主要是因為服務外包行業大概最多需要千萬計甚至只有幾百萬的人力資源,而不需要動員占人口絕大部分的低種姓,也就不需要改變現有的社會結構。而如果不能動員起來全民參與大工業(製造業)生產,那麼,這種極低程度的勞動力動員,很難能使印度整體作為一個工業化強國出現在世界舞臺上。莫迪其實想做出一些改變,但是上千年的歷史傳承,如果沒有徹底地社會革命,並非是莫迪這十年之功(假設他能連任的話)就能改變的。

  • 3 # 木子有朋遠來樂乎

    本人對印度實際情況不是太瞭解,從報道中看到一些情況,首先印度的種姓制度使得人被分成三六九等,這樣就不能使大眾團結一心,不利於發展。另外印度的教育也不普及,低種姓家庭文盲較多,倒至整體素質偏差。最後一點信仰過度成為迷信,科學認知不足。總結一下想成為軍事經濟強國困難重重,近期不太可能,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4 # 香巴拉1986

    整個民族沒有博大的胸懷,怎麼能成為強國?強國不是靠吹牛皮、打壓別國、嫉妒別國等等實現的。印度永遠也不會成為強國!即使將來她成為了富有的國家,因為,印度即使富有,也是屬於中國古人所說的那種“富而不貴”,更何況她還不富有!

  • 5 # 山澗一清泉

    這個問題應該表述為阻礙印度成為世界強國的最重要因素是什麼更為準確,因為實際上印度本身就是區域強國,至少在南亞地區小跟班不少。那阻礙的原因有哪些呢?個人以為有以下幾點:

    一、文化因素

    實際上印度並非真正的世俗國家,從文化上講印度可以說是隱形政教合一的國家。歷史上等級森嚴的婆羅門教對於印度的影響可以說與儒教對中國的影響不相上下。唯一的區別是我們在建國過程中是透過徹底的革命,自下而上對儒教進行了徹底的反思。而印度透過非暴力不合作這種不徹底革命建立國家的過程中,並沒有從根本上去除婆羅門教的影響(當然該教並非一無是處),沒有自下而上的對其進行反思。儘管1947年印度政府從法律上廢除了婆羅門教這種種姓制度,但如今的印度種姓制度在下層人民中的影響依然根深蒂固,何以見得呢?中國前十年經濟大發展貧富差距拉大各種社會問題就層出不窮,人民尚坊對抗政府甚至到了敵對的狀態,所耗費經費甚至超過君廢。反觀印度,牛和窮人在大街上可與寶馬和諧共處,富人區與貧民窟一牆之隔亦可相安無事,這不得不說種姓制度依然還在發揮著穩定社會的作用。

    二、政治因素

    印度的獨立是非暴力手段,進一步說其獨立有賴於英國的“仁慈”,以至於如今的英國女王依然是印度的國家元首。歷史上看,印度從來不是一個國家,而應稱之為印度地區。如今的印度在南亞國土廣闊,可以耀武揚威,他要感謝英國,沒有英國印度不可能統一。實質上看如今的印度更像是一個各民族文化上認同的統一國家,國家的統治力與中國相比弱很多,地方各邦有自己的語言法律甚至信仰,政令下達難以執行,套用中國的話叫政令不出中南海,換句話說就是比較鬆散的聯邦,而強國必須包含強有力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而印度目前看經濟上不成問題,但政治、文化、社會統治力上顯然看不出有何突出的地方,更難以達到引領世界的地步!

    三、人口因素

    印度2018年官方說人口13.53億,中國13.9億。印度宗教和政府均不限制人口增長,再過一兩年印度人口必然超過中國。人口多雖然有人口紅利,可無限制的增長必然矛盾重重,畢竟資源就那麼多,除非中國的可控核聚變能早日到來解決資源問題,否則印度那點土地肯定不堪重負,畢竟一個國家要成為世界強國,人民的生活不可能如現在的印度那般只是在溫飽線上徘徊!套用奧巴馬的話說:如果每個華人都過上美華人的生活,那怎麼了得?話雖二b,理卻不粗!

    總結:印度地理位置優越北邊有高高的喜馬拉雅山脈,東邊是孟加拉國及緬甸,南面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目前唯一的威脅也是歷史上一直的威脅均來自西面巴基斯坦。其國土雖不大但耕地面積甚至超過中國。經濟發展上幾乎不用考慮會成為大國,如能在政治、文化、社會上進行深刻變革,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銷售的一些心得和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