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川哥工控界自媒體

    世界經濟論壇報告稱,據最保守估計,截至2020年底,機器人將在15個發達國家佔據500萬個工作崗位。2013年,牛津研究所的未來學家稱:“人工智慧在未來20年將佔據美國近47%的崗位,機器人將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們將在大街上與人類擦肩而過,在公寓裡與人共處。另有研究顯示,自2020年起,城市家用機器人的數量將每9個月增長一倍……機器人正在侵入我們的生活,你準備好了嗎?

    英國廣播公司俄羅斯站稱,未來機器人將代替俄羅斯60%的人力工作崗位——這將是發展中國家中最低的比率。此外,人工智慧將在世界範圍內佔領至少1/4的工作崗位。目前各國在機器人市場上的消費比重並不高,因為很多大型企業還不願在自動化領域投資。他們認為人工勞力更便宜,且革新技術會讓生產成本大幅提高。

    未來需要哪些職業?

    未來需要什麼職業?按照常規邏輯,機器人首先取代的應是保安和辦公室文員等基層崗位。中層管理者會抱有僥倖心理,以為自己可以暫時躲過一劫。但事實上,機器人代替人類工作,是先從中層管理者入手:通常,中層管理者是連線上下層級的紐帶,但這些中間環節的工作很容易實現自動化,且僱傭中層人員的成本又相當高——足以讓企業所有者在檢視工資單後,毅然決然地選擇僱傭機器人。而如果讓昂貴的機器人在最基層工作,企業付出的成本會更高——為保證機器良好執行,要時常護養機器。因此,未來給我們發工資的上級很可能就是機器人。

    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已經削減了450名律師,這些律師正在向公司索賠。俄羅斯獵聘網的分析師預測,文件向電子化管理轉型,將使得2020年初級會計和辦公室文員的從業人數比現在減少1/3。

    工業企業裡的技術工人也被列入第一批即將失業的職業中。工廠里正在配備最新的機器人系統——它們不僅可以在工作的同時自修學習,還不會對千篇一律的機械式工作產生厭煩感。如今,全球有90%以上的工廠已經啟用了自動化程式。

    未來,近98%的計程車司機將被無人駕駛技術所取代,其他駕駛者包括卡車司機的數量也將不斷減少。無人駕駛汽車遍及全球,但目前這還只是設想,一切還都將取決於相關法律,畢竟人們還不清楚如果自動駕駛汽車超速,交警應向誰索要罰款。此外,交通警察也將被道路上的人工智慧安全追蹤系統所取代。

  • 2 # 戰忽局副忽長

    目前看來工廠裡的機器自動化前期投入成本高,並且後期維護的成本也不便宜,而且機器都是有使用壽命的。越精密的機械其使用壽命也就越短暫(相對),但是隨著科技發展,機器人的技術普及率越高,其製造和銷售的價格也就越低,未來能夠低成本的,運用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其生產成本也就會越來越低。

    另外,機器人操作和人工操作都個有利弊,機器人按照程式指令操作,缺乏變通,一個意外,可能導致整條生產線陷入報廢的危險。高階技工的管理,必不可缺。

    未來機器人肯定會運用到各行各業中的,這是趨勢,但是目前,國內經驗並不是太成熟,機器人只能代替個別工種。

  • 3 # 北極星5919894184668

    當然人工成本高,因為機器人可以24小時工作,不用吃飯,不用上廁所,不用領工資,不用交五險一金,壞了還能當廢鐵賣。

  • 4 # 天涯工控

    短期來看,自動化裝置的成本要高於人工。但要看長期、看發展,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1.人工需要大量的工人,隨著物價的不斷上漲,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工成本會越來越高,同時還要負擔人工的各種福利待遇。這個是長期的投入。

    2.自動化裝置的引入,只需要一次性的投入,後期付出的只是維護的成本。但裝置不需要休假,不需要福利等待遇輸出。同時,自動化裝置可以提升產品的質量。

    3.本人曾經在生產工廠的自動化部門工作,曾親自參與工廠自動化裝置引進的評估會議,引入裝置之前都會評估裝置的成本回收週期,同時與相同週期的人工成本進行對比,很明顯的會看到自動化裝置引入帶來的效益。

