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豬媽咪日記
-
2 # 客家小老虎
應該正確的引導幼兒自己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幫助解決問題,這樣可以鍛鍊幼兒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也可以鍛鍊幼兒的獨立能力,如果一味的去幫助解決問題的話。會產生依賴性,再遇到任何問題,都不去自己思考
-
3 # 優教夏可利
從以下兩方面幫助幼兒解決問題
當發現幼兒在遊戲中情節發展停滯不前或出現困難時,給予的不是直接的指導,而是採用建議的方式,比如,當發現一個幼兒試圖把娃娃放在堆滿東西的桌上而不方便擺弄玩具時,教師可以建議:“我覺得如果放在旁邊會更好。”當幼兒為了在麥當勞買不到油條而爭執時,教師可以建議說:“麥當勞沒有油條賣,那我們再開個賣油條的店吧。
當幼兒在遊戲中嚴重違反規則或做出一些危險舉動時,教師要立即透過明確的指令性語言制止其行為,比如,“不能這樣”“趕緊停下來”“不可以用玩具打小朋友的頭,這樣會很疼得”,等等。明確具體的指令,能及時制止幼兒的不恰當行為,避免危險的出現,保證遊戲活動安全健康地開展
-
4 # 圓圓的小葉
第一,首先,對於不同年齡內特徵的幼兒要用不同的方法來指導遊戲。
如,小班幼兒特別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喜歡模仿周圍的人和事。因此在遊戲時教師要時刻注意觀察幼兒。當他們對新出現的玩具不敢興趣、不會玩、不喜歡玩時,老師就在附近,用與幼兒相同或不同的材料玩遊戲這樣就會引導幼兒模仿,對幼兒起了暗示性指導作用。對中大班的小朋友,老師則可以作為一個參與者、發問者、傾聽者等身份去指導幼兒遊戲。其次,對於不同的遊戲主題要用不同的方法來指導遊戲。
第二,讓幼兒成為遊戲的主人公
遊戲是幼兒自主性活動,是幼兒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強加的逼迫性的活動。老師應該讓幼兒自己確定想玩什麼,怎麼樣玩,和誰一起玩等等。平時指導幼兒遊戲時,就需要我們用心去了解幼兒的想法。不要把知識和答案告訴幼兒,不能輕易打斷幼兒的遊戲,在遊戲中幼兒有權決定一切。如遊戲的玩具、材料等要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要讓幼兒以自己的方式解決遊戲中出現的矛盾和糾紛,讓幼兒願意自覺遵守遊戲中的規則。因此,老師要讓幼兒真正成為遊戲的主人,讓幼兒主動控制遊戲,自主遊戲的方法。
第三,幼兒並不是天生就會做遊戲,遊戲不是幼兒的本能活動,只有當他們體力、智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積累了一定的知識檢驗,才會做遊戲。時代、文化、地區、習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會影響幼兒的遊戲,幼兒的遊戲歸根到底是周圍生活的反映。但幼兒的遊戲並不是周圍生活的翻版,而是透過想象,將日常生活中的表象形成新的形象,用新的動作方式去重演別人的活動。所以幼兒遊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與戲劇反映現實生活,幼兒園應結合幼兒的實質生活遊戲,在遊戲中反映幼兒的現實生活。應當創設良好的遊戲環境,創設溫馨、和諧的心理環境,只有為幼兒提供一個能使他們感到安全、溫暖、自由,能鼓勵他們探索與建立的精神環境,幼兒才能活潑愉快、積極主動、充滿自信的生活和學習,獲得最佳的發展。
回覆列表
一、尊重幼兒在遊戲活動中的自主性遊戲是幼兒基於內在動機的選擇,沒有固定模式的主動參與活動的快樂過程,是幼兒的權利和需要,是幼兒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師要把選擇遊戲的權利交給幼兒,讓幼兒玩自己喜歡的遊戲,這樣才能使幼兒獲得滿足感和愉悅感。靜下心來想一想,成人也喜歡來點刺激的遊戲,遊樂場裡的過山車、快速滑行車,新型運動中的攀巖、懸崖跳水、急流探險都是成人喜歡的驚險活動,一個險字本身就包含著不安全的因素,而冒險後的成功卻往往能帶給人巨大的滿足感。 孩子在遊戲中的動作一般來說具有非常規性。例如幼兒玩滑滑梯,除掉滑滑梯本身帶給幼兒的感受外,幼兒還創造性地設計了一些情節,例如:奧特曼救人、過山車等。幼兒在充分地自主地表現,使遊戲情節精彩,內容豐富,當然會令他們流連往返。因此,幼兒遊戲時,教師要把選擇遊戲的權利交給幼兒,讓幼兒玩自己喜歡的遊戲,這樣才能夠讓幼兒獲得滿足感和愉快感。就算是小班的幼兒,也仍然會在遊戲活動中反映他們日常生活的片段,扮演他們想象的角色。但教師總會擔心幼兒不會玩,玩不好,不安全,希望幼兒按教師的意願重複那些規矩的活動,結果是幼兒在遊戲中失去了自主性,時間長了,會束縛幼兒的思維和手腳,表面上看上去聽話乖巧,實際上對幼兒良好個性的培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要細緻地觀察幼兒的遊戲行為,內容,表現,看看他們在遊戲中做什麼,怎麼做的;傾聽他們在遊戲中談論什麼,怎麼交流,對積極地部分給予肯定,尊重幼兒在遊戲中的自主選擇,滿足幼兒遊戲的需要。注意幼兒在遊戲中的愉快體驗。幼兒在遊戲時的動作、語言、情節常常是比較隨意的,甚至是盲目衝動的,特別是小班階段的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準則行事,不能理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使得遊戲進行時易發生衝突和過激行為,導致不良後果產生。例如:前面提到的遊戲中,救人的孩子越來越多,集中在窄小的滑梯通道上,容易導致安全事故。如果一味讓幼兒自主自由、隨心所欲,完全忽略規則在幼兒活動中的教育功能,那麼幼兒在遊戲中根本就自主不起來,同伴間互相干擾,混亂無序,遊戲不能順利開展,自然沒有自主性可言。因此教師必須透過制定規則,讓幼兒學習遵守規則,培養規則意識,在有序的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性才可以得到良好的發展。二、注重遊戲的指導和評價,培養幼兒的自律性在我們談論幼兒遊戲的自主性的時候,同時有這樣一種誤區,遊戲既然是幼兒自己的活動,成人就不因該過多地干預,讓幼兒自己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好了,只要幼兒高興就行。事實上游戲就變成了放羊式的一種低水平的遊戲,教師在遊戲中的作用就無從體現,幼兒在遊戲中變得盲目,沒有規則,放任自流,忽略了遊戲在幼兒發展中的價值,前面提到的幼兒安全問題就變得突出了。因此,我們要謹慎地界定幼兒地遊戲行為,評價幼兒地遊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