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1
回覆列表
  • 1 # 公子追歡

    蘇東坡,原名蘇軾,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他的文學、藝術成就極高,小編就不一一贅述了。小編今天就給各位看官說說,蘇東坡與佛門的幾則小故事,看看你能從中悟出“禪”意來嗎?

    這是蘇東坡與佛門最廣為流傳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相傳有一次,蘇東坡與佛印和尚共同打坐悟禪,時間過了很久,佛印突然對蘇東坡說道:“我看你的坐姿,非常像佛。”蘇東坡聽聞後滿心歡喜,但是蘇東坡想超越佛印,就對佛印說:“我看你的坐姿,就像牛糞一樣。”佛印聽聞卻後面不改色,僅僅微微一笑,不再言語。蘇東坡回去後就把事情告訴了蘇小妹,想不到蘇小妹卻說:“兄長你輸了!”問:蘇東坡輸在哪了?

    二、八風不動與放屁

    相傳又有一天,蘇東坡覺得自己禪意大進,於是賦詩一首,送給佛印觀看,詩中有一句為: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不曾想佛印看了這首詩之後,批了兩個字“放屁!”。蘇東坡看到批註後大為惱怒,於是找佛印理論,又不曾想佛印早已等待他多時。佛印回答蘇東坡說:“你不是八方不動嗎?”蘇東坡立即羞愧難當。再問:蘇東坡為何羞愧難當?

    三、觀音拜的是誰?

    相傳還有一天,蘇東坡與佛印散步於郊外,途中看到一座觀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禮拜觀音。蘇東坡看到這種情形問道:“我們手上掛著念珠,拜的是觀音,那麼觀音手上掛著念珠,拜的是誰呢?”佛印回答道:“觀音拜的是自己。”再問:觀音為什麼拜自己?

  • 2 # 笑笑甜甜爸爸

    築建蘇堤

    元祐四年,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由於西湖長期沒有疏浚,淤塞過半,“崶臺平湖久蕪漫,人經豐歲尚凋疏”,湖水逐漸乾涸,湖中長滿野草,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

    蘇軾來杭州的第二年率眾疏浚西湖,動用民工二十餘萬,開除葑田,恢復舊觀,並在湖水最深處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為標誌。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來,築成一條縱貫西湖的長堤,堤有六橋相接,以便行人,後人名之曰“蘇公堤”,簡稱“蘇堤”。

    蘇軾一生築過三條長堤。蘇軾被貶潁州(今安徽阜陽)時,對潁州西湖也進行了疏浚,並築堤。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被貶為遠寧軍節度副使、惠州(今廣東惠陽)安置。

    年近六旬的蘇軾,日夜賓士,千里迢迢赴貶所,受到了嶺南百姓熱情的歡迎。蘇軾把皇帝賞賜的黃金拿出來,捐助疏浚西湖,並修了一條長堤。為此,“父老喜雲集,簞壺無空攜,三日飲不散,殺盡村西雞”,人們歡慶不已。

  • 3 # 法蘭克福書法老師

    蘇東坡的豁達個性,是與生俱來的。比如其科考策試題捲上那靈機一動的“想當然爾”,把這“ 堯與皋陶之事”拿來杜撰一番,可為觀者汗背。再到被貶黃州後,其心愈發豁達恣縱。有詞為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臨江仙);以及後來一首定風波: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若不是看透了名利世態的人,何以講得出如此明理之言。然而豪放豁達的蘇子瞻也有自己過不去的坎,這裡就說說其“東坡志林”隨筆中的一篇趣事。東坡被謫黃州,可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悽慘,人家可是名人,儘管待罪之身,但卻有兩位高階粉絲,即黃州太守楊君採與通判(法院院長)張公規,兩人經常約蘇學士外出遊宴,有一次三人出遊安國寺,幽靜處就談起了養生之事,東坡首先表態:去除慾望最難!這一關實在過不了。之後張院長深有感觸,就引申出如下的故事:張曰,當年蘇子卿(蘇武)齧雪啖氈,蹈背出血,無一語少屈,可謂了生死之際矣,然不免為胡婦生子。窮居海上,而況洞房綺疏之下乎?”。這段文字不難讀,尤其是讀過歷史上蘇武牧羊的故事,知其九死一生之際,仍於匈奴之地(今貝加爾湖畔)遇一匈奴女子,生下了孩子。這事本不稀奇,難為的是,蘇勇士是被棄於北荒,無衣無糧,靠著齧雪啖氈,苟且而生的人,尚不能去欲,只得玩出這冰海幽情的傳奇,千年後仍被一幫宋儒拿來擋箭說事。可謂是千年之絕地風流。此事後來為蘇子瞻津津樂道,還寫進自己的日記本,以致今日你我這般看客依舊於此茶餘飯後,尋為談資取樂,此非東坡之妙趣閒情耶!

