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過去理它作甚

    我祖上天瀚公,於1544年~1604年之間的某一年從族居地分遷到此地,迄今為止已四百十五年以上,至2003年後代子孫只有三、四十人。期間,世代務農,從未出現一個名人,連起過字號的也就第四代6人、第五代2人。

    據家譜,第一世天瀚公生三子,第三代有子5人、女3人,第四代有子9人、女4人,第五代有子12人、女8人,第六代有子20人、女9人,第七代有子23人、女14人,第八代有子24人、女8人,第九代有子15人、女2人,第十代有子6人、女2人,第十一代有子8人、女5人,第十二代有子11人、女15人,第十三代有子6人、女6人,本人為第十二代。

    誠然,四百年來由於各種緣由人丁不發,至2003年拆遷止依然為一小小村落。曾聽祖母說起,祖上也曾輝煌,不知是哪一代太公們在此地建起了走馬樓,說是“晴天不用曬日頭、雨天不會溼鞋腳”,過年時候太太公們十八個兄弟有一個沒回到家裡就不動筷子。祖母也是聽太婆傳遞敘述,說後來走馬樓毀於長毛兵燹。

    十年前,我曾在新浪部落格裡寫過一篇有關郡望的小文,題目為《南渡考記》。郡望堂號是咱們中國家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示該姓氏的源遠流長,也是一個姓氏發祥的本源。我們的堂號是“浚儀堂”,先祖在開派時為區別於“天水堂”而取此名。

    祖上天瀚公的曾祖宗仁公,在明代景泰年間當過鄉賦長、飲賓;宗仁公上溯六代自修公,在元代當過宣教;自修公的曾祖叔明公,在宋末為廣陽郡法曹、奉祀沂靖惠王;叔明公的父親公守公,為蘄州防禦使、奉祀沂靖惠王;公守公之父與奭公,為少師、保康軍節度使、贈太傅、追封申王、繼嗣沂靖惠王;與奭公繼父希抦公,為吳興郡公、沂王、諡號靖惠;希抦公之父存仁公,為慶王、魏王、諡號惠憲。

    縱觀我族南渡以來,自王公降及庶人,多以務農耕讀傳家,名聲不顯。1840年,我族第十五次重修家譜,浦江生員金乙照在序中說:“忠信明哲功德覃敷由昱公(叔明),智仁忠勇思威並濟維之公,報國貞心海邊建績孟猷公(公守),文通武達塞外揚威天鏡公。”1703年,東陽知縣張愈奇,在我族第八次重修家譜序中記:“自修公第十世孫惟甫公,因杖策關東,遂居於遼寧鐵嶺,其孫啟元公徵東粵立奇功,三代鹹受資政大夫。”先人事蹟,少有傳世,後人難得一聞。

    近代出過兩個名人:

    一為龍文公,字風和,號遁庵,歷任廈門集美師範教師、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教師、浙江省警官學校政治指導員教務主任、浙江省會警察局局長兼警官學校校長、孔祥熙隨員、浙江省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兼省抗日自衛總隊第一支隊司令、胡宗南秘書長兼渭北清鄉督導團團長、甘肅省民政廳廳長、糧食部常務次長、貴州省民政廳長、甘肅省隴南行署主任、臺灣海軍政治部主任、臺灣中央警官學校校長。

    一為平生公,歷任《鹽埠大眾報》主編、華中大學系主任、華東大學代理教務長、中國掃除文盲委員會副司長黨組副書記、中國文學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文字改革出版社總編等。

    《世系來歷》

    據《路史》:初少昊氏裔孫娶高陽氏裔孫女脩,生大業;大業娶少典氏女華,生繇;繇因功封於皋,稱為皋陶,生三子伯翳、仲甄、封偃,為偃姓;長子伯翳始居食於嬴,為嬴氏,因功封於費,稱為大費,生三子大廉、若木、恩成;長子大廉為鳥俗氏,其後裔有孟虧、仲衍;仲衍為商帝太戊御,其裔孫戎胥軒娶驪山氏生仲潏;仲潏生處父,處父健步善走,稱為蜚廉;蜚廉生二子革(惡來)、季勝,季勝三世(季勝生孟增,孟增因功賜名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因功封於趙城,為趙氏。

    造父七世(造父六世為奄父,名公仲,為周宣王近御,公仲生叔帶)叔帶,去周入晉(叔帶下傳四世為公明,公明生二子共孟、夙,夙生子衰,衰生四子同、括、嬰齊、盾,盾生子朔,朔生武,武生成,成生鞅,鞅生毋恤);毋恤三家分晉,毋恤生子浣,浣生子籍;周威烈王封籍為烈侯,烈侯籍定都中牟,立趙國;籍生子章,為敬侯,遷都邯鄲;章生子種,為成侯;種生子語,為肅侯;語生子雍,為武靈王,自號主父;雍生子何,為惠文王;何生子丹,為孝成王;丹生子偃,為悼襄王;偃生子遷,為幽繆王。

    秦滅趙後,流放幽繆王遷於河南房陵,其後裔居於河北涿郡。涿郡派有裔孫廣漢於西漢宣帝時為京兆,被稱為“華夏第一京兆尹”,其孫貢亦為漢京兆。

    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春月,兵部尚書何鑑在我家譜序中敘述道:“蓋遠祖本居京兆奉天,歷漢至唐代有聞人。及淑仕唐為戶部尚書,生二子:長曰守恭,兵部郎中;次曰元晏,中奉大夫、嶽州刺史。(元晏)生象,成都尹令;(象)生季、穆,季穆生硎,硎生愉,愉(為)起居郎;(愉)生策,(為)兵部郎中;策生二子先達、先正,並掌內外製;達生眺,眺生敬,敬生宏殷;(宏殷)娶杜氏,生五子,次匡胤,生有赤光........”

    匡胤生德昭,德昭生惟忠,惟忠生從靄,從靄生世雄,世雄生令益,令益生子僖,子僖生伯璵,伯璵生師意,師意生希瞿,希瞿生與奭(貴謙)。

    匡胤生德昭,德昭生惟吉,惟吉生守度,守度生世括,世括生令稼,令稼生子偁,子偁生伯琮,伯琮生師愷,師愷生希抦,希抦繼子與奭。

    匡胤生德芳,德芳生惟效(敘),惟效生從鬱,從鬱生世將,世將生令會,令會繼子子偁。

    世人以為我族是楚康惠王德芳一脈,據家譜方知,實際是燕恭懿王德昭一脈。因燕恭懿王五世孫子偁,過繼給楚康惠王四世孫令會;另,燕恭懿王九世孫與奭,過繼給燕恭懿王八世孫希抦。

    我族自與奭公(貴謙)開脈繁衍,至今。據《義烏縣誌》考,我族於宋末避元自山西汾陽遷入。實際是我族因封地於此,守祖王墳而居此地。

    儘管我們的郡望為“浚儀”,而我們的燈籠上從沒號過“浚儀堂”,近千年來只號“南渡”二字,以致很長一段時間讓我以為我們的堂號是“南渡堂”,概是祖上以南渡為恥,為令子孫後代銘記不忘特意如此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戀人關係,或者婚姻關係中。過於坦白。應該是最傻的一件事兒吧?這是不是就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