    故從以上幾點來簡單看,自動化裝置帶來的收益要遠高於人工。

  • 5 # 奧鐳科技

    工廠使用自動化裝置成本高,還是人工成本高,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自動化裝置

    因為奧鐳是一家研發生產自動化切割裝置的公司,因此對這個問題也有過調查。下面我說下原因,大家也發表下自己的意見,一起交流。

    自動化裝置是前期投入高,後期投入少;人工是需要一直不間斷投入。

    很多工廠在購買自動化裝置的時候會嫌裝置貴,一下子買上幾臺裝置,需要投入的成本較高,從而感覺還是人工合算。但事實呢,如果真的認真計算一下,會發現,使用自動化裝置只是前期的投入高,後期的投入會很少,人工是持續的支出,整體加起來,比自動化裝置的成本要高很多。尤其現在人工成本在不斷地上漲,再加上各種的員工福利、團建等。

    自動化裝置更好管理,情感成本付出少。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一個工廠哪怕只有十幾個人,也難免會出現各種事情。尤其在這個相對急躁的社會,員工管理要付出很大的時間和精心。而裝置就不會出現情緒,隨時可以工作,一天24小時工作也不會有任何怨言。

    相比人工,自動化裝置在效率、質量、成本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

    先讓大家看一張圖,這個是經過客戶統計的人工和奧鐳自動化切割機的對比。

    從這個圖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自動化裝置的優勢,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工廠選擇用裝置代替人工了。

    現在的裝置已經很成熟,價格也都是大家可以接受的範圍。大家也可以從多個方面去對比,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畢竟能給公司帶來效益才是最重要的。

    這裡先給大家說這麼多,也希望大家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咱們一起交流。

  • 6 # 獨立個體

    通常情況下都是人工成本高。

    自動化裝置可以24小時工作,相當於兩個工人同時工作,假如每個工人5000元每月,兩人一年的工資就是12萬,裝置的壽命至少三年,人工費就要36萬。

    另外,人工還要有管理費用,意外風險賠償等等。

  • 7 # 胡噴協會副會長

    當然是機器成本低了。不用交社保稅。可以24小時工作。維護成本高的機器市場也不會接受。

    自動化發展是未來的趨勢。

    是中中國產業升級的必然!

  • 8 # 電氣自動化應用

    工廠使用機器人自動化裝置成本高,還是用人工成本高?這是個好問題啊!

    對於企業來講,前期成本一定是自動化裝置高,因為前期需要大量資金購買和除錯裝置,又需要聘請專業人員去維護這些自動化裝置。但從長期來看,自動化裝置的成本就可以降低下去,自動化裝置使用時間越長,相比人工成本來說越低。

    除此之外自動化裝置還有一個人工無法比擬的特性,那就是裝置沒有人的太多限制因素。

    我曾經接觸過一個法國的企業,這個企業是做藥品的,一次機會和他們的總工聊天,他告訴我;法華人非常喜歡裝置,從某些程度,其喜歡程度甚至超過德華人,因為相對於人來說,他們更信任機器。

    但是這個不能以偏概全,因為據目前為止的自動化水平而言,很多崗位還是無法徹底將人替代掉。但這一部分是腦力勞動。

    但是對於一些體力勞動而言則機器則具有天生的優勢,那就是沒有情感,不會累。

    而且質量有保障,只要自動化裝置沒有故障,它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是固定模式的。

    自動化裝置有千萬好,也難逃一個前期成本的問題,小廠子沒有那麼多資金,只能以人的勞動去生產產品。這些也是工業發展中的必然。

  • 9 # 穩走一二三步

    這個要看公司的產品定位的,如果你是小批次多品種,肯定是人工比自動化裝置有優勢,反之產品量大、規格單一,自動化是不二之選;

    人工的靈活性是機器替代不了的,現在大多公司盲目的上自動化,其實是不可取的,造成資源的浪費,正確的還是依照自己公司情況量身定做,小公司人工加工裝治具也能高效

  • 10 # 莫默67957547

    這個要看產品的單一性和訂單量,如果機器人可以一直使用的話那肯定省成本的,比如一個取件放件來說,一臺機器人加配套算30萬,人工一個月算5000,白夜班各一,那麼不算投入利息的話兩年半回本!

  • 11 # 機器人整合應用

    這個問題就是企業經常提到的投資回報的問題,一臺裝置可以取代幾個工人,一個工人一年的支出多少,一般一臺裝置的壽命大概是3年左右,對比核算。如果一年半左右可以收回成本,那麼這臺裝置就是值得投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手機拍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