  • 4 # 悠閒的飛哥

    東坡先生曾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我想他應該是誤會了,大家都知道,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本地人更有一顆荔枝三把火的說法,現在正是荔枝肥美的時節,可我最多也就一天吃十顆[可愛]

  • 5 # 斜陽鞭影

    蘇東坡從小天資聰穎。有一日,蘇東坡在私塾學堂聽課,因為上課開小差,私塾先生懲罰他站起來答題:什麼是幽默?蘇東坡略加思考回答:嬉笑怒罵,皆成文章,這就是幽默。

  • 6 # 一念佛魔間

    當然是牛屎一堆的故事啦!

    讀了這個故事後,讓我受益無窮,直接解決掉生活中不少的煩惱。

    話說大才子和高僧佛印是好友,

    一天,二人正在打坐,

    蘇東坡對佛印說:“以大師慧眼看來,吾乃何物?”

    佛印說:“貧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來金身。”

    蘇東坡一聽佛印說自己是佛,心中暗喜。

    可看到佛印胖胖堆堆,

    想打趣他一番,就說道:

    “然以吾觀之,大師乃牛屎一堆。”

    可佛印聽後,並無慍色,笑曰:

    “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見萬物皆是佛;心中是屎,所見萬物皆化為屎。”

    蘇東坡聽完,羞愧萬分。

    只看過一次,就讓我記住了這個充滿禪意又有趣的故事。

    生活中,難免會遇見無禮之人,

    難免會聽到一些詆譭貶低之詞,

    甚至一些槓精,

    根本就不需要理由地惡意攻擊,

    每每心中憤懣,

    只要想到這個故事,

    便釋然了。

    他惡,就以為別人都和他一樣惡,

    他壞,就以為別人都和他一樣壞,

    他活得像只見不得光的老鼠,

    看到別人在沐浴Sunny,就氣得要死。

    這種人,不要和他計較,

    只要你給他一點點機會,

    他對社會和身邊人滿腔的不滿和侮辱謾罵之詞,

    都會發洩到你的身上,

    對於這種人,敬而遠之,

    難聽點就是退避三舍,

    不給他傷害你的機會,

    也不成為他發洩的渠道。

  • 7 # 讀書旅行茶

    蘇軾和佛印,一個是大文豪,一個是大禪師,兩人經常在一起品茶論道,被後世傳為佳話。也因此留下很多與兩人有關的故事,其中一個就是相由心生。

    據說,有一次蘇軾和佛印在打坐,坐著坐著,蘇軾就問佛印:

    你看我現在這個樣子像什麼?

    佛印看了一眼說道:

    我看你這個樣子很莊嚴,就像一尊佛一樣。

    蘇軾聽見自己像一尊佛,非常高興。

    隨後,佛印也問蘇東坡:

    那我打坐的樣子像什麼?

