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54509340960

    地球的結構就像雞蛋,可分為三層。中心層是“蛋黃”——地核;中間是“蛋清”——地幔;外層是“蛋殼”——地殼。地震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和公轉,同時地殼內部也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使地殼岩層變形、斷裂、錯動,於是便發生地震。

    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於70千米的地震為淺源地震,在70~300千米之間的地震為中源地震,超過300千米的地震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發生的印度尼西亞伊裡安查亞省北部海域的5.8級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對於同樣大小的地震,由於震源深度不一樣,震閃就會不一樣,對地面造成的破壞程度也不一樣。震源越淺,破壞性越大,波及範圍越小,反之亦然。

    某地與震中的距離叫震中距。震中距小於100千米的地震稱為地方震,在100~1000千米之間的地震稱為近震,大於1000千米的地震稱為遠震,震中距越遠的地方受到的影響和破壞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動是一種複雜的運動,它是由縱波和橫波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震中區,縱波使地面上下顛動。橫波使地面水平晃動。由於縱波傳播速度較快,衰減也較快,橫波傳播速度較慢,衰減也較慢,因此離震中較遠的地方,往往感覺不到上下跳動,但能感到水平晃動。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級表示。根據地震時釋放的彈性波能量大小來確定震級。中國一般採用里氏震級。通常把小於2.5級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級地震叫有感地震,大於4.7級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震級每相差1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差約30倍。比如說,一個7級地震相當於30個6級地震,或相當於900個5級地震,震級相差0.1級,釋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當某地發生一個較大的地震時,在一段時間內,往往會發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個地震叫作主震,主震之前發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後發生的地震叫餘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時空分佈規律。從時間上看,地震有活躍期和平靜期交替出現的週期性現象。從空間上看,地震的分佈呈一定的帶狀,稱地震帶,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兩大地震帶。

    太平洋地震帶幾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0~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釋放的地震能量約佔全部能量的80%。

    地震時一定點地面震動強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中國將地震烈度分為12度。

    震級與烈度,兩者雖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強弱,但含義並非一樣。同一個地震,震級只有一個,但烈度卻因地而異,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樣。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有人說在蘇州是4級,在無錫是3級,這是錯的。無論在何處,只能說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但這次地震,在太倉的沙溪鎮地震烈度是6度,在蘇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無錫地震烈度是3度。

    地震烈度是經常使用的一個名詞,主要是說明已經發生的地震影響的程度。劃分烈度有定性標準和定量標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能一起分享一下自己認為的好句、好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