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字敦復,江南桐城人。康熙六年中進士,選庶吉士。因父喪歸家,服喪期滿,授予編修的官職,擔任日講起居注官。提拔為侍讀學士。康熙帝為了與翰林院詞臣們研討學問,吟詩作畫,在乾清宮西南角特闢房舍以待,名南書房,選拔那些勤奮認真有學問的大臣每天陪伴在身邊。特意任命張英在殿堂中值班,侍奉在左右,並賞賜給他一套西安門內的宅院來居住。文學大臣允許住在皇宮之內就是從張英開始的。當時正值討伐三藩之亂中期,康熙每天到乾清門聽政後,即到懋勤殿召集儒臣講論經義。張英一概都是晨入暮出,每日進講,有時剛剛退朝又被宣召,就停止吃飯跑步至宮門,每天兢兢業業,不敢稍懈。康熙更加器重他,每次到南苑去或出巡四方必讓張英跟從。一時典誥之文,多出張英之手。 張英曾擔任翰林院學士,兼禮部侍郎。康熙二十年因為埋葬父親再次請假回老家,皇上答應了,並賞賜白金五百兩、表裡緞二十匹。張英回家後,在桐城龍眠山修築房屋居住守孝,居四年被召回京師,重新任命他擔任原來的官職。康熙二十八年,提拔他擔任工部尚書,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仍管理詹事府事務。後來調到禮部任職,兼任的官職還和原來一樣。編修楊瑄撰寫都統一等公佟國綱祭文措辭失當,被罷官流放,張英也被斥責為評審不認真而遭受牽連,被革去尚書的官職。仍管翰林院、詹事府,教習庶吉士。不久又官復原職,相繼任《大清一統志》、《淵鑑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等Quattroporte官。康熙三十六年,張英主管會試。不久,因為身體有病請求休假,皇上沒有答應他。三十八年拜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張英性情溫和平易,從不炫耀,(凡是)舉薦有才能的人,始終不讓那人知道。生活起居平平常常。在朝中陪侍的時候,老百姓的生活中的快樂痛苦、生老病死,天下發生的水旱災難,知無不言。聖祖曾經對身邊執政的官員講過:“張英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康熙四十年,張英以衰老和疾病再次請求辭職回家休養,得到皇上允准。臨出發前,皇上在暢春園賞賜宴席,並詔令張英返家時使用沿途驛站,不限常額。四十四年康熙南巡,張英到淮安迎駕,皇上賜御書榜額、白金千兩,他隨從皇上至江寧(南京)。康熙即由江寧北返時,因為張英懇奏,多留了一天。當時總督阿山擬加徵錢糧耗銀供皇帝南巡費用,江寧知府陳鵬年堅決不答應。阿山平常就怨恨陳鵬年,欲藉此加罪於他。康熙隨從及侍衛人員,又中傷陳鵬年橫徵暴斂、貪汙受賄,罪在不赦。等到張英入見,皇上詢問江南廉潔的官吏,張英首先推舉陳鵬年。陳鵬年因此被皇上了解,成為一代名臣。康熙四十六年,皇上再次南巡,張英親自到清江邊的渡口迎駕,仍一路陪伴到江寧,皇上賜賚有加。 張英壯年即有山林之思,退休後,徜徉山水,詠吟自娛地生活了七年。著有《聰訓齋語》、《恆產瑣言》等作品,以務本力田、隨分知足的處世之道誥誡子弟們。康熙四十七年去世,康熙帝賜諡號“文端”。雍正帝曾讀書於乾清宮,時張英任侍講官,雍正即位後,追念舊學,遂賜張英“太子太傅”, 並且賞賜御書榜額張貼在祠宇中,雍正八年入祀賢良祠。乾隆帝即位,又加贈太傅。
張英字敦復,江南桐城人。康熙六年中進士,選庶吉士。因父喪歸家,服喪期滿,授予編修的官職,擔任日講起居注官。提拔為侍讀學士。康熙帝為了與翰林院詞臣們研討學問,吟詩作畫,在乾清宮西南角特闢房舍以待,名南書房,選拔那些勤奮認真有學問的大臣每天陪伴在身邊。特意任命張英在殿堂中值班,侍奉在左右,並賞賜給他一套西安門內的宅院來居住。文學大臣允許住在皇宮之內就是從張英開始的。當時正值討伐三藩之亂中期,康熙每天到乾清門聽政後,即到懋勤殿召集儒臣講論經義。張英一概都是晨入暮出,每日進講,有時剛剛退朝又被宣召,就停止吃飯跑步至宮門,每天兢兢業業,不敢稍懈。康熙更加器重他,每次到南苑去或出巡四方必讓張英跟從。一時典誥之文,多出張英之手。 張英曾擔任翰林院學士,兼禮部侍郎。康熙二十年因為埋葬父親再次請假回老家,皇上答應了,並賞賜白金五百兩、表裡緞二十匹。張英回家後,在桐城龍眠山修築房屋居住守孝,居四年被召回京師,重新任命他擔任原來的官職。康熙二十八年,提拔他擔任工部尚書,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仍管理詹事府事務。後來調到禮部任職,兼任的官職還和原來一樣。編修楊瑄撰寫都統一等公佟國綱祭文措辭失當,被罷官流放,張英也被斥責為評審不認真而遭受牽連,被革去尚書的官職。仍管翰林院、詹事府,教習庶吉士。不久又官復原職,相繼任《大清一統志》、《淵鑑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等Quattroporte官。康熙三十六年,張英主管會試。不久,因為身體有病請求休假,皇上沒有答應他。三十八年拜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張英性情溫和平易,從不炫耀,(凡是)舉薦有才能的人,始終不讓那人知道。生活起居平平常常。在朝中陪侍的時候,老百姓的生活中的快樂痛苦、生老病死,天下發生的水旱災難,知無不言。聖祖曾經對身邊執政的官員講過:“張英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康熙四十年,張英以衰老和疾病再次請求辭職回家休養,得到皇上允准。臨出發前,皇上在暢春園賞賜宴席,並詔令張英返家時使用沿途驛站,不限常額。四十四年康熙南巡,張英到淮安迎駕,皇上賜御書榜額、白金千兩,他隨從皇上至江寧(南京)。康熙即由江寧北返時,因為張英懇奏,多留了一天。當時總督阿山擬加徵錢糧耗銀供皇帝南巡費用,江寧知府陳鵬年堅決不答應。阿山平常就怨恨陳鵬年,欲藉此加罪於他。康熙隨從及侍衛人員,又中傷陳鵬年橫徵暴斂、貪汙受賄,罪在不赦。等到張英入見,皇上詢問江南廉潔的官吏,張英首先推舉陳鵬年。陳鵬年因此被皇上了解,成為一代名臣。康熙四十六年,皇上再次南巡,張英親自到清江邊的渡口迎駕,仍一路陪伴到江寧,皇上賜賚有加。 張英壯年即有山林之思,退休後,徜徉山水,詠吟自娛地生活了七年。著有《聰訓齋語》、《恆產瑣言》等作品,以務本力田、隨分知足的處世之道誥誡子弟們。康熙四十七年去世,康熙帝賜諡號“文端”。雍正帝曾讀書於乾清宮,時張英任侍講官,雍正即位後,追念舊學,遂賜張英“太子太傅”, 並且賞賜御書榜額張貼在祠宇中,雍正八年入祀賢良祠。乾隆帝即位,又加贈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