    蘇軾一看,佛印的褐色袈裟透迄在地,於是很不客氣地說:

    你這個樣子,像一堆牛糞。

    佛印聽了之後,寬容地笑了一下,並未多言。

    蘇東坡以為自己贏了禪師,心中得意,然後歡天喜地回到家裡,告訴妹妹蘇小妹他跟佛印的事兒。

    本以為蘇小妹會誇他幾句,沒想到蘇小妹聽了之後,說:

    “佛學有性相之說,所謂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佛印大師心中有佛,所以看哥哥的樣子似佛,而哥哥說大師似牛糞,恰恰說明哥哥心中充滿牛糞。”

    蘇東坡聽了之後才知道自己境界跟佛印相比差得太遠,也因此對佛印更加佩服。

    當然這只是一個故事,因為歷史上的蘇軾並沒有一個叫蘇小妹的妹妹,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傳頌這則故事。

    拿我自己來說吧,有一次,女兒從幼兒園回來,突然說了一句髒話,我聽了就將蘇東坡與佛印的這個故事說給她聽,從此,她不但自己沒再說過那句髒話,還在聽到其他人說一些不是那麼好聽的字眼兒時,在旁提醒:相由心生

    因為這個故事,我們一家人平時說話都更加約束自己。這就是這則故事的魅力吧!

  • 8 # 雲杳

    說個蘇東坡沒派上用場的“絕命詩”故事。

    很難想象,一個那麼樂天的蘇東坡,對死,也會是耿耿於懷的。

    蘇邁嚴格遵守約定一個多月,恰逢糧盡,得出去找人想辦法,便囑託一個親戚代為送飯,卻忘記將與父親蘇軾的約定相告,親戚偶然弄到鮓魚(醃製的魚)就送了過去,蘇軾見狀大驚,以為罪將不赦,絕望地下了了兩首“絕命詩”。

    獄中寄子由

    【宋·蘇軾】

    予以事系御史臺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別子由,故作二詩授獄卒樑成,以遺子由。

    (其一)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闇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其二)

    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額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應在浙江西。

    當然,幸得多方搭救,神宗恩赦,受了4個月牢獄之災後,蘇軾倖免於難,被流放至黃州(今湖北黃岡),任黃州團練副使閒職。

  • 9 # 桃之夭夭老牛

    大家否佩服蘇東坡的才華,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為官愛民,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我今天要說他的另一面,就是他與女人的關係。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蘇軾紀念他首任妻子王弗的詞,表達作者懷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對亡妻的哀思中又糅進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將夫妻之間的情感表達得深婉而摯著,使人讀後無不為之動情而感嘆哀惋。

    元祐八年(1093年)八月一日, 46歲的閏之在汴京染病去世, 面對先己而去的閏之,夫妻生不能同歸, 蘇軾在《祭亡妻同安郡君文》裡說“惟有同穴,尚蹈此言” 。作者的悲痛真實而感人,其美學張力與《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一樣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顯露了蘇軾深藏在內心深處對閏之的依戀之情。

    “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我們都知道他對妻子王氏一往情深,然而他對待婢妾的態度,卻足以讓現代人瞠目結舌。如其在貶官之時,將身邊的姬妾一律送人,其中有兩妾已經身懷有孕。蘇軾一個朋友看到了春娘,想用一匹好馬和蘇軾交換春娘,蘇軾答應得很爽快。這個朋友為此寫詩道:“不惜霜毛雨雪蹄,等閒分付贖娥眉,雖無金勤嘶明月,卻有佳人捧玉卮。”蘇軾回贈了一首詩:“春娘此去太匆匆,不敢啼嘆懊恨中。只為山行多險陰,故將紅粉換追風。”春娘因被蘇軾拋棄,羞憤難當,當即跑下臺階,一頭撞死在了槐樹上。蘇軾對待侍妾的態度是極不負責任的。

    不僅如此,蘇軾還有一段扒灰的故事。蘇軾的兒媳婦很漂亮,蘇軾竟然動了心。有一天他用手指蘸茶在他那積了厚厚一層灰的書桌上寫下了“青紗帳裡一琵琶,縱有陽春不敢彈”,好讓兒媳下次端茶的時候來看。蘇軾的兒媳也是有文采之人,再次給公公端茶的時候,一看公公寫的詩也就明白了公公的意思,隨後也在後面寫到“借給公公彈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此事不知真假,後事也不知如何,就當故事講吧。古人對此也不是太講究。就是進了孔廟的朱熹也有類似的扒灰事蹟。

  • 10 # 拾趣書生

    初來乍到,蘇軾只能寄宿黃州山間舊廟定惠院內,靠著積蓄和親友的救濟度日,生活清苦寂寥。正如其《寒食雨》所寫: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縈縈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鳥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飛不起。

