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吸引力法則悟
-
2 # 嚎醫生邀您詳談
可能是領導認為你是可塑之才,所以會多派給你任務 磨練你 讓你變得更加優秀
如果心態要是不好就回胡思亂想 想這些天是不是哪裡做的不好做得不對 領導才會給你多派任務
我們要放鬆自己的心態 不要消極 幹一行要愛一行
-
3 # 流浪語貓
你這個不是個例,而是普遍現象。
人們常說,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可是現在,連未成年人的世界裡,好像都已經與“容易”無關了。由此來看,成年人的不容易,該有多瘋狂。
所以當年那句“能者多勞”到了如今,也就變成了不管是不是能者,都得多勞。
當“996”工作制都能成為一種奢望。
為什麼如今科技如此發達,社會文明進化到如此階段,我們的忙碌程度竟然還跟上世紀工業時代的工人們沒有區別,甚至猶有過之呢。
說實話,這件事的問題不止在你老闆這裡。
其一,是因為人們的需求與期望變得越來越高,也越來越細化。當年一塊6寸的蛋糕坯子沒有奶油,大家吃的很開心,如今不把蛋糕整個幾層出來,再精雕細琢幾許,都不好意思曬圖;
當年店鋪排隊的現象比比皆是,如今網購物流外賣的出現不僅能讓你坐在家中享受送貨上門,還可以對快遞員給予優差評這種“上帝視角”;
當年工作幾個小時是常態,十幾個小時大家也沒有怨言,如今不加班到深夜,看不到桌子上的幾包咖啡,就別跟人說你在努力奮鬥。
賣服裝的希望外賣快點,外賣員希望汽車省點油,賣汽車的想讓房子便宜點,賣房子的又嫌衣服不好看。迴圈往復,當我們對其他行業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他行業對我們的要求也自然會越來越高。
在這種“越來越高”的壓力下,老闆不找咱們頂上,還能找誰。
其二,是因為競爭關係愈發激烈(企業生存壓力大,同事生存壓力大)我之前在某企業就職,在某個專案上要定期向對口單位傳送月報、季報和年報,但就只是一份原本非常簡單的小小的月報,竟然被對口單位的部門主管退回了五次,前後修改了100餘處,基本是3個字便要修改一次,在月報是要如期歸檔的壓力下,那怎麼辦呢,只能一次次把下了班的同志們又找回來,或者把工作計劃直接發到其手機中了。
最後,一份最多300字的月報,被硬生生擴成了洋洋灑灑幾千字,有圖有顏色,有表有資料的論文式報告。
事後探尋這件事的原因,發現:
1、另一個部門主管所經手的專案組所提供的月報特別精緻,我們主管有了壓力;
2、最近對口單位可能有人事變動,主管需要表現;
3、我們此次所做的專案與對口單位人際接觸上覆雜度較高,必須要穩中不能出錯。
主管說,知道你們辛苦,我也是沒有辦法,現在行業競爭太激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能硬著頭皮上。
雖然永遠都有一些賤骨頭只在領導面前賣力討好而讓領導自我感覺不錯,逼得大夥兒不得不鉚足勁兒往上頂,但更多的,是企業的生存壓力,是老闆的生存壓力,更是我們大家的生存壓力。
從雷曼兄弟、通用公司到甲骨文、IBM,再到民間的大小企業們,連幾百年的巨頭說垮就垮都已經不再是玩笑話,當一條街上燒烤店可以並排幾十家,當裁員、破產的數量越來越“神話”。
負重前行,永遠都不是說說而已。
其三,是因為撫育成本提高(老齡化、買房買車…)這個就不用我多說了,只要你環顧四周,例子比比皆是。
成家,立業,掙錢,養家。
領導也要面對這些,領導也急。
多勞,也就意味著過度勞累。全球最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2015年發表論文稱,相比於每週工作35—40小時以內的人而言,周時超過55小時的人,冠心病發病風險平均要高出13%,中風風險高出33%。同時大量證據表明,過勞會擴大“睡眠赤字”,增加對酒精及咖啡因的依賴,提高患2型糖尿病的機率。
2006年,楊河清看到南韓媒體報道中國有60萬人屬於“過勞死”,十分吃驚,可當他帶領團隊進行調研之後才發現,如果按照日本過勞死預防協會的標準,中國每週工作超過50個小時的人超過30%,甚至有近10%的人超過了60個小時,這種普遍的嚴重過勞現象,意味著其中有40%的人處在過勞死的邊緣。
簡言之,就是隨時可能猝死。
願這萬家燈火中永遠都會有一盞燈為正在承擔的你等候,也願每一位在咬牙堅持的同時,能夠每天都在風雨中走過那條熟悉的路,安全到家。
回覆列表
我遇到和你一樣的問題,不過我是遇到兩個領導
第一個領導下班叫我處理問題,所處理的問題都是很急事,在我自身認為這些事情也是很重要的,我自己會比領導還著急去處理。這時候我處理的心態會很重視,很有效率,而且心甘情願。很多事情都是比如客戶業績問題,財務問題,突發問題。都是緊急且重要的事情。
第二個領導下班叫我處理問題,經常不是處理問題,經常是打雞血,畫藍圖,做半年規劃。這時候我心情是無語的。因為這類領導他目的是想:
1.體現他的能力。
2.是怕下屬下班後閒著,
3.充分利用每月的工資,讓時薪最小化,效率最大化。典型的小農思想
兩類領導處理方式
第一類領導:需要有真本事在他手下做事,他會給你很大的空間讓你去發展。
第二類領導:你只要做到聽話服從。
當然作為一個員工,不管跟哪一類領導,最終目的是在完成工作的情況下,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才能在任何一家公司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