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珠璣宣照

    什麼是金融,這個概念很大,一般的解釋,金融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 金融就是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之後,實現價值和利潤的等效流通。

    簡單的說,金融就是因為貨幣發行量和流通量變化,引發資產價格的變化,可以利用這種價格波動產生的價格差,掙取價格差的利潤。

    房子,一般定義,是指供人類居住、從事社會活動或供其他用途的建築物。它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活資料。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房子的屬性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除了用來住,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或是一種金融資產。作為商品,你可以像一般商品一樣進行生產、出租和買賣。作為金融資產,你可以和資產價格掛鉤,進行抵押貸款,差價交易等等類似的金融行為。

  • 2 # 中國外貿人

    我來寫寫我的理解,首先我們確認下金融的定義:

    金融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

    房地產兩個主要的主體是房地產公司和購買者

    房地產公司跟金融的主要活動在於借款,存貸款,抵押,融資融券,股票,租賃等,而購買者涉及的金融活動主要是存貸款,借款,抵押,交易等。

    這是兩者的聯絡。關於兩者相互運用,房地產無疑是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無論從資金體量,金融衍生品的運用等,都對金融企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起碼最近十幾年,

    房地產的發展跟金融密不可分,美國次貸危機也是一個結果。

  • 3 # 迷失在CBD

    1:現在的房地產,其實是搞金融的。

    2:買地,銀行借錢買。

    3:造房,銀行借錢造。

    4:造完了賣,使用者借錢來買。

    5:搞來搞去,全是銀行的錢。要是房地產掛了,銀行就掛了。

    6:反之亦然。所以房價不能跌。

  • 4 # 樹人財經

    以目前國內的情況來看,金融和房產是相互依存,互利共贏的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房地產業垮了,金融業將遭受巨大沖擊;金融業不景氣,房地產業肯定也不好過。

    一、金融為房地產業提供資金支援。

    可以看下房地產黃金十年中,銀行的房貸按揭業務也是飛速發展的時代。前些天出來的統計資料,幾大行的貸款很大一部分都流向了房地產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對開發商來說,沒有銀行貸款專案基本不可能順利進行。缺少了貸款的槓桿作用,房企發現也不會這麼迅速。

    對於我們普通購房者而言,如今這麼高的房價,想要不貸款買房基本等於白日做夢。

    二、房地產為金融業提供優質貸款業務資源。

    無論是房地產企業的貸款,還是普通購房者的按揭貸款,對於銀行來說,都是優質業務。很多銀行都是爭搶這類客戶資源,因為房貸的不良率遠遠低於其他類貸款品種。相當於遠期將會持續的有穩定的利差收入。

    我們絕大多數人,向來對房產十分看中,感覺有房了才踏實。買房將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和很多人不懈的追求目標。凡事買房的人,都有一定的資本積累,他們在銀行辦理貸款後,銀行就鎖定了一個潛在的優質客戶。

    結語:儘管很多人說房地產綁架了中國經濟,吐槽房價高,但形成這種局面有它必然的原因。就算再怎麼剝離,因為房地產行業本身的特殊性,金融業和房地產業永遠將會是相互依存的。

  • 5 # 青島有料

    上學的時候黑板報上總是一再告訴: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

    後來開始工作,上司以及公司也是從來都告訴:習慣決定行為,性格決定命運。

    再往後,在各種交際的場合,也會有人一直這樣的告訴:關係決定人生,長相決定命運。

    努力改變命運?

    順勢更是大於單一無效率的努力。

    選擇的錯誤所造成的財富差距,更是一輩子只努力工作都無法彌補的,真無法彌補的。

    努力當然重要,一個人的成功,既要個人的努力奮鬥,更要考慮的是歷史程序,時代的程序。

    一句話說的好,順勢而為!順勢而為!如果不能把握好時代的發展!要麼自己會遠遠的拋在身後。或者是選擇逆行但結果都非常慘。

    現代社會,優質城市的優質房產,不僅僅是一個居住的空間,而且擁有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屬性——可以抵押,可以貸款,甚至可以成為階層晉升或降落的最重要工具。

