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豹眼看歷史

    由於寫作的需要,我查閱了三國時期大量的歷史資料,對於蔡瑁的史料不少,但其生卒年不詳,無法確知其何時去世,又因何故。但我認為不會是《三國演義》所言,被曹操所殺。

    就題主這個問題,我談一下我的看法,以期與大家交流。

    赤壁之戰,曹操初戰失利與北方兵士不習水戰有關。之後曹軍發生疫病,戰鬥力下降,周瑜火燒曹營之後,曹操見大勢已去,收復江南已不可能,於是燒掉剩餘船隻撤回北方。

    這個過程,與蔡瑁關係不大。無論是否殺掉蔡瑁都不太能改變赤壁之戰的結果,此時曹操一統天下是不可能的。

    01

    蔡瑁其人

    蔡瑁(生卒年不詳),字德珪,襄陽蔡州(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荊州名族,蔡諷之子,姑母(蔡諷之姐)是太尉張溫之妻,長姐與二姐先後嫁給黃承彥與劉表成為繼室。在公元208年曹操揮軍入荊州時,與蒯越共同迫劉琮降伏曹操,爾後仕入曹操麾下,歷任從事中郎、司馬、長水校尉,封爵為漢陽亭侯。

    蔡瑁出身於荊州豪族,在地方很有勢力。

    初平元年(190年),荊州刺史王睿被孫堅所殺,董卓上書派劉表繼任。

    當時江南宗賊強盛,劉表上任都很困難,只能隱身埋名單騎赴任。

    劉表到任後,與蒯越、蒯良及蔡瑁等共謀大略,逐步平定荊州。

    劉表前妻去世後,蔡瑁二姐嫁給劉表為繼室,後劉表次子劉琮又娶蔡氏侄女為妻。因此,蔡瑁日益得到劉表信任。歷任江夏、南郡、章陵太守。劉表封賜鎮南將軍後,以蔡瑁為軍師。

    劉表病逝後,與蒯越等擁立劉表次子劉琮繼承其職位。

    曹操南征時,蔡瑁、蒯越鼓動劉琮投降曹操。從此,蔡瑁在曹操手下,歷任從事中郎、司馬、長水校尉,封漢陽亭侯。

    蔡瑁與曹操或為故交,但曹丕對蔡瑁之為人不很欣賞,認為蔡瑁、張允就如同吳匡、張璋、審配、郭圖之類的人。

    或許由於此因,蔡瑁不知所終。

    02

    赤壁之戰時蔡瑁之所為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任命蔡瑁、張允都督水軍,由於北方兵士不習水戰,初戰失利。

    群英會蔣幹中周瑜之計,曹操以為蔡瑁、張允勾結東吳,於是殺了蔡瑁二人。

    曹操醒悟是周瑜之計,於是後悔不已。

    回到題主這個問題,從史料中找不到確切的曹操誅殺蔡瑁等人的記載。但在《三國志》中有明確的記載,赤壁之戰的失利是周瑜火燒曹船加之疫病爆發所致。

    已經有不少謀士提醒曹操防範孫劉的火攻,但曹操以為冬季不會有東南風,或許就有蔡瑁的提醒,曹操也一樣沒聽。

    就當時的情況看,曹操不太會此時殺掉蔡瑁。

    那麼結果就很清楚啦,曹操沒能統一天下與赤壁失利有很大關係。而蔡瑁與赤壁失利沒多大關係,那麼,曹操沒有統一天下,與殺不殺蔡瑁也就沒有關係啦。

  • 2 # 野史日記

    蔡瑁是南郡襄陽縣有力豪族蔡氏出身,他並非是曹操所殺,蔡瑁的生死對赤壁戰局的影響不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蔡瑁死與不死,曹操都無法一統天下。

    曹操沒有殺蔡瑁

    蔡瑁是貴族,他的姑母是東漢太尉張溫之妻,他的大姐是漢末三國時期襄陽名士黃承彥的繼室,他的二姐是劉表的繼室,本就是貴族蔡氏出身的他,在少年時與曹操又交好,曹操佔領荊州的時候,直接就去拜訪了蔡瑁,這不是上下級的關係,更是“強龍”和“地頭蛇”的碰面,是多年故交的相逢,曹操能夠順利佔有荊州,其中蔡瑁使力不少,曹操並沒有殺蔡瑁,還封爵為漢陽亭侯。