    不久,蘇軾家眷20多口人也遷往黃州團聚,但全家只能窩居廢棄失修的驛站臨皋亭,生活更是日以困匱。所幸,好友兼鐵桿粉絲馬夢得出手相助,向時任黃州太守的徐君猷請領五十畝荒廢的軍營地,供蘇軾開荒耕種以求溫飽。

    次年春,蘇軾便帶領著全家老少開荒耕種,植樹建池,後又修築了五間草屋供全家起居和接待日益增多的訪客。草屋落成之日,恰逢天降瑞雪,蘇軾大喜題名曰“東坡雪堂”。由此,46歲的蘇軾自號“東坡居士”,以紀念這段艱辛的謫居歲月,蘇東坡之名由此而生。

    恰如其在黃州所寫的千古名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學士已然變成了東坡居士,從此邁向中國乃至世界藝術史上的巔峰。

  • 11 # 吼唔熊熊

    1037年1月8日,宋仁宗景祐三年,蘇軾出生。

    說起蘇軾,人們的第一印象是他難以掩飾的才華以及對待世事曠達樂觀的態度

    關於前者,證據多多:

    蘇軾詞開豪放一派,文當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位列宋四家之首,是文人畫理論的倡導者。

    關於後者,有林語堂的評價為證: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

    但實際上,曠達樂天的蘇軾不是一天煉成的,這其中頗有一番波折。如果我們撥開歷史的塵埃,會發現在曠達樂天的面相之下,還存在著一個爭強好鬥的蘇軾。不信,我們來看看蘇軾好鬥的面相:

    第一是與舊制鬥。

    仁宗嘉佑六年,年僅24歲的蘇軾在禮部複試中以《春秋對義》取得進士第一,榮登狀元。身為學界泰斗的歐陽修也大讚他的文章,蘇軾從此名動京師。

    蘇軾頂著“百年第一”進入官場,被朝廷任命為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判官。此時的蘇軾少年滿志,說他“好鬥”似乎也無不可。

    初到任上,蘇軾便開始了與舊制度鬥爭。鳳翔府位於現在陝西西部,距渭水不遠。當時鳳翔府負責將秦嶺南山的木材從水路運至汴京,而木材進入黃河後,常因水流湍急導致物資損壞。因此,服役者多因賠償問題而傾家蕩產。蘇軾立即向執政韓琦上書,改革衙前制度,並建議服役者按水文規律擇期運送,減少損失。

    第二是與上司鬥。

    蘇軾的其中一任上司陳希亮武人出身,為人耿直,不顧自身福禍,嫉惡如仇,曾多次打擊地痞無賴。但對待蘇軾則略顯刻板嚴厲,不苟言笑。蘇軾便在撰寫一篇碑文(《凌虛臺記》)之時,對陳希亮諷刺了一番。

    第三是與鬼神鬥。

    不僅“鬥上司”,這時的蘇軾連鬼神也不忌憚。一次蘇軾與隨從路過白華山時,隨從中了邪,神志不清。眾人建議蘇軾到山神廟勸山神別生氣了,他便去到廟裡對山神說:富貴者你不敢懲罰,為何責怪一個小小侍從?這樣的舉動,在當時,可以說得上驚世駭俗。

    轉折點發生在蘇軾44歲那年。那一年,烏臺詩案爆發,“烏臺詩案”不僅是蘇軾仕途生涯的轉折點,也是他人生的最大轉折點。從此之後,一個曠達的蘇東坡登上了歷史舞臺。

    說起來,烏臺詩案的爆發依然和蘇軾“好鬥”有關。

    當時,北宋的另外一位名臣王安石正在主持轟轟烈烈的“熙寧變法”,也就是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王安石變法。作為變法的反對派,蘇軾直言王安石的改革太過激進,後期必定致社會混亂無序。雖然事實證明蘇軾是正確的,但他連上兩書直言進諫反對變法,宋神宗都未置可否,反而招致了變法推崇者的彈劾。無奈之中,蘇軾只得請求外任,開啟了後半生的跌宕起伏。

