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闓明
-
2 # 郭岸良
一個李脈死了有什什麼,拿著在中國掙的錢去外國消費,有點良心的話在自已的國家做點什麼,華人就是難說,現在有點名氣的人靠的是什麼,一有錢就國外送,女的往外嫁,難道外國什麼都好嗎?那麼好它們為什麼還侵略中國,像在中國的土地上掙來錢往外國送值的記念嗎?沒有毛主席和老一輩無產階革命家和無數先烈,打來的太平勝世你們去那裡掙錢,只怕還水深火熱之中,唉現中國忘本的太多了……!
-
3 # 老街味道
問題:詩詞《沁園春》創作都有哪些說道?
除了格式、韻律之外,好像還有諸多其它要求,哪位大家指教一二?........
前言《沁園春》是一首詞牌,所謂的格式韻律是指依譜填詞,另外要注意對仗的特點。關於內容方面的,簡單來說注意情景的搭配。
一、依譜填詞欽定詞譜中的《沁園春》有七體,就是說一個詞牌有七種不同的詞譜,這些詞譜是清朝人根據前人的詞作歸納總結出來的,每一體都有不同。
我們填詞時選擇任何一種都可以,因為平仄不拘的地方比較多相對簡單,所以大家一般選擇第一體(正體)。
平仄會用符號表示:“○”標平聲, “●”標仄聲 ;“⊙”標應平可仄 ,“◎”標應仄可平;“△”標平韻 ,“▲”標仄韻 。沁園春都是平聲韻。
二、對仗,其中有以下注意之處:詞的對仗並不嚴格,一般來說《沁園春》上片第八、九句,下片第七、八句是必須對的。但是也有很多作品在此處不對仗。
例如蘇軾的詞,上片第八、九句,下片第七、八句是對仗的。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徵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尊前。1.三句對 :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
2.扇面對 : 月華收練,晨霜耿耿 ; 雲山摛錦,朝露漙漙。
3.普通對仗 : 世路無窮,勞生有限;另一組:用舍由時,行藏在我。
4.領字對 : 但 月華收練,晨霜……扇面對加領字。憑 徵鞍無語,往事千端。有 筆頭千字,胸中萬卷。
5.平仄不拘: 如:筆頭千字,胸中萬卷。頭對中,字對卷。這種平平相對、仄仄相對是律詩中不允許的。又如: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三句第二、四字平仄一樣,而不是相對。
6.可對可不對:上闋結尾對仗:徵鞍無語,往事千端。下闋不對仗。上闋有扇面對,下闋不是扇面對。
《沁園春·夢孚若》劉克莊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臺。喚廚人斫就,東溟鯨膾,圉人呈罷,西極龍媒。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餘子誰堪共酒杯。車千乘,載燕南趙北,劍客奇才。 飲酣畫鼓如雷。誰信被晨雞輕喚回。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淒涼感舊,慷慨生哀。上片八、九句不對仗:天下英雄,使君與操。下闋七、八句對仗:使李將軍,遇高皇帝。
三、上下片情景安排一般來說,詞的上闕說事寫景多一些,下篇抒情感慨多一些。除了上面的例子,還可以再看看下面著一首。《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首上闋很明顯是寫景,至於寫的是實景還是想象中的景色無所謂,用雄美壯麗的景色描寫,襯托出下闕的今古“無數英雄”和“風流人物”,一發胸中豪情壯志,是豪放詞的佳作。
這首詞估計大家都能背過吧,當年重慶談判時,這首詞引得洛陽紙貴,舉國傳唱。
-
4 # 作者DLLC
我認為沁園春創作較難的要求還有兩個:
一個是對仗:上下半闕的第二句均要求自身對仗,不僅全句對仗,還要結構對仗。
第二個要求是領句:四個動詞分別引領全句,如上例的“念”、“見”、“贊”、“嘆”四個動詞。
-
5 # 品讀好詩詞
此調的作法是:起首三句均四字,上兩句句法相同,俱為仄仄平平。(孤字可仄)第三句起平韻,重在第三字,必須用仄,是為拗句。第一、二字平仄可不拘。第四、五為四字對句,而加一字豆,第二、四字與第一、三字各可平可仄。第六句與第五句同。第七句四字協韻,平仄恰相反;然第一字亦可平。第八、九句又為四字對句,與﹝過秦樓﹞起二句同。第十句七字,第一字不拘,下三字務用平仄平,亦拗句也。第十一句三字,應作平平仄,是乃定格。第十二、第十三,實為上五下四之九字句,亦即兩句四字對偶爾加一字豆;惟平仄不若第四、五句之可移易耳。後闋起首二句協韻,俱平聲。次句四字,同前闋次句。第二句八字,上一下七,蓋即前闋第十句而加一字豆也。第四句以下全與前闋同。前闋後九句與後闋後九句字數與平仄相同。此調常用對仗句。
回覆列表
《沁園春》古人寫法有很多種,個人以為,蘇軾體無論從對仗格式還是層次脈絡上看應是最為完美的。美在四言句的運用出神入化。現錄與此,以作淺析。
《沁園春*孤館燈青》蘇軾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摘錦,朝露溥溥。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徵鞍無語,往事幹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幹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尊前。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起句三句式相同的排比對仗並立。緊接“漸”冠作領字格,“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搞錦,朝露溥溥。“組成扇面對。隨後“世路無窮,勞生有限,“又是四言對仗句。上半閥結句在領字“憑”的提攜下仍然是四言對仗句“徵鞍無語,往事幹端”。十一個四言句,皆運用了不同的對仗手法。
下半閱四言句繼續精彩。“筆頭幹字,胸中卷,“在領字“有“下自成對仗。致君堯舜,此事何難,“未對,卻張開了氣勢,延伸了意境。“用舍由時,行藏在我,“又是兩個四言對仗。全詞結句在領字“但”後”優遊卒歲,且鬥尊前。”又是四言對仗句。下片八個四言句,僅一組未作對仗。
觀全詞,運用對仗七處,是《沁園春》中運用對仗手法最多的。正是這些對仗的使用,讓蘇體《沁園春》獨樹一幟,魅力無窮。
此外漸””憑“似“有“但”五處領字格也個領風騷,無需再說。
因此,《沁園春》雖然填法不盡相同,但起碼的對仗句和必須把握的領字格是不可或缺的。淺見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