    蔡瑁對赤壁戰局影響不大

    赤壁之戰的失敗,是導致了“三分天下”的重要戰役,這場戰役之後曹魏損失慘重,東吳鞏固地盤,劉備佔領荊州四郡,又拿下益州,進取漢中。那麼如果赤壁之戰曹操是因為什麼而失敗的呢?這其中蔡瑁的存在又有多大的影響呢?

    《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的失敗源於“蔣幹盜書”後,曹操因猜疑而誤殺了蔡瑁、張允,導致了無人可以訓練不熟悉水性的北方士兵,最後中了龐統的連環之計,導致後來被火攻大敗。但是這其中有許多不實之處,為了凸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借東風,羅貫中做了許多的藝術處理,事實上,曹操赤壁之戰的失敗原因並不在此。

    赤壁失敗的原因錯綜複雜,這裡僅僅歸納幾點重要的因素:

    第一、後顧之憂。曹操將所有的曹魏主力開到了赤壁,他其實是有後顧之憂的,這個隱患就是馬超、韓遂。所以曹操著急,他需要快速拿下東吳,要趕在馬超、韓遂生變之前回師。

    第二、北方士兵不善水戰。“舍鞍馬,仗舟楫”,這本就是下策,所以曹操的赤壁之戰底牌其實是荊州水軍,他希望透過荊州水軍打敗東吳水軍,北方士兵靠連環大船能夠順利登陸東吳,可一舉滅了東吳,結果他發現荊州水軍的戰鬥力完全沒有戰勝東吳水軍的實力,而他的精銳又不善水戰,這也是失敗的原因。

    第三、水土不服。北方士兵在荊州水土不服,出現了大面積的瘟疫。到了寒冬,戰馬無草料,士兵無糧草,加上瘟疫橫行,《三國志·曹操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

    曹操評價赤壁之戰說:“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綜上所述,曹操想打贏赤壁之戰的主要依仗是荊州水軍,他的北方士兵不善水戰,加上瘟疫的折磨,在長江上並沒有什麼戰鬥力了,而荊州水軍又不是孫劉聯軍的對手,所以,曹操其實是已有退意,赤壁之戰失敗已經成為定局,此戰勝敗與蔡瑁關係不大,縱使他再有本事,也不可能短時間訓練北方士兵超越荊州水軍的實力,更何況荊州水軍都不是東吳水軍的對手呢?所以,蔡瑁無論生與死,曹操都無法一統天下,赤壁之戰實屬操之過急了。

  • 3 # 盛京滄海

    糾正一下,蔡瑁,不是蔡帽。

    先說正史。蔡瑁,生卒年不詳,但卻是很有身份地位的,自幼和曹操關係不錯。我們都知道曹操和袁紹少年時一起胡作非為,但往往忽視了那幫官二代群體裡還有蔡瑁這號人物。後來蔡氏主導了荊州歸降曹操,蔡瑁官職也是一路上升,還封了侯爵。所以三國演義裡曹操中計一衝動殺了蔡瑁的情節屬於杜撰。退一步說,就算曹操猜忌多疑不念舊情非要殺蔡瑁,那麼死在赤壁之戰前,怎麼著也不會在史書上留下“生卒年不詳”的記錄。

    這個橋段只是為了塑造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當不得真。所以也就無所謂“不殺蔡瑁能不能統一天下”。

    再來說演義。蔡瑁和張允操練水軍有經驗有法度,也給孫劉聯軍造成了一些威脅,但還沒到影響天下大勢的程度。曹軍不擅長水戰,而要是慢慢適應的話,糧草補給就是大問題。周瑜本身就是水軍行家,龐統過江充當雙面間諜獻,唯一看出破綻的徐庶緘口不言,最大的BUG諸葛亮還會借東風,一個蔡瑁哪裡能動搖大局。關鍵是,羅貫中不允許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塑膠袋儲存果蔬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