    蘇軾是在南荒之地儋州去世的,儋州也是蘇軾的最後一個謫貶之地。在他去世的兩個月前,蘇軾寫了一首詞回首自己一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他年少成名進入官場,累官至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卻屢遭貶謫,後半生顛沛流離。在別人看來本應該是灰頭土臉糟糕透頂的歲月,在蘇軾看來卻是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功業。這是曠達的蘇軾,也是內心從未向世俗低頭的蘇軾,“好鬥”的蘇軾從來沒“死”過,他只是把那個自己隱藏了起來。

  • 12 # 簡秋

    蘇東坡十六歲那年,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使他們蘇家和自己母親的孃家程家發生了重大矛盾。

    蘇東坡的父親蘇洵在處理這件事的方式、態度,也可以看到父親的性格對蘇東坡的影響。

    事情是這樣的:

    蘇東坡的姐姐許配給了蘇東坡外婆家的一個表兄,在過去的中國,這種事是常有的。

    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蘇小姐嫁過去之後,過的並不幸福,也許是受到了折磨,咱們不得而知。

    結果就是,沒過多久,蘇小姐就去世了。

    自己的女兒嫁過去沒多久,就死了,父親蘇洵可惱怒之極,他覺得自己女兒的公公一家都是大壞蛋。

    父親蘇洵就寫了一首詩,暗含狠毒的字眼兒,為女兒之死而自責。

    然後他又做了一件非常之事,他編了一個家譜,刻在石頭上,在上面立了一個亭子。

    為了慶祝這個亭子的建成,他把蘇姓全族都請來了,要在全族面前,藉此機會在全族人面前譴責妻子程氏家族。

    在全族人祭奠完祖先之後,蘇洵對族人說:

    村中“某人(暗指他妻子的兄長)代表一個豪門,他們家已經弄得全村道德淪喪;他們把幼小的侄子趕走,侵吞人家的財產;寵妻壓妾,縱情淫樂;父子共同宴飲喧譁,家中婦女臭名遠揚;一家都是勢利小人,欺下媚上,嫌貧愛富;他家的錢財與官場的勢力可以左右官府........

    最後他說:“是三十里之大盜也。吾不敢以告鄉人,而私以誡族人焉。”

    蘇東坡的母親當然為這件事很不愉快,也為自己的女兒傷心。但是她站在哪方,這就很難猜測了。

    父親蘇洵對豪門強勢的挑戰與當中對豪門的譴責,略微表現了他的嫉惡如仇,他的耿直。

    分享這個故事,是因為,我想,這對蘇東坡也是有影響的,蘇東坡也是表現出這種特性,“嫉惡如仇,寧在直中取 不向曲中求,耿直,不趨附權貴”,尤其在晚年,性格更為明顯。

    ----------END----------

  • 13 # 法望律英

    說到蘇東坡,其軼事太多了,我也講一個。

    大家對下面這首詩不陌生吧,應當說都很熟悉。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是一首描寫杭州西湖的詩,但也是一首也一位美人的詩,賣個關子,先不說是誰,先講故事。

    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也不驚心動魄。

    1071年,蘇東坡因參與當時的宰相王安石的變法而被宋神宗貶到杭州為官。

    杭州是一個好地方,青山綠水,風景宜人,杭州的西湖更是勝景之地。

    一天,蘇東坡與其他幾個好友乘坐小船,飽覽西湖風光。夏日的西湖天氣陰晴無常,原來是Sunny明媚,後來陰雲佈滿天空,下起雨來。他們邊飲酒邊作詩吟對,後來一位朋友又招來一個歌舞班來助興。

    在這個歌舞班中,其中有一位少女的舞姿特別吸引人,她有著副好嗓子,歌唱得好,又有一副好身材,舞姿高超,歌舞期間,穿著濃妝豔抹,光彩照人。這自然也引起了蘇東坡的注意,後來眾歌女在入座侍酒的時候,恰好,這位女子轉到了蘇東坡的身邊,歌女此時又換了副清雅的裝束,顯得清麗素雅,別有另一韻味。

