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六哥”的話,咱一樁一樁的理,一碼歸一碼的說。
第一茬:說說導演
管虎12歲之前爹媽不管,浪跡於北京大小衚衕,混不混的咱不好說,但這身“社會地氣”大多都是這個時候來了,《老炮兒》裡的那個彈球兒,估摸著也算是管虎半個原型。
管虎優秀作品很多,有三部電影值得一說,私下裡給他評了個神仙三部曲,除了《老炮兒》,還有《廚子痞子戲子》和《殺生》。管虎電影有一個特點,名字和劇情貼合度90%,你看個電影名字也就基本知道電影說啥,這比起那些另類導演,動不動起個咋咋呼呼,讓人不明所以的,也算是良心操作。
這三部電影合在一起就是三個字:“精氣神”,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氣神,人活也就是活個精氣神。所以我愛這三部電影。
【抗日之精】,【老炮之氣】,【長生之神】。
如果說別人的電影,都是怎麼好看怎麼來,管虎的電影都是怎麼文藝怎麼來,你說他文藝吧,他又不矯情,特貼地氣。
《老炮兒》就是如此,看起來滿篇的文縐縐,胡咧咧,但是很有意思,像極了記憶裡的某些回憶。
第二茬:理理劇情
老炮兒,北京俚語,管虎北京長大的孩子,馮小剛北京長大的孩子,張涵予北京長大的孩子,這更像是一部幾位大佬懷念兒時的致敬之作。
“老炮兒”在原來的北京俚語定義中,泛指惹事、刺毛的小屁孩,但這種定義放在一群老爺子身上顯然不合適。於是管虎升級了老炮兒的定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電影中的老炮兒精神要比書本上定義的更有幾分味道!
老炮兒絕不是沒事惹事,老炮兒只是遇事不怕事。
我們拆分開老炮兒三個字講起。
老:六爺已經老了,但是六哥不服老
和話匣子辦事心有餘而力不足,褲子剛脫下的功夫,萎了!但六哥絕不服老,所以這事兒多半是因為岔神了。
六哥平生最恨別人叫他一句:大爺。要是想問路,喊大爺是問不出路的,得叫六哥才成!
很多好端端的事,到了結束的時候,你一句老頭子,這事又沒完了,得重頭理。
和六哥一同老去的,還有一幫子兄弟,滿身傷疤的三子,蓬頭垢面的燈罩兒,但兄弟都還能常聚,這是樂事。
炮:暴脾氣的六哥和仗義的六哥,更是講理的六哥
六哥這暴脾氣,一點就著,打的起城管,鎮得住小賊,路見不平一聲吼是一種生活態度。
溜個鳥都能教訓幾個二流子,但六哥從不主動惹事,更不拉偏架,凡事講一個理。
六哥因為兒子小波的事情,折騰了個夠嗆,小波理想就是開酒吧,於是平時就泡在酒吧裡。
喝酒誤事多半是對的,小波酒後睡了不該睡的人,後面也不知道誰劃了個車,也算在他頭上,合在一起就得罪了另一個二世主:小飛。
再牛逼的老炮兒,也繞不開兩件事,孩子的事和錢的事。小波惹了事,要賠錢,那還能怎麼辦,這事只能六哥擔著。
六哥的兄弟,大多仗義,但也大多沒錢。唯一有錢的洋火兒不對六哥脾胃,錢自然是不可能拿的,缺錢也不能要不局氣(不仗義)人的錢。
最終這錢還是得靠女人,話匣子打小,豆蔻年華的時候就跟著六哥混,女孩子家家大多都愛英雄,但這英雄這東西也沒個準確定義,能打不怕事,也就差不離是這個標準。
話匣子有沒有結過婚,咱不知道,但話匣子對六哥好那是真的,這個年紀在六哥面前,也是如當初少年時,敢愛敢恨。
兒:這既是方言,也是規矩
六哥說話極具有方言屬性:“瞧你丫那賊性”,“信不信我抽你丫的”,“他嘛去了”。
六哥說話這個風格,除了口音難改,其實也是因為人在江湖,話怎麼說,規矩怎麼立,那是不能亂的。
小飛如果是個富二代,錢是上一輩經商掙的,茬架一次,這事也就得了,六哥多半也不用這麼複雜。
可惜,小飛是個官二代,父親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老虎。
反腐倡廉這是國策,是民本。六爺再有江湖氣,再講規矩,但是規矩再大,它大不過理,於是六爺對彈球兒說:“你記得,咱雖然是小老百姓,但有些事該辦還得辦。”
該辦的事情辦了,但架約了,不能不打。
頤和園後的野湖,一通天南海北的,老傢伙們都動了起來,打架這事不分年齡,打不打的過才分年齡。
電影的最後,六哥走了,老傢伙們住了監獄,小飛一家子自然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小波則是繼承了六哥遺風,養起了鳥,還完成了六哥都沒有完成的事情,讓鳥學會了叫爸爸,人為何總是在失去以後,才能體會老人家的好,這一聲爸爸,也就只能懷念了。
第三茬:叨叨評價
《老炮兒》電影,算不得一部好電影。
電影好,至少得票房好、評分好、輿論好。或者你哪怕有個三分之一也成,但《老炮兒》也就勉強及格,三方面都半半拉拉。
管虎的作品大多也都是這樣,受眾很小,不愛的人,愛不來,喜愛的人又愛的深。
如《鬥牛》那般風雲的作品,捧紅了黃渤,轉型了閆妮,也換不來一片好評。
所以不喜歡的莫強求,喜歡的也別掖著,《老炮兒》我很喜歡。
