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放眼多一分鐘

    去書店捧書讀的人始終會常看紙質書,不然就很少會去書店。現在是網路時代,資訊快遞更新的時代,紙質書往往趕不上讀者需求的速度。至於大家透過什麼渠道讀書,那得看個人需要

  • 2 # 千年楓橋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等等,這些經典的勸學名言我們從小就已熟讀之,可是現今社會人們津津樂道於手機閱讀,而慢慢的淡化了紙質閱讀,但紙質閱讀還是有他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如我來說,例如雖然電視劇《天道》(它是透過《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來)看了不下七八邊,但仍對書還是情有獨鍾。書比不上影視作品那樣直接的表達,但讀他們有時就像朱熹說的“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那樣的賞心悅目;有時真有醍醐灌頂,大夢初醒的感覺;有時卻像傻子一樣沉浸在書中描繪的悲傷和喜悅中;有時就像與作者席地而坐,溫酒品茶,促膝而談;有時被作者的見識不凡和用詞之秒而拍案叫絕;有時被作者逍遙開闊的構思而讚不絕口。

    反正在好書的世界裡彷彿遺世而獨立,羽化而登仙。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和情懷,不一樣的人生命運與生活方式,不一樣的人物性格和底色。有時也在不自覺的與書中人物相比,如遇挫折時在書的指引下從新打起精神;如遇得意之時在書的勸導下不忘形。

    有時書如良師益友,開誠佈公,竭盡所學而施教;有時如孤獨靈魂的依偎,與它心有慼慼焉;有時如急躁不安的鎮定劑,每當翻開它時所有的不安也煙消雲散;

    現如今,未讀過很多書的人卻腰纏萬貫,坐擁千萬。而很多讀書之人被世人所嘲笑,雖讀書多而自己生活依然是捉襟見肘,潦倒不堪。因此讀書無用論如雨後春筍般蔓延,致使本已浮躁的人心更加不安,人們在手機上快速的瀏覽著一切有利的訊息,這個一句話讀懂一本書,那個一分鐘讀完一本書,人們津津樂道於快餐式的閱讀,而忽略了對原書紙質版的通讀。雖然這是時代的變化,但無論怎麼變很多從通讀中獲取到的東西是替代不了的。以前的理想是自己稍有積蓄,而後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讀書、品茶、喝酒、寫作,而今只是個奢望,就像古人說的:琴棋書畫詩酒茶,當年樣樣不離它,如今七樣皆更改,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也許就是讀書人的無奈吧,可是無論怎樣都不應該放棄讀書的,有時書到用時方恨少,不斷的在日積月累中沉澱自己,祛除誘惑,靜的下心,如此,當有機會來臨之際,才會一鳴驚人、一飛沖天的。因此,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我相信紙質閱讀定會慢慢就行起來。

  • 3 # 王海兒111

    我個人覺得還是恢復的紙質的書溫暖有好處,古老而優美的漢字逐漸失去了手寫的溫度,久違的漢字書寫,久違的真情。在空格處寫上幾筆或者那句話重要勾勒幾筆,見字如見面。

    書寫不僅是交流,更是一種情感,一種態度。於生活的細節中傳遞愛與尊重。書寫亦是一種身心的修練,於一筆一劃中細細品味當下的力量,。簡訊祝福,是漫長的等待和雋永的回味,是情真意切的表達還是字裡行間那綿長的思念?

    讀書時的專注,感動,拿到一本書時的驚喜。給朋友贈送一本書的意義。象現在朋友之間的情意變成“電子化”“一健群發”的批次祝福,毋寧說是一種例行公事般的敷衍,手寫的真情彌足珍貴。

    仔細想想,紙質的書的文字來的真誠,你不用給誰點贊,可以經過思考後進行更深層次的表達。作家周國平說過:“真正的閱讀有靈魂參與。它是一個人的靈魂在一個借文字元號構築的精神世界裡漫遊。是在這漫遊途中的自我發現和自我成長,因而是一種個人化的精神行為”。

    閒讀詩書斜臥榻,

    苦夜茶伴興味長。

  • 4 # 更年期大媽重新出發

    很有可能。

    第一,物極必反,一切事物過及了,就會向著相反方向發展。電子閱讀這幾年大行其道,人人捧著手機,不看紙質書,後來有一部分人開始覺得紙質書的可貴,畢竟紙質書帶給人的感覺,和手機不一樣。

    第二,現在人們網購習慣了,又開始想著在實體店買衣服等物了。因為逛街的快樂,遠不是電子購物能比的。物極必反的結果而已。用在讀書上也是如此。

    第三,書店裡雖然有一部分人是看書而不買書,但是現在人們普遍消費水平高了,有錢了,不會真的為了十幾塊書費,舍下臉面,時間去蹭書看的,大部分人覺得不錯,還是會買的!書費和一頓漢堡包價格差不多,這個錢,誰也拿的出來。

  • 5 # 大野澤的風

    新型書店主要是書吧,書城等小型書店或者大型圖書綜合體,越來越多的人在捧著書讀,是不意味著紙質書的春天要復甦了呢?答案是的。

    經歷過2000到2010年代的圖書業凋零,各色書城紛紛倒閉的階段之後,現在的書店日漸增多,比如言幾又,比如西西弗,比如天河書城,比如深圳書城等,一些地方性質的新華書店也紛紛改革,轉型做新型書店,比如四川新華文軒,甚至以發行推動內容開發,走出一條新路來。而書店再好,沒有讀者一切都是白搭,之所以一個個書城崛起,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說明讀者還是有需求的,而且未來市場可期。

    我們看一看近一兩年內的圖書市場資料, 2016年,新聞出版行業除圖書市場以外均為負增長。圖書市場規模達700億元,同比增長12.3%,報紙發行市場200億元,同比下降11.5%,報紙廣告市場280億元,增比下降28%,在細分行業中降幅最大,期刊發行及廣告收入350億元,降幅在10%以內。

    2009-2016年,圖書零售市場零售碼洋從363億元增長到701億元;動銷品種方面,從2008年99萬種增長到2016年175萬種,市場規模和動銷圖書品種都在實現平穩增長。2017年圖書零售市場碼洋803億,2017年市場同比增長14.55%,增速較高。由此可見,讀書的人在逐漸增多,在市場披靡的情況下,圖書市場一直很強勁,說明紙質書的閱讀還是很多的,也有很大市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年國考還有一週,該怎麼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