    這時,酒座中有人提議,要求蘇東坡寫一首西湖迷人風景的的詩。蘇東坡望著身邊的歌女,又看了看外邊的景色,詩興驟起,於是就有了上面的這首詩。

    這首詩明寫西湖景色,實寫身邊歌女。蘇東坡看似把西湖比西施,實際寫此歌女的貌美如西施,歌女的不同的裝束如同這西湖的陰晴變化一樣都令人陶醉。

    座中有人看出了蘇東坡的心思,於是就悄悄將此歌女買了下來,送給了蘇東坡作為侍女,後來這位女子成為了蘇東坡的侍妾,追隨蘇東坡終身,陪伴了蘇東坡20多年,可以說此女子在蘇東坡被貶黃州後又被貶惠州的艱難歲月中,她一直不離不棄。

    她就是蘇東坡的侍妾,名叫王朝雲。

  • 14 # 濤聲依舊32046

    蘇東坡的“五不寫”故事

    很多書法大家都有自己的個性,在某種情況下,會拒絕動筆,但這種行為不會讓人覺得矯揉造作,因為這是他們真實的人生態度。宋代大文豪、書法名家蘇東坡遇到下列五種情況,也絕不提筆贈書,這就是史上有名的“五不寫”。

    1、限定字型大小的不寫

     

    蘇軾《寒食帖》

    東坡認為求書的人,居然限定字的大小,可見他的用意根本不在乎筆法的工拙,大概怕字型太大浪費紙張吧!既然擔心浪費紙張,又何必多此一舉,浪費筆墨呢?

    2、不認識,未曾謀面的人不寫

     

    蘇軾《歸安丘園帖》

    東坡曾經回答劉元忠一封信,說道:“白雲居士是不是你的號稱?或者是你替他代求的?不管怎麼說,我既然不認識他,就不便隨便落款贈送,如果真是你的名號,我卻不喜歡你輕易使用這個我不知道的別號。”結果自然沒有寫啦!這大概是怕別人別有居心,或誠意不夠,不知珍惜。東坡是自負的,假如字落在一個下里巴人手中,豈不是對牛彈琴,他如何捨得?

    3、綾絹不寫

     

    蘇軾《人得來書帖》

    東坡認為綾絹該用來做衣服,不該用來寫字。如果用綾絹寫字,上帝都要禁止的。

    4、想藉他的字畫,揚名後世的不寫

     

    蘇軾《新歲展慶帖》

    當時有些文人想把文章透過他的筆法,以求彰顯於後代,東坡非常生氣,他認為這種方式未免太卑鄙無恥了,世人不憑正當手段求得門徑,卻只會鑽營、巴結,這種邪風杜絕還來不及,怎麼能再助長呢?

    5、文無深意,無法下筆不寫

     

    蘇軾《跋吏部陳公詩帖》

    如果所寫的沒有內容,欠缺深意,必然格調淺陋,當然寫不得了!

     

    蘇軾《書林逋詩後》

    蘇東坡的“五不寫”盡顯其個人爽直的性格以及對待藝術那嚴謹的態度,再看看現在部分藝術家的“無不寫”敬業精神,真讓人覺得覺得,投身藝術,還是有點“脾氣”好。

  • 15 # 簡愛.如夢

    蘇軾與王安石的恩怨趣談:

    王安石和蘇軾都是少年得志的人.王安石22歲考中進士,蘇軾小王安石16歲,23歲那年考中進士,兩人都被視為棟樑之才,而且皆以詩文名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二人雖政見不合,但他們的才學、人品都是一等的出類拔萃。他們為人中君子,所爭皆為政見,不涉私德,不關私誼,有的相爭之後交情還非同一般。王安石和蘇軾的關係就是如此。

    蘇軾的個性是率真的、孤傲的、豁達的、超脫的、有理想,有報復的、有政治見解的。王安石是激進的改革派,蘇軾主張改革但反對理想化的冒進式改革;政見之外,蘇、王二位皆是曠世文豪,才學人品俱佳;因此,當蘇軾被人陷害時,王安石能夠拋開政見之爭而向蘇軾伸出援手。