借用“六哥”的話,咱一樁一樁的理,一碼歸一碼的說。
第一茬:說說導演
管虎12歲之前爹媽不管,浪跡於北京大小衚衕,混不混的咱不好說,但這身“社會地氣”大多都是這個時候來了,《老炮兒》裡的那個彈球兒,估摸著也算是管虎半個原型。
管虎優秀作品很多,有三部電影值得一說,私下裡給他評了個神仙三部曲,除了《老炮兒》,還有《廚子痞子戲子》和《殺生》。管虎電影有一個特點,名字和劇情貼合度90%,你看個電影名字也就基本知道電影說啥,這比起那些另類導演,動不動起個咋咋呼呼,讓人不明所以的,也算是良心操作。
這三部電影合在一起就是三個字:“精氣神”,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氣神,人活也就是活個精氣神。所以我愛這三部電影。
【抗日之精】,【老炮之氣】,【長生之神】。
如果說別人的電影,都是怎麼好看怎麼來,管虎的電影都是怎麼文藝怎麼來,你說他文藝吧,他又不矯情,特貼地氣。
《老炮兒》就是如此,看起來滿篇的文縐縐,胡咧咧,但是很有意思,像極了記憶裡的某些回憶。
第二茬:理理劇情
老炮兒,北京俚語,管虎北京長大的孩子,馮小剛北京長大的孩子,張涵予北京長大的孩子,這更像是一部幾位大佬懷念兒時的致敬之作。
“老炮兒”在原來的北京俚語定義中,泛指惹事、刺毛的小屁孩,但這種定義放在一群老爺子身上顯然不合適。於是管虎升級了老炮兒的定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電影中的老炮兒精神要比書本上定義的更有幾分味道!
老炮兒絕不是沒事惹事,老炮兒只是遇事不怕事。
我們拆分開老炮兒三個字講起。
老:六爺已經老了,但是六哥不服老
和話匣子辦事心有餘而力不足,褲子剛脫下的功夫,萎了!但六哥絕不服老,所以這事兒多半是因為岔神了。
六哥平生最恨別人叫他一句:大爺。要是想問路,喊大爺是問不出路的,得叫六哥才成!
很多好端端的事,到了結束的時候,你一句老頭子,這事又沒完了,得重頭理。
和六哥一同老去的,還有一幫子兄弟,滿身傷疤的三子,蓬頭垢面的燈罩兒,但兄弟都還能常聚,這是樂事。
炮:暴脾氣的六哥和仗義的六哥,更是講理的六哥
六哥這暴脾氣,一點就著,打的起城管,鎮得住小賊,路見不平一聲吼是一種生活態度。
溜個鳥都能教訓幾個二流子,但六哥從不主動惹事,更不拉偏架,凡事講一個理。
六哥因為兒子小波的事情,折騰了個夠嗆,小波理想就是開酒吧,於是平時就泡在酒吧裡。
喝酒誤事多半是對的,小波酒後睡了不該睡的人,後面也不知道誰劃了個車,也算在他頭上,合在一起就得罪了另一個二世主:小飛。
再牛逼的老炮兒,也繞不開兩件事,孩子的事和錢的事。小波惹了事,要賠錢,那還能怎麼辦,這事只能六哥擔著。
六哥的兄弟,大多仗義,但也大多沒錢。唯一有錢的洋火兒不對六哥脾胃,錢自然是不可能拿的,缺錢也不能要不局氣(不仗義)人的錢。
最終這錢還是得靠女人,話匣子打小,豆蔻年華的時候就跟著六哥混,女孩子家家大多都愛英雄,但這英雄這東西也沒個準確定義,能打不怕事,也就差不離是這個標準。
話匣子有沒有結過婚,咱不知道,但話匣子對六哥好那是真的,這個年紀在六哥面前,也是如當初少年時,敢愛敢恨。
兒:這既是方言,也是規矩
六哥說話極具有方言屬性:“瞧你丫那賊性”,“信不信我抽你丫的”,“他嘛去了”。
六哥說話這個風格,除了口音難改,其實也是因為人在江湖,話怎麼說,規矩怎麼立,那是不能亂的。
小飛如果是個富二代,錢是上一輩經商掙的,茬架一次,這事也就得了,六哥多半也不用這麼複雜。
可惜,小飛是個官二代,父親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老虎。
反腐倡廉這是國策,是民本。六爺再有江湖氣,再講規矩,但是規矩再大,它大不過理,於是六爺對彈球兒說:“你記得,咱雖然是小老百姓,但有些事該辦還得辦。”
該辦的事情辦了,但架約了,不能不打。
頤和園後的野湖,一通天南海北的,老傢伙們都動了起來,打架這事不分年齡,打不打的過才分年齡。
電影的最後,六哥走了,老傢伙們住了監獄,小飛一家子自然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小波則是繼承了六哥遺風,養起了鳥,還完成了六哥都沒有完成的事情,讓鳥學會了叫爸爸,人為何總是在失去以後,才能體會老人家的好,這一聲爸爸,也就只能懷念了。
第三茬:叨叨評價
《老炮兒》電影,算不得一部好電影。
電影好,至少得票房好、評分好、輿論好。或者你哪怕有個三分之一也成,但《老炮兒》也就勉強及格,三方面都半半拉拉。
管虎的作品大多也都是這樣,受眾很小,不愛的人,愛不來,喜愛的人又愛的深。
如《鬥牛》那般風雲的作品,捧紅了黃渤,轉型了閆妮,也換不來一片好評。
所以不喜歡的莫強求,喜歡的也別掖著,《老炮兒》我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