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文彬531
-
2 # 語文萍
老師不佈置作業,怎麼處理?
老師不佈置作業,不等於沒有作業,如果有時間可以檢查一下孩子最近學的知識怎麼樣?掌握好了嗎?
問孩子今天學的什麼?如:孩子說學了八個生字,給孩子聽寫一下,看會寫嗎。聽寫時要蹦噠著聽寫,就是不要按書上的順序,有很多孩子按順序都會寫,一蹦噠就傻眼了!
每個字最少要組三個詞,再讓孩子用詞說一句話(就是造句)
數學也一樣,出幾道題檢查一下,看孩子會不會。
餘下的時間做親子活動,加強和孩子的關係,給孩子一個溫馨和睦的家。
1.和孩子一起讀書,低年級的孩子有很多不認識的字,家長和孩子一起讀,一起講裡面的故事,培養孩子的說話能力,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看畫冊上有什麼,都在幹什麼?
2.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給孩子洗紅領巾,襪子,刷鞋。
和孩子一起摘菜,做飯。孩子既學會了技能又建立了和諧的家庭關係,給孩子以幸福感。
孩子有愛,家才是歸宿。
3.和孩子一起游泳,打球,溜彎等等,可以利用玩的時間跟孩子談心,和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關係,孩子才肯跟你掏心掏肺!你才能瞭解他,隨時把不正確的東西消滅在萌芽中!
4.教給孩子寫日記。低年級的孩子能寫兩三句就可以,不會寫的字可以寫拼音或者查字典。如:讓孩子把親子活動記下來,寫明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結果和過程。這就是小學記敘文的六大要素。
日記有格式,第一行空四個格開始寫:幾月幾號,星期幾,天氣,日記的內容要付合上面的時間和天氣。格式錯了考試時晚扣一半分。
堅持寫日記,為今後的作文積累了素材,也讓孩子練筆。為今後寫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所以老師不佈置作業不等於沒說作業,家長多陪陪孩子,有很多有意義的事可以做!可以從做中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
3 # 享生活去煩惱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提案答覆,回覆稱:
當今形勢下,無論是小升初,中考還是高考,最終憑得還是分數。因此,有很多家長對老師不給孩子佈置作業有顧慮。“孩子當下不做作業不打緊,未來升學怎麼辦?”“我家孩子不做作業,別家孩子偷偷做,我家孩子豈不就吃了虧?”於是不少孩子,沒有了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回到家也並不清閒,又被家長安排了更多的作業,比起老師來,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有作業,有的孩子還乾脆被送進了了輔導班……
學生的負擔一定要減,這無庸再做什麼爭辯,家長的說法和擔心也不無道理,畢竟孩子將來要升學要考試的,無論是考知識還是考能力。有的學校和教師稱,“我們就一層夾心餅乾,夾在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中間,心裡也難受。”為此,不少教師採取了曲線救國,建議家長給孩子多買點教輔資料。而不少的家長,也“毫不遲疑地按老師要求又購買了教輔書。”這實際上成了學校減負,家長加壓,讓減負成為一句空話!
如何將減負進行到底?我覺得,僅靠政府和相關部門簡單的一紙禁令是不行的,況且禁令禁住的僅僅是學校和教師,對家長和校外輔導機構沒有任何的約束力!真正要給孩子減負,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首先,要改變社會和家長的人才觀,條條大路通羅馬,孩子上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升學,不能僅把睹注壓在升學一條路上;
其次,是升學考試的形式和內容要做根本性的變革,國外也有升學,國外也有考試,國外也有作業,國外也有輔導班,但國外選拔人才的標準卻很“開闊”,近年來不是常有報道,不少在國內“三流”的學生,卻被國外一流的大學錄取,而國內“一流”的學生卻常常難以擠出國門,當然,近年來,我們的大學,也已經進行自主招生,招生的試題象“用4個0算出24點來”等“刁鑽古怪”,這就會引導我們的孩子不僅僅把精力用不是用在背誦記憶上,要用在想象和創新上。
再次,作為學校,要切實擔負起對孩子的教育責任,不能一說佈置作業,就讓學生機械地做題,把學生累死,一說不佈置作來,就舉手拍掌,空空如也,萬事大吉。說給學生減負,不是說不給學生布置作業,而是說給學生布置適量的作業,不能給學生布置書面的機械性的作業。可以給孩子佈置觀察、動手、活動之類的作業,也可以佈置讓孩子幫助家長做家務活的作業,甚至可以把某天“不看電視,不打電腦”等當成作來來佈置,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鍛鍊學生的自主、自律能力!
最後,作為家長,一定多不能把孩子的學習只定位在抽象的分數上,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讓孩子做一個“正常”的人……
減負不僅僅是取消孩子的書面作業,學校和教師不能僅從字面上理解減負,要反覆研究,讓孩子的負擔減下去,讓孩子的能力升上來!
減負更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家長和全社會的配合!
-
4 # 大音之聲
這個問題要具體化一下,老師不佈置作業,是某天或某章節不佈置作業,還是從來不佈置作業。是某個科目不佈置作業,還所有科目都不佈置作業。學生又是什學段、什麼年級,等等這些都是要區分清楚的。
不是所有的科目所有的時候,都有書面作業的,有其它形式的作業也是可能的。作業量的多與少,還要看相關規定,也不一定全是老師決定。
回覆列表
家長只需做好孩子的正面思想工作,引導孩子正確看待學習和老師,有條件沒條件都可以訓練孩子開發智力,各類生活習慣的培養。只要家長能做到這些,我覺得除了特殊情況外,孩子們的學業都能達到應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