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近期針對一些公眾人物,自己做錯了事情,就發文引用“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本來出自,卻被張冠李戴孔子身上。
13
回覆列表
  • 1 # 感照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2 # 無法超越的足跡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其實這句話並非出自孔子,而是出自《左傳.宣公二年》,原話為,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其實白話的解釋也很明顯的,就是是人都會犯錯誤,但是犯錯誤後自己能發現能改,就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其實這句話就是用來引導勸導犯錯的人,讓犯錯的人改變自己。

    在這裡面其實還有一個故事,春秋時期晉靈公十分殘暴,濫殺無辜殺死了一個菜沒有做好的廚師,屍體被趙盾和士季看到,大臣趙盾和士季進宮勸晉靈公,但是晉靈公對兩個人的勸說並不理睬,一點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犯的錯誤,於是士季說出來了“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晉靈公根本聽不進去,於是便派人殺死了趙盾,人們對晉靈公的殘暴忍無可忍,進行了反抗趙穿把殘暴的晉靈公殺了,趙穿就是趙盾的弟弟。

    士季說的話很直接,就是勸導晉靈公改改自己這種霸道無德的性格行為,委婉的說是人都會犯錯誤,世界上沒有不會犯錯誤的人,但是犯了錯誤沒關係,只要能認清自己的錯誤,做出改變那就是最好的,沒有什麼能比得上知錯就改的事情更好了,晉靈公殘暴根本不願意聽下屬對自己的行為指手畫腳,惱羞成怒認為下屬公然指責自己,於是殺死了趙盾。

    趙盾被晉靈公扣上欲加之罪,直接被殺死,晉靈公的這種做法讓官員和百姓都看到了暴君已經無可救藥,於是紛紛起來反抗,而趙盾的死讓其弟弟趙穿非常傷心和生氣,在反抗晉靈公的隊伍中,趙穿是主要領導人之一,最後他成功的為自己的兄長報了仇,殺死了殘暴不仁的晉靈公,這也說明了多行不義必自斃,晉靈公的結局就是這樣。

    其實對於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很明顯的表達出來,人都是普通的都會犯錯,世界上只有傳說中的聖人不食人間煙火無慾無求,這種存在才不會犯錯,而人並不是超凡入聖,所以做不到無慾無求的境界,自然也做不到永遠不會犯錯,作為普通人都會有做出事情的時候,只要能認清自己的錯誤,改變自己的錯誤行為,那就是還有救,這句話就好比知錯能改浪子回頭金不換一個道理,但是就怕有人拿這個道理來特意給自己的不齒行為做遮羞布。

  • 3 # 新銳歷史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句話的出處。

    大家一定會問,這句話不是孔子說的,那出自哪裡呢?

    晉靈公生性殘暴,時常藉故殺人,一天,廚師送上來熊掌燉得不透,他就殘忍地當場把廚師處死。兩個宮人奉命把屍體裝在筐裡,抬到宮外去埋葬,正好,屍體被趙盾、士季兩位正直的大臣看見,他們瞭解情況後,非常氣憤,決定進宮去勸諫晉靈公。

    《春秋左傳)

    士季先去朝見,晉靈公從他的神色中看出是為自己殺廚師這件事而來的,輕描淡寫地說:“我已經知道自己所犯的錯誤了,今後一定改正。”

    士季聽他這樣說,也就用溫和的態度道:“誰沒有過錯呢?有了過錯能改正,那就最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確的勸諫,就是一個好的國君。”

    但是,晉靈公並非是真正認識自己的過錯,行為殘暴依然故我,相國趙盾屢次勸諫,他不僅不聽,反而十分討厭,竟派刺客去暗殺趙盾。

    不料刺客不願去殺害正宜忠貞的趙盾,寧可自殺。晉靈公見此事不成,便改變方法,假意請趙盾進宮赴宴,準備在席間殺他。但結果趙盾被衛士救出,他的陰謀又未能得逞。

    最後,這個作惡多端的國君,終於被一個名叫趙穿的人殺死。

    (晉靈公)

    其次,《左傳》與《春秋》的不同。

    這句話出自孔子《春秋》的人可能要問了,《左傳》不是也叫《春秋左傳》嗎,它與孔子所修訂的《春秋》都有“春秋”二字,難道不是一回事嗎?

    還真的不是一回事,《春秋》是孔子修訂而成,《左傳》是左丘明所著。

    因為被先儒稱為“經”的《春秋》的語言簡練且艱深隱晦,所以後來出現了很多對其進行補充解釋而稱為“傳”的書,《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合成的“春秋三傳”,皆為這方面的代表作。

    明代哲學家徐愛就曾說過,沒有《左傳》,《春秋》這樣的書恐怕難以理解了,由此可見《左傳》的不可或缺性。

    (孔子)

    總結

    孔子是大聖人,豈能隨便說自己有過,而左丘明也是引用了這句話,就寫在了他的著作中。

    這句話不管是誰說的,絕不能斷章取義,如果只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那豈不是給錯誤找藉口。

    這句話要和後兩句話連起來說,才有真正的意義,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也可以算是與“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句話同意思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來區分資訊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