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丑8315
-
2 # 大佬的歷史
1
古代人怎麼過七夕,這個問題有意思。
其實,古代七夕和我們今天理解的七夕情人節,還是有差別的。
古代七夕,多指乞巧。
相傳織女具有奇能百巧,所以每到七夕,女孩子們就在聚到一起,請教織女乞求智巧。
這種乞巧習俗,在漢代已有明確記載,《西京雜記》載,漢代女子在七夕這天“穿七孔針於開襟”。到南北朝時期,乞巧習俗已極為普遍。
2
《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世謂織女牽牛聚會之日,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到了唐代,這種習俗不僅在民間流行,宮廷中也廣為流傳。《天寶遺事》記載:“宮廷中過七夕,會用精美的錦緞做出百丈高樓,這高樓可容納幾十人。只見七夕當天,這高樓內陳列著瓜果、美酒和烤肉,而且還特意擺好坐具,專門供宮中女子祭拜牛郎星和織女星。
3
所以古代的七夕,是指祭拜牛郎織女情人相會,不僅吃飯,還吃到天亮,但都是對別人的慶賀。
不過這個節日在唐朝對七夕,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
那就是那句膾炙人口的白居易詩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這兩句詩,是描述唐玄宗楊貴妃海誓山盟的句子,借用七月七日,就成了戀人之間表達愛意最好的時刻。
這樣慢慢流傳下來就發展成了中國的情人節,現在已經成為年輕人熱衷的節日。
-
3 # 江湖人稱陳半仙
農曆七日初七日,牛郎織女在喜鵲搭成的“鵲橋”上,開啟一年一度的相會。這牛郎本是個勤快的小帥哥,又有一頭耕牛。在古代,牛是耕田最重要幫手的存在,加上勤快的小帥哥牛郎同學,那就是農耕年代農夫的偶像組合呀。而織女呢,則心靈手巧,善於銀梭飛傳、引線織錦,綾羅綢緞,手到功成。哇,這是古代女生夢寐以求的神操作呢。於是,牛郎織女成為全中國男男女女們心中的大神、大咖、偶像。我想這該是七夕節的起源吧?但七夕為何要全家舉行“乞巧”儀式而且由女生出面呢?我想這是由於古代男尊女卑男女不平等造成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女生要嫁出去的,到了婆家,若沒有兩把刷子,恐怕要受欺負。因為古代要求女人“三從四德”: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也就是說,根本不允生女生獨立自主,無法左右自己。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前三德好辦些,只要忍氣吞聲,逆來順受,言行端正則可。只是這個“婦工”指的是手上功夫的紡織、繡花、裁縫這些針線細活。也包括洗炒菜、做飯,有詩為證說“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羮湯。未諳姑食味,先遣小姑嘗。”便明瞭了。那織女正好忒能織布,因此一家人商議,便派女生出面向織女乞巧,但其實是全家同慶七夕節的--再次以詩為證:
七絕《乞巧》,唐。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
這詩中說是“家家乞巧”,是全家人的事。
那麼“穿盡紅絲幾萬條”始於何時呢?答案是漢朝。據《西京雜記。十六》說“漢綵女(綵女就是宮女)常以七日七日穿七孔針(針名七孔針,有7個針眼)於開襟樓(開襟樓是未央宮裡一樓閣名),人俱習之。”這個習俗一直傳到民國才肯罷休。今天我們男女平等,物質豐富,再也不用自己織衣服了,因此乞巧便失去了意義,轉而注重牛郎織女會鵲橋,變成情人節了。哈哈哈,不過也蠻有意思的。
既然向織女乞巧,那總要舉行個儀式呢。據洪潮和通書記錄,在七月初七日條列裡附註有“婦人思乞巧,擺設瓜果筵”中可知,是至少要用方桌一張,上面以碟盛五色水果及瓜。當然這瓜指的是可以當水果即食的瓜,如黃瓜、蜜瓜、西瓜、菜瓜…而不是要煮熟了才能吃的冬瓜、蒲瓜、南瓜們啦。瓜,籽多,取“瓜瓞綿綿,多子多孫”之意(我權自揣測的,不知道對不對)。儀式畢,就像中秋節賞月吃月餅般,一家人分吃供筵上的瓜果圖個吉利。雖然農曆初七日月亮出來較早,但乞巧是在夜裡舉行,而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陽下山天還未暗,黃昏時便吃晚飯了。因此推測,大約乞巧儀式在明月當空晚上八九點鐘舉行。此時距晚飯已兩三個小時,那些供品瓜果,正好做點心呢。
回覆列表
不會去吃飯,首先你要認識七夕是什麼節日,七夕:即農曆七月初七,民間相傳是牛郎織女從鵲橋渡過天河相會的日子,七夕節也稱“乞巧節”,在百姓心中織女是位善良、貌美、手巧的天 “七夕”,即農曆七月初七,民間相傳是牛郎織女從鵲橋渡過天河相會的日子,七夕節也稱“乞巧節”,在百姓心中織女是位善良、貌美、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初七當晚,女子,特別是未出閣的女子要向織女“乞巧”,以求也能擁有一顆聰慧的心,擁有一雙靈巧的手。因此,七夕這一天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被賦予了“愛情美滿”和“心靈手巧”的兩種內涵,近年,這一天又有了“中國情人節”的說法。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正式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人們紀念七夕這一天、在七夕這一天祈願,往往也都圍繞著“心靈”、“手巧”這兩個主題,並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紀念形式和民俗活動。特別是古代,這些風俗是異常豐富而多彩的。 乞巧節 縱觀七夕民俗活動,多與七夕民俗的兩大主題:“乞巧”、“婚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可以說,幾乎所有的七夕民俗都是從這兩大主題發展出的習俗。同時又因為這兩大主題與女人關係密切,所以七夕民俗紀念活動的主體是年輕的女性,七夕也就因此被稱作“女兒節”,或稱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婦女節。清代《月曼清遊圖》冊描繪的是大家閨秀一年12個月的貴族生活。其中一幅名為《桐蔭乞巧》的,正是對京中“七夕”風俗的描繪。全畫細緻地展示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場面:七夕之夜,女人們以碗裝水置於庭院,然後將一束針散放其中,人們爭相觀看在水中呈列的圖案,據說圖案的形狀越好看,放針者的手就越靈巧。這就是清代七夕節盛行的“投針乞巧”,也叫“丟巧針”。與針線有關的“乞巧”活動佔有最重要的地位。主要有“蛛絲乞巧”、“穿針乞巧”、“投針乞巧”、“蘭夜鬥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