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階人力資源管理師

    每個時代的人都有每個時代人的特點,90後往往家庭優越,個性較強,單位應該主動適應這代人,制訂更適合的制度,打造更適合的文化,積極引導。而不是對立起來。

  • 2 # 河圖職場筆記

    各位考官,下面我來談談對於這道題的看法。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90後逐漸成為就業的主要力量,但是這樣的90後員工,確讓企業又愛又恨。愛的是這群90後大多受過高等教育,思維活躍,勇於創新,恨的是他們缺乏責任感,經不起考驗,三四個月就離職。

    我認為產生這樣問題的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我們國家缺少對於人核心價值觀培養的教育,導致我們的90後員工缺乏工作責任心。

    第二,企業領導者由於年齡等代溝的存在,不能與時俱進,認真瞭解分析90後的性格特點,管理方式還停留在以前。

    第三,家庭對於90後溺愛程度,導致90後對於辭職有恃無恐。因為90後父母長大的年代缺少物質,導致他們單一的認為只要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就是對他們好。

    第四,90後的人大多受過高等教育,對自己存在著過高的心理預期,而且缺乏長遠的職業規劃,導致他們頻繁跳槽,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對此,我們應該從以下四點做出努力,才能解決90後離職的問題。

    第一,國家要加強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透過開展一些傳統文化教育和愛崗敬業教育,培養他們的奉獻精神。

    第二,企業要與時俱進,不能停留在過去,要適應90後員工的性格特點,看到他們的長處,透過設計滿足他們的尊嚴和成就感。

    第三,家庭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不要再溺愛孩子。

    第四,90後應該做好長遠的職業規劃,確立自身未來的發展方向,幹一行愛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理智看待自己,從實際工作入手,儘快適應從學生到職工的角色上的轉變。

    最後,我相信透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改善這樣的問題,讓90後發揮自己的特長,與企業,單位實現共贏。

  • 3 # 共享人才

    與80後的勤奮務實相比,年輕的90後給人的感覺是獨立奮鬥的一代。他們有想法有動力,追求事業上的成功,嚮往高質量的生活。

    但社會很現實。一份工作總會有這樣那樣不順眼的地方。

    很多90後在工作中發現,現在的工作又累,時間又長,而且工資又不高。跟自己的理想差得很遠,這就導致很多的90後離職跳槽。愛張揚有個性的他們辭職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讓眾多的老闆感到很是新奇,原來辭職報告還可以這樣寫呀。

    最為熟悉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說出了眾多年輕人的內心想法。

    很多老闆感嘆:現在的年輕人幹得好好的,突然就離職了。說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我要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理想。他們表示不理解。

    而90年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是目睹80後是如何一步步艱難地走過來的。他們不想再走這樣的老路。還是馬雲說出了他們的心裡話:要麼是錢少了,要麼是心裡不爽了。

    90後並不恐懼辭職,因為他們生來註定就不會被工作捆綁住自我。他們希望在一份合適的工作中獲得成長,而不是在其中喪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

    代溝之間的文化差異造成了老闆與90後之間互相不理解。時代在變,規則也在慢慢的變化。現在的工廠和企業也在慢慢接納90後的觀點和看法。就像以前人人不懂網際網路,現在必須天天面對一樣。如果你不去改變和適應,終究會被時代慢慢淘汰的。畢竟以後將是90後甚至00後的天下。

  • 4 # 昊穹戶外旅遊

    事業單位招人就怕的是90後這樣幹幾天就跑了,他想要能幹一輩子的人就像有編制人員一樣穩定。但是社會發展到今天,你不能給他們一個編制的保證還想讓他們工作一輩子除非你隨時開除他們。這只是招工單位的一廂情願。90後的特點就是不要談理想只談價格。你掏錢我來工作,一點都不願意多做。這就造成了尷尬。

    如果是考題的話,那你就要迎合考官的意思。大談理想 意願不計酬勞,為國奉獻。高舉老一輩的大旗。如此態度 才可以

  • 5 # P78789

    作為90後,其實心裡很明白,為什麼辭職。

    90後要求工作環境好,其實社會也不是這樣嗎?每天都在變好,街邊的垃圾越來越少,環境越來越乾淨。反而每天工作的環境糟糕的不如街邊,誰想每天在那待呀?

    多些團體活動,哪怕沒有輪休,偶爾大家坐在一起談談心,說說工作,領導不要擺個架子發號施令。工作中嚴格要求,生活中平易近人多好。

    還有很多……改天再說

  • 6 # 春風下的楊柳

    我認為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90後身上,而是在廣大畢業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在以前,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是大學生就業的主要途徑,而這些單位普遍具有工作穩定、地位好、工作輕鬆等優點,辭職需要很大的決心,所以以前的大學生短時間跳槽的並不多。

    而如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轉變了,可選擇的就業途徑太多。但是大學生畢竟缺少社會經驗,對於什麼工作適合自己,什麼工作不適合自己,在未真正從事這項工作之前,很多人都並不瞭解。而真正工作一段時間後,有的人可能感覺合適,而有的人感覺不合適,感覺不合適的怎麼辦?只能辭職。而且他們並沒有他太大的壓力,因為可以選擇的工作機會還有很多。

    所以我認為,出現這種現象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是就業市場健康發展的反應。只有多接觸幾個工作,你才能真正知道,自己適合哪個工作,才能身心愉快的投入工作,發揮最大的工作積極性。

    從我個人而言,在畢業初,我也換過多個工作。有的人勸我,別換的太勤,我說幹著憋屈怎麼辦?在換過多個工作後,我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公務員。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崗位,但是對於初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什麼工作合適,什麼工作不合適,他們可能完全不知道。所以才會出現短時間就跳槽的現象。但是在跳槽多次後,就會逐漸穩定,找準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並且珍惜、努力、上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的不耐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