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廟位於敖漢旗和奈曼旗交界處。交通比較發達,據下窪至北票國道只有三里地。 除此之外, 南北走向的縣級公路 朝柴路,南北走向的市級公路都經過村裡。村內以前有一座廟,名叫奈曼廟,所以建國後因此取名“奈曼廟”建村。
奈曼廟是奈曼旗首廟德勒圖如特廟,至1940年時寺廟已不復存之,現在具體始末年限均無參考。據瞭解從那時開始,奈曼廟就成為這個地域名,一直延續至今。 村裡經濟發展相對來說比較客觀,基本都靠種植業為主要的收入來源,很少有農戶靠外出務工獲得收入。村裡的交通優勢沒有得到很好利用,目前村委正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招商引資,進行社群化建設,硬化村內道路,改善居民生活設施。
奈曼廟原有一個奈曼廟小學,由於屯裡的唸書就讀的學生減少,現在已經合併到村裡的沙土窪小學。奈曼廟主要種植作物品種以玉米、高粱、穀物為主,野生動植物有蘑菇、野生藥材、山雞等。 屯裡現在有一個衛生室,醫療從業人員1人,專科醫校畢業,基本診療知識紮實,有較高的醫療從業人員道德風範,截止到目前基本能滿足村名的醫療需求服務,全屯已經達到通電話、通廣播、通電視、通郵、通車標準。
奈曼廟是哈日干圖村管轄的8個村民小組之一,近鄰敖漢期下窪鎮,距下窪-北票國道只有3裡。域總用地面積3720畝,主要種植穀子、高粱、大豆、葵花、玉米等農作物。截止2010年村轄內常住人口352人。人均收入在5000元。奈曼廟在1984年奈曼廟開始通電,截止到1995年,全村民小組已經全部通電,據2010年初統計:整個村民小組已經全部有了電視機,摩托車5輛,三輪車2個。
目前,由於這幾年的乾旱,農業收成與1998年前比平均只有七八成左右。不過由於國家的三農政策,收入比較可觀。
新的機遇,迎接新的挑戰。奈曼廟人將繼續發揚解放思想、踏實穩乾的精神,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以求真務實、埋頭苦幹的生活面貌,以爭創一流、與時俱進的工作標準,向著“推進新農村,建設新家園”目標闊步邁進,努力開創奈曼廟又好又快跨越發展的新局面。讓奈曼廟人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學,形成家庭和睦、民風淳樸、互助合作、穩定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
奈曼廟位於敖漢旗和奈曼旗交界處。交通比較發達,據下窪至北票國道只有三里地。 除此之外, 南北走向的縣級公路 朝柴路,南北走向的市級公路都經過村裡。村內以前有一座廟,名叫奈曼廟,所以建國後因此取名“奈曼廟”建村。
奈曼廟是奈曼旗首廟德勒圖如特廟,至1940年時寺廟已不復存之,現在具體始末年限均無參考。據瞭解從那時開始,奈曼廟就成為這個地域名,一直延續至今。 村裡經濟發展相對來說比較客觀,基本都靠種植業為主要的收入來源,很少有農戶靠外出務工獲得收入。村裡的交通優勢沒有得到很好利用,目前村委正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招商引資,進行社群化建設,硬化村內道路,改善居民生活設施。
奈曼廟原有一個奈曼廟小學,由於屯裡的唸書就讀的學生減少,現在已經合併到村裡的沙土窪小學。奈曼廟主要種植作物品種以玉米、高粱、穀物為主,野生動植物有蘑菇、野生藥材、山雞等。 屯裡現在有一個衛生室,醫療從業人員1人,專科醫校畢業,基本診療知識紮實,有較高的醫療從業人員道德風範,截止到目前基本能滿足村名的醫療需求服務,全屯已經達到通電話、通廣播、通電視、通郵、通車標準。
奈曼廟是哈日干圖村管轄的8個村民小組之一,近鄰敖漢期下窪鎮,距下窪-北票國道只有3裡。域總用地面積3720畝,主要種植穀子、高粱、大豆、葵花、玉米等農作物。截止2010年村轄內常住人口352人。人均收入在5000元。奈曼廟在1984年奈曼廟開始通電,截止到1995年,全村民小組已經全部通電,據2010年初統計:整個村民小組已經全部有了電視機,摩托車5輛,三輪車2個。
目前,由於這幾年的乾旱,農業收成與1998年前比平均只有七八成左右。不過由於國家的三農政策,收入比較可觀。
新的機遇,迎接新的挑戰。奈曼廟人將繼續發揚解放思想、踏實穩乾的精神,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以求真務實、埋頭苦幹的生活面貌,以爭創一流、與時俱進的工作標準,向著“推進新農村,建設新家園”目標闊步邁進,努力開創奈曼廟又好又快跨越發展的新局面。讓奈曼廟人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學,形成家庭和睦、民風淳樸、互助合作、穩定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