    從居住屬性上,它是很多人生命中的根據地;從金融屬性上,它是很多人借雞生蛋四面出擊的衝鋒槍;從財富屬性上,尤其特色下它是許多人一輩子跑贏通脹的唯一工具;從階層屬性上,它是許多人逃離原有屌絲階層的印鈔機。能否擁有一套能夠不斷保值增值的大城獨立產權房,對人的命運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買房,大城買房,大城借力買房。

    是資源的鎖定,普通個體人生的最改變自我和最順勢而為的。

  • 6 # 丶春華秋實

    這種問題,怎麼回答你呢?房地產這個東西就是特殊的東西,衣食住行雖然生活房子必須品,但是你不能視而不見房地產是一個金融產品的這個屬性,不管你承認不承認也好,還是反駁我也好,20年房地產的發展,包括國外房地產的增值資料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你可以拿任何的東西和虛擬的物品比如股票,債券當做標的物,但是房地產這個物品屬於土地,屬於不動產,土地我們都知道那是個稀缺的東西,你佔了,別人就佔不了,別人想佔就得去別的地方,還有土地不怕時間長了貶值,比如汽車,名牌包包,電子產品,尤其電子產品更新迭代速度很快,其他東西時間長了有折舊率,但房子土地,不折舊反而隨著通脹會增值,銀行也非常願意用房產做抵押,這幾個特點,就容易使房地產成為一種金融產品,既然是金融產品,就會有投資房產的機構存在,所以說,國家房子限購其實是保護了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所以,有兩套房的你們也不要吐槽限購政策了,放開了你們房價會漲一些,但你們那資金量根本不會讓你改變命運的,無非也是高階炮灰。

  • 7 # 勤奮的使者

    就是國家的一種發展經濟的一個生態圈吧,你想買房子的時候,沒錢,就需要貸款,貸款了就是金融,賣了房子,有錢了,結果發現買不起當初的房子了,又要求你貸款。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你怎麼也走不出它這個怪圈。

  • 8 # 浪子股俠

    房地產業的發展,需要金融業的優質支援。房地產業生產週期比較長,用的資金很大,只靠開發商自己的資金,而沒有金融業的支援,房地產業的發展速度會很慢。

    房地產業的發展之後,因為房地產資金量大,對於擴大金融業的業務量有利。支援房地產發展,增強了金融業的範圍,促進了金融業向多元化發展,是金融業支援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金融業抵押品是非常重要的,房地產不是移動的,可以保值,他和金融業自然而然成為了密切的夥伴。

    可以簡單的說,房地產業的發展,需要金融業的優質支援,而房地產業的發展,也為金融業發展發生了很重要的積極動力,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

  • 9 # 期貨交易員老胡

    從社會角度來講,房子現在是國家給社會投放貨幣的重要手段。

    平常我們說國家放水印錢,不是直接把錢在社會上買買買實現的,而是透過貸款實現的。

    例如我要買一個100萬的房子,我只用出3成首付(30萬)就能買下來。30萬給到開發商後,我再慢慢還70萬的貸款,而開發商收到的是我的30萬加上銀行的70萬。這樣,等於說銀行給社會上投放了70萬,這就是房子和金融的其中一個關係。

    這裡另外說一下,平常有個觀點說房地產是蓄水池,把社會上的資金都鎖死在房子上面,這明顯是錯誤的,因為我用30萬變成了社會上的100萬,社會上多了70萬,所以房地產不是蓄水池,反而是創造流動性的一個重要環節。

    而從個人角度來講,如果我買房是為了投資的話,那麼我的投資就帶上了槓桿。例如100萬的房子以後漲到130萬,雖然增值部分30萬對房子的100萬總價來講只是漲了30%,但是對於我的本金(30萬首付)來講,增值部分30萬是翻倍了,所以這是另一個金融屬性,也就是槓桿。

  • 10 # 陳思進

    不過,恰好最近有位國內的房地產經濟學家發了條微博:“【房地產是實體經濟,不是虛擬經濟】房地產就是實體經濟,而且是最大的實體經濟……”引發熱議,那我就再談一下吧。

    首先提一下,美國自從採用了“凱恩斯+弗萊德曼之道”之後,雖然避免了經濟危機了,但週期性的金融危機經常發生,其中,除了二次是由是由石油危機引發的,絕大多數都和房地產相關。

    回顧一下之前那次從美國次貸危機到全球金融海嘯吧,那次美國的金融風暴引發了全球股市暴跌,中國股市也出現大幅度下跌。中國A股上證股指由2007年10月16日觸頂達到6124點後飛流直下,2008年9月18日曾跌至1802點。至今仍在3000點以下盤桓。

