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他方遺留客
-
2 # 永明2578
四書五經首篇(大學)字少易讀,易背誦,看注介後易理介。修身,養性,學做人,人人都可學。齊家治國,平天下。政治家必須學!格物至致,心誠是正心修身的前提。以誠侍人,人愛人尊!經典所以成經典?其理無窮,其道行天下。自可傳承百代!一得之淺見。
-
3 # 卓清德1
一個人年青時,對學習的方向毫無目標可尋,除了對工作有點上勁心外,好奇是一大特點。我在25、6歲時,多數時間都在政治宣傳,報章、文山會海、的年月中打滾,一兩年後覺得已洞穿時事俗風,所看所讀所寫完全無半點脾益於已,於是轉而在社會不注重的人文類`神秘類的書籍中找到了安身之處,並且發不可收,除了工作之外,沉浸在神秘文化之中,不管在哪,新華書店必轉,專購神秘類書籍。我的最大受益的一部書就是明朝陳氏《相里衡真》,是借的山東省鉅野縣一位同事的古版,好在我繁簡字型基礎好,同事限定只借一個月時間我白天晚上不停抄了一個月抄完,最後又花了一年半時間對詩訣背頌,在手相,面相方面的詩訣近2000多關健詞熟記一心,現在一張口就會背講幾小時,我在工作中與同事們談起這些無不應驗,當時是名聲在外。也辦了不少好事。很多受益於書之事件,每每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從那之後進入了四柱預測學、周易與預測學丶領域越進越深,以至到現在退休仍然離不書本,其深研深學的欲旺仍然減不下來。看來是學無止境啊!我沒有什麼目的,不管認不認識,只要發現個人有近災都會告知,但不行此技,多以盡天人之事而!
-
4 # 楊老帥
本人喜文,或出於天性,或承於父教。始於小學五年級所閱第一部《林海雪原》,迄今仍在聽,看【夢入洪荒】著的網路官場小說《權力巔峰》,毫不客氣地說從14歲起至今,古今中外的詩詞歌賦詩歌小說多有涉獵。要說讓本人百讀不厭的恐怕只有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
第一次知道《紅樓夢》,是源於當年(1973年)高中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問同學們是否看過《紅樓夢》,全班52人幾乎異口同聲回答不知有此書,當時那位語文老師意味深長地笑了笑,說了一句帶著本地口音意味深長的話【讀書不看紅樓夢,讀到大學也枉然】,這句話直到如今本人已經奔七,仍然經常在耳邊迴想……
《紅樓夢》一書,在各個年齡段去看,得到的讀後感或許說認知是不一樣的。
本人在年青時看到的紅樓夢場景是粉紅色,是虛幻的……
到了中年再看到的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地場景……
幾年前重新仔細地又研讀了一遍,似乎真的明白了馬克思那句【當我們還沒有出世的時候,命運就決定了我們的一切】是何其精闢地道出社會本質。或許馬克思這句話用於給《紅樓夢》作註腳也或許是適宜的。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中這幅對聯,只要看過《紅樓夢》一書的人或許都會吟誦,但奔七的我卻至今難以做到【世事洞明】更別提【人情練達】了,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一部《紅樓夢》流傳百年,讓人百讀不倦的所在吧。
-
5 # 浙江湖州羅林
在長期的讀書生活中,有那部書即使讀了許多遍,仍然覺得不厭倦,還是反覆地,一而再三地讀下去。它的吸引力究竟在那裡?
今天就舉一部書為例。那就是蘇聯作家康斯坦丁,巴烏斯托夫斯基的《金薔薇》。這是作者創作經驗談。遠在中學讀書期,也就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有位同學不知從那裡搞來了這部《金薔薇》,書面破損,書已翻爛了。當時一聽是一部有關創作的書,興趣大減,自已連做好一篇作文都勉強得很,那裡有能力去搞什麼創作?儘管寫作文也是一創作吧,但必竟是初級的東西。可同班同學劉佳先讀了,在他讀後的某個早晨,他神秘兮兮地告訴同學們說:誰要是不讀巴烏斯托夫斯基的書,那準後悔一輩子!一聽此話,大家爭搶了起來,當時文學老師餘一中先生走進教室,看到大家為一本書爭先恐後的樣子,問道這是什麼書啊?值得大家興奮異常!同學把書遞給了老師,餘老師翻了一下,就說能否把這本書借給他一個晚上,同學們當然都同意了,老師讀一遍比我們這些學生讀十遍還管用吧!後來在一個雨天下午體育課停教的情況下,餘先生給我們講述了《金薔薇》這本書的主要章節,推重這部書是部十分有益的書,建議大家抽一點時間,抄寫一些個書中名言,對寫好作文是大有幫助的等等一些話,並當在座的同學的面,背誦幾個美妙的選段。先生必竟是先生,過目而不忘,太敬佩了!對這個場景,永銘不忘。後來,輪我讀到這部書,對書中的價值有了較明瞭的認知。儘管談的是一些創作見解,可毫不死板枯燥,是充滿著詩意化的循循善誘,是生動的,具體的形象化語言,所作表達的也是實際人生創作經驗的總結,作家本人當過工人,電車司機,水手,漁民,記者等,豐富的觀察和積累加上勤奮地讀書,使他寫的一切,均是那麼樸素純淨,毫不拖泥帶水。巴烏斯托夫認為寫作必須來自對普通平凡生活的深刻觀察,創作素材的來源也必須怎作家親歷的體驗,憑臆想和猜測是不能創作出好作品的。他高度重視文學創作的語言的豐富與完美,一定要用“金剛石般的"的詞語進行描繪生活,以泉水叮咚的潔淨風格,展現文學的畫面,以精美獨到的自然美景呈現作品的豐富性,以真誠的熱愛之情投入生話,塑造人物!這在我們讀巴氏小說的時候,會有深深的體會,老實講我讀巴烏斯托夫斯基的作品已幾十個春秋了。每次閱讀《金薔薇》都被其詩意所感奮。每當讀到他的名篇《雪》,《電報》,巜細雨菲菲的黎明》等小說。總是興奮感慨,儘管這已是讀過幾十遍了的,撲素,生動,純潔感人,情深意切。就是這位第一流文學大師主要特色。
我們的生活和閱讀是需要巴烏斯托夫斯基的!
回覆列表
我渾渾噩噩的過日子,讀最多的書,難道是那本“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德經》!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書海似汪洋,讓人時而清晰,時而迷茫!
不看書好久,才發現,現實世界,才是一本大書!
我也不知道,我是否跳出了霧氣繚繞的廬山,迷夢般的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