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健康生活你我他
-
2 # 麥芽兒孕育
自從孩子生下來後,夫妻兩人都有了一個新的身份—爸爸和媽媽,也開始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以後的人生都要與孩子緊緊牽繫在一起了,孩子成為心頭最大的牽掛。爸媽要知道孩子成長路上必須的4種“營養”,少一種都影響孩子身心健康,別忽視。1、食物的營養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所有的基礎。爸媽一定要從小就注重孩子的飲食營養,從新增輔食開始就要保證孩子各種營養素的攝入,把最均衡,最全面的營養元素補充到位,讓孩子吃好,身體棒棒後,才能更好的玩起來。同時從小也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這樣以後身體素質就會比較好。
2、心靈的營養和食物的營養一樣,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也需要不同的“心靈營養”。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不會說,他有很多需要只能透過哭來表達。這個時候,他需要爸媽無條件去接納他,幫助他,安慰他,照顧他。當孩子大一點,他需要爸媽理解他,尊重他,支援他的與眾不同和天性,讓他可以自由的去創造,去釋放。這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心靈營養”。
3、陪伴的營養孩子成長路上最需要的就是爸媽的陪伴。爸媽高質量的陪伴對孩子就是最好的營養,不管是陪孩子做遊戲,講故事,還是趁閒暇之餘,帶孩子出去郊遊和進行戶外運動,對孩子來說都是身心滋潤的營養。不僅有助於孩子牢固安全感的建立,拉近親子關係。而且會讓孩子情商和智商都很高。
4、爸媽的營養爸媽是這個世界上孩子最愛和最依靠的人。爸媽長久穩定和諧的關係帶給孩子的營養是任何人都無法代替的。爸媽兩人關係融洽,媽媽全身心的照顧孩子時,爸爸也能承擔起責任,看護孩子,照顧孩子,保護妻子。孩子在這樣溫暖,溫馨的家庭氛圍中長大,身心都會很愉快,更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和良好性格的養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做父母的真是操碎了心,不僅要防止孩子生病、受傷,還要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擔憂,深怕孩子營養不良,影響發育。
的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飲食營養攝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好的營養,才能讓孩子健康聰明地長大。
孩子成長需4種“營養”,少一種都影響孩子健康:
1、蛋白質
蛋白質也被叫做“人體工程師”,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而對於寶Bora說,蛋白質更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首先,它能夠為寶寶骨骼的生長提供營養成分,其次,蛋白質是合成抗體的成分,能夠有助於免疫力的形成和提高。
理想的蛋白質攝入應是動、植物各一半。而動物蛋白質中魚類和肉類各佔一半,植物中以花生和大豆含蛋白較多。
2、α-亞麻酸
α-亞麻酸屬於ω-3系脂肪酸,ω-3脂肪酸在人腦細胞的含量極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腦的柔軟性,抑制腦的老化。特別是對於嬰幼兒,它可促進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正確補充α-亞麻酸,可使嬰幼兒智商提高20%-30%。
棕蘇子油色澤淡黃,油脂澄清,氣味清香,α-亞麻酸的含量最高,為66.7%左右,在做好的菜中滴上幾滴棕蘇子油,營養又美味,還能幫助寶寶預防疾病,提高免疫力。
研究證明,體內補充α-亞麻酸對許多炎症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如對哮喘、特異性皮炎和類風溼關節炎等。
3、維生素
維生素透過對糖的代謝作用而影響孩子大腦對能量的需求。其中尤以維生素B1和尼克酸影響最大。
麥胚、酵母、牛奶、蛋黃、瘦肉含維生素B1較豐富,而尼克酸在花生、動物內臟、豆、穀類中含量較多。
4、微量元素
研究顯示,缺乏銅、鋰、鈷會影響孩子智力的發展,甚至引起某些疾病,如大腦皮層萎縮、神經發育停滯等。
鋅、銅對孩子發育提高智力方面有重要作用。如智力較好、學習優秀的孩子的頭髮中鋅、銅含量相對較高。
牡蠣、魚肉、肝、蛋、花生、核桃等食物中含鋅較多,豆製品和葉類蔬菜、堅果中含銅較多。
家長可適時為孩子準備以上食物為其補充身體所需元素。
家長除了要掌握對的飲食,也要限制孩子吃那些不利於成長的食物。
1歲之內不要蜜
一週歲內寶寶的腸道內正常菌群尚未完整樹立,吃入蜂蜜後易惹起感染,呈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病症。
寶寶週歲後,腸道內正常菌群樹立,才能夠食用蜂蜜。
3歲以內不要茶
3歲以內的幼兒不宜飲茶。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會干擾人體對食物中蛋白質、礦物質及鈣、鋅、鐵的吸收,招致嬰幼兒缺乏蛋白質和礦物質而影響其正常生長髮育。
茶葉中的咖啡因是一種很強的興奮劑,可能誘發少兒多動症。
10歲以內少吃醃製食品
一是醃製品(鹹魚、鹹肉、鹹菜等)含鹽量太高,高鹽飲食易誘發高血壓病;二是醃製品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
因而,倡議10歲以內的孩子要少吃醃製食品,飲食過量會對孩子的生長髮育形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大人也要少吃。
無論如何別碰酒
有些家長很沒正事,總喜歡逗孩子喝酒,這是很危險的,不可取。
雖然兒童喝酒不一定都會導致中毒,但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7歲以下的孩子。
由於肝臟還未發育成熟,肝對酒精的解毒能力相對較差,如果飲酒可能會損傷肝,很容易就過量,出現昏迷等重症,3歲以下的寶寶傷害更大,嚴重的話還會造成腦損傷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