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浮塵微草

    按理說,批評孩子的前提是孩子犯做錯,孩子年齡尚小,經驗不足,面對世界又常懷好奇之心,做錯事在所難免,父母給予開導、批評、教育,以糾正其錯誤,理所應當。多犯錯多批評,少犯錯少批評,沒有什麼可爭議的地方。然而,現實狀況卻不是這樣,同樣的孩子,讓不同的兩個人去扮演孩子父母的角色,可能一個表揚的情況多,一個則批評的情況多。或者,面對同樣的孩子,做媽媽的總是在不斷地批評孩子,而當爸爸的則很少批評孩子,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一、對孩子行為是否屬於“犯錯”的認識、評判標準不一。有些行為,孩子覺得應該做、可以做,但在大人的眼光裡,就覺得不對,不對自然就要批評孩子。比如,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耗費在梳妝打扮上的時間會明顯增多,而學業偏偏在這個時期很繁重,大人就認為孩子不該將時間浪費在梳妝打扮上,所以不免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批評。這類父母應該屬於“嘮叨型”父母,會讓孩子感到非常厭煩。

    二、完美主義的父母會經常批評指責孩子。這類父母是理想主義,對一切都幻想十二分美好。表現在對他人的要求往往很高,對自己的孩子也一樣,愛挑剔孩子的毛病,眼裡就是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從這樣的父母嘴裡說出句表揚孩子的話來,往往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所以也經常被人稱為“具有批評型人格”的父母。這樣的父母會讓孩子感到自卑,缺乏自信,而且會束縛孩子的想象思維,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三、期望值高的父母往往也經常批評指責孩子。這類父母出於恨鐵不成鋼,出於愛和別人家的孩子攀比的心理,所以對孩子的要求超出尋常的標準,孩子自然事事不如父母之意,常常挨批受訓。父母心裡憋怒,孩子心裡委屈。長此以往,孩子的心靈會受到扭曲的。

    聰明而明智的父母會在孩子的叛逆期拒絕嘮叨,不和孩子硬碰硬,這種示弱不是對孩子放任縱容,而是因時而教,以柔克剛;或者採取常識教育,少批評,多表揚,更有利於孩子內在潛力的激發,將孩子培養成一個Sunny自信、積極進取的孩子;或者保持平和的心態,以平常心對待孩子,讓孩子學會不卑不亢,身心健康地成長。

  • 2 # 小蟲秋語

    會批評,但不會經常批評。因為過於頻繁的批評,一方面會使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另一方面會使孩子對批評的“抵抗力”越來越強——也就是說,孩子容易變得“油皮”了。這個時候,批評就喪失了它的威懾力。

    首先當父母的要明白:批評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那就要繼續問: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有沒有比批評更好的辦法?一定有。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比如說鄉下人趕牛,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拿著鞭子在後面趕它;第二種,是拉著韁繩在前面拽它;第三種,是手裡拿著一把青草在前面引它。哪種方法好?大家都會說是第三種——人也省力,牛也開心。但如果你的牛剛好看到對面山頭上出現了另一頭公牛,你的牛隻想著跑過去跟它打架,你手裡的青草對他不起作用了,這時候你就只有拉緊你的韁繩了。

    教育孩子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那就是“言傳身教”。比如說你一邊玩手機,一邊批評孩子不能玩手機,孩子會怎麼想?比如說你喜歡打麻將,卻批評你的孩子不喜歡看書,孩子會不會聽你的?成年人往往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卻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問題。你想批評孩子,其實孩子心裡未嘗不會想批評你。

    教育孩子是大人與小孩共同進步的一個過程。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認識到這一點,當你批評孩子的不完美時,也請你自己變得完美一點。

    最後一點,批評不等於指責,更不等於辱罵。正確的批評應該是溫和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幫他找出錯誤的原因,給出合理的建議。把他當成一個大人,把他當成一個朋友,把他當成一個講理的人,把他當成一個態度溫和的人,把他當成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把他當成一個求上進的人。前提是,你自己也儘量成為這樣的人。

  • 3 # 學之道講堂

    有的時候會聽到家長在抱怨自己的孩子,分明提醒過的事情,孩子總能再犯,有的時候甚至更加嚴重,就比如說叫孩子收拾一下自己的玩具,孩子卻像沒聽到一樣,可能會嫌你煩,也可能繼續隨意的拿玩具,丟玩具……許多家長在遇到類似的事情時往往會想要發脾氣,孩子不管怎麼說都不聽,怎麼管都沒用,讓人感到無力。

    今天,檸檬就和大家一起來商討,如何利用最少的時間最高標的小技巧,讓孩子主動聽你的話。

    如果現在的你在面對孩子和自己對著幹時,感到真有這些想法,沒有別的路可走,不如跟著檸檬來重新整理一下思路。

    第一個思路是,問問自己,我最希望發生的事情是什麼事情。

    比如,我期待孩子能自己把他在玩的玩具都收拾起來,

    那麼你就需要對孩子用積極的語言來引導:

    在此,家長需要留意在你積極表達你希望孩子做什麼的時候:

    你的情緒是什麼樣子的?

    你的內心活動還是那種非常發狂的狀態嗎?

    你的孩子對你還是使用耍賴或者忽略的方式嗎?

    結果你可能會發現,原來教育真的是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去學習的。

    當然,這種積極的表達需要一個階段性的過程,就好比習慣也是需要時間來養成的,毛病也是需要時間來更正的。

    第二個思路是,對自己,對孩子,對家人,你需要嘗試透過現象看本質

    首先要認識到:孩子在每一個階段都有那個階段的屬性。

    我家孩子會調皮,別人家孩子就會乖乖的坐在那看書寫字嗎?如果真的乖到你滿意的程度,那你會不會又會擔心孩子過於乖巧而沒有靈氣呢?

    你需要做的是,接受孩子的專有屬性,之後再和孩子一起去探索適合他的行為習慣和處事風格,好比外向的孩子喜歡做一些熱鬧的活動,家長就可以偶爾帶孩子去一些安靜的地方,像是圖書館,兒童閱覽室,讓孩子偶爾也能安靜下來,這對他的性格拓展會有好處,而不是一直責備他只會吵鬧。

    其次要觀察到:當孩子亂來時,停下來想想他這樣做的動機是什麼?是求關注還是純粹發洩情緒?

    然後要嘗試做到:孩子一直有這樣的行為,總會引發我們不自覺的消極應對模式,家長不妨把你口中的“沒救”、“糟糕”轉化為“他可以的”和“慢慢引導”這樣的言語。就像孩子把自己的房間弄的亂七八糟,你很生氣,覺得他總是這樣沒救,所以你對孩子大發脾氣,孩子面對這種情形只會是覺得媽媽很可怕,。但如果把語言改為:你老是把房間搞這麼亂,媽媽希望你能把他打掃一下還原你進去之前的樣子。孩子的反應可能就會是:我做錯了,我可以透過重新整理打掃來挽回剛剛的過失,然後還能得到媽媽的讚許。

    所以,檸檬想說,成人和孩子之間最大的矛盾不是你爭我吵,而是大家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所以,家長們不妨也可以嘗試另一種思維,也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來思考一下和這個問題,你說的話有沒有真的讓孩子理解並聽進去,如果你是孩子,你聽到這樣的話又能不能接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患了癌症的人做手術化療會死得快,你怎麼看?如果只吃藥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