    2008年11月,中國政府原因金融海嘯造成的嚴峻形勢,實施4萬億的財政刺激計劃,意味著改革開放30年來一直以出口拉動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開始轉變為以內需拉動為主;帶來了2009年GDP增長9.1%的微型反彈,也帶來去年10.3%的高增長。過去兩年對世界經濟可以說基本上1/4的增長來自於中國,同時中國經濟的經濟結構產生了變化,外貿順差已經從佔GDP比重 從危機前的10%左右降到2010年的3%左右;預測2010年的外貿順差能夠進一步降到2%左右;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人民幣升值,而是勞動用工成本在上升,農村勞動力的純收入首次超過城市。勞動工資每年在 17、18、19、20%的速度在上升,這是經濟結構調整最佳的方式。

    4萬億的財政刺激計劃,按當時的匯率來算,達5800億美元,佔本國GDP的比重,遠高於美國,乃至任何一個受危機打擊最深的國家。加上開發銀行的貸款,實際上加起來達到9.6萬億人民幣,再加上商業銀行的8-10倍的乘數效應,共計幾十萬億這麼大的信用膨脹,推高了本已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帶來了通貨膨脹。就像貨幣學派經濟學家弗裡德曼說的那樣:無論何時何地,通脹都是一種貨幣現象。

    這是及時下猛藥造成了後遺症。進而進行宏觀調控,實施緊縮政策,治理肯定要付出痛苦的代價。這就是說,美國是病人,但是中國吃的藥甚至比美國吃的藥還猛烈。

    圖:金融風險的傳遞路線

    金融海嘯影響之大,在於資本市場的中間圓圈部門被發現充滿弊端

    圖中一級市場指發行市場,二級市場指交易市場

    據國際貨幣基金會(IMF)2009年4月21日在“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估計,這次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造成全球金融機構在2007年至2010年期間面臨的損失約為4.1萬億美元,其中源自美國的資產損失為2.7萬億美元,源自歐洲為1.2萬億美元,源自日本為1490億美元。這些數目中,全球金融損失有61%將由銀行承受,金額約達2兆4700億美元,而保險公司,養老基金,對沖基金和其他機構將承擔其餘損失。而且對金融體系的損害將持續良久。至今遺禍累累,餘波迭起。

    2010年至今,屬後金融危機時期,較前兩年的衝擊相比有所緩解,但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仍舊不容樂觀。美國的樓市實際上比第二輪量化寬鬆實施之前還要差。通脹率和失業率比當初更高,經濟增長變得更為緩慢。就連股市的所謂繁榮也跟其他情況一樣,只是一種幻覺,由於美元貶值。如果以強勢貨幣來衡量股市,其繁榮就顯得微不足道。事實上,十個月來,以瑞士法郎計算的話,標普500指數僅上漲了不到2%。而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已可能發展成為新的全球危機。

    再談一下為何房地產其實本質上就是金融業(建築業是製造業)。

    首先,雖然房地產對地方經濟發展功不可沒,但是同時也會帶來高房價,高債務,高槓杆的問題。比如說,土地價格和房價快速上漲,地方政府就會對賣地,還有房地產帶來的財政稅收依賴越來越大,地方融資平臺興起,導致地方隱性債務上升;

    現在有研究估算,我們國家地方政府的顯性和隱性債務加起來,可能已經遠遠超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90%-150%的安全線。

    再比如說,在宏觀調控的壓力和自身擴張的動力兩種力量下,房地產商走上了高週轉的發展模式,槓桿率越來越高,企業資金鍊變得脆弱。考慮到房地產這麼長的產業鏈,一旦出問題,很容易形成系統性風險。再加上,居民部門在加槓桿過程中也會出現套利等情況(比如深房理事件),監管部門也會比較擔心風險擴散。

    最重要的是,高房價帶來的民生問題:

    一來,大城市高房價已經開始對產業有擠出效應,導致產業外移或者服務供給稀缺、昂貴;二來,高房價給大城市造成了過高的進入壁壘,年輕人沒法安居樂業,造成社會摩擦;三是高房價使得貧富差距拉大……點到為止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股骨頸骨折打鋼釘固定要多久能下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