    當年秋一天,蘇軾又去找王安石閒聊,到了書房才知王安石已外出辦事,可僕人又說不準王安石多久返回,他只好等會兒再說了。

    蘇軾是好動的人,他品了下僕人送上的香茗便坐不住了,起身在書房觀看壁上掛的書畫。當他遊走到書桌旁時,才發現白絹上有王安石才寫的兩句詩"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遍地金。"無論從詩的意境和詠味來看都屬上乘。可蘇軾仔細一想卻感到不太妥,這是寫黃色菊花,而四川老家秋天的風並不像西風那樣冷烈,應屬金風才對,何況金風怎能將菊花瓣吹落一地呢?蘇軾是實話實說之人,此刻也忍不住了,取筆就在白絹上續寫了“金風不比西風烈,付於詩人仔細吟。”蘇軾的認為也不錯,這是他根據家鄉季節氣候的寫實,四川的菊花多是枯萎而不易落,是不會風一吹花瓣就落滿地的。蘇軾寫後見王安石還未回府,也就離去了。

    當晚,王安石又習慣地到書房,一下就看到了蘇軾的續詩。開初還喜蘇軾的書法,可是細觀後卻很生氣,認為蘇軾太無季節變化與花卉知識了,還口出狂言要自己"仔細吟"。因為王安石也是以寫實作的詩,他家鄉的季節氣候與菊花的品種給詩中描寫也一致,秋天已比四川冷,風也比四川大些。

    事後,王安石雖然未直接責備蘇軾,但心中一直不快。所以在蘇軾遭貶時,王安石便建議皇帝將他貶到自己的家鄉,有意叫蘇軾看看是不是"西風烈"、"遍地金"。蘇軾這次遭貶,對他的詩文創作並非壞事,正好有利於他加深閱歷,擴大視野,不僅是他的創作豐收期,且享譽四海的"東坡"雅號也由此而生。

    人品的高下顯現於危難之時,尤顯於昔日對手的落井之時.“烏臺詩案”發生時,新派人物尋章摘句,羅織罪名,恨不能立馬置蘇軾於死地,而蘇軾在嚴刑逼供之下屈打成招,承認了強加在自己頭上的罪狀.此情此景,別說當朝的袞袞諸公,就連蘇軾的親朋故舊也噤若寒蟬,無人置喙.可就在這時候,王氏兩兄弟站了出來,仗義執言了.時任直舍人院的王安石之弟王安禮對皇上說:“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語言罪人.軾本以才自奮,今一旦致於法,恐後世謂不能容才.”歸老林泉的王安石也給皇帝上書說:“豈有聖世而殺才士乎?”其神情儼然一凜凜俠士!至此,政敵的恨意已全然消磨,心中升起的只是文人相惜的寬諒和仁愛!

    蘇軾活下來了,被降為黃州團練副使使用.五年後,當從黃州謫所徵召回京師時,他特地繞道金陵看望了王安石。這時的王安石衰老多病,愛子新喪,傷愁交集.昔日貴為宰相時,清高的蘇軾很少登門,加之政見不同,更難以晤談,今朝愁苦之時,兩人竟相見言歡,把酒唱和了!王安石從心底裡感激蘇軾的寬大。他邀請蘇軾遷住金陵,以作鄰居.雖然尚未看破紅塵的蘇軾婉拒了王安石的美意,但兩位詩壇巨匠間的吟頌仍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可以觸控的暖暖溫情.

    兩年後,王安石去世.哲宗追贈王安石太傅之位,蘇軾奉旨擬敕.那敕文讚道:“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萬物,足以風動四方.”後人都明白,這份蓋棺定論,豈止只是用來評價王安石的?!

  • 16 # 康康重組紅樓夢

    我看到大家的回答都有點沉重,給大家來點開心的故事

    話說蘇軾去找佛印一起坐禪,蘇軾就開啟了搞笑逗樂模式,就問佛印說:“佛印你看我坐禪的姿勢怎麼樣啊!佛印就點頭微笑說,像 一尊佛。”然後佛印就隨口問蘇軾,你覺得我的坐姿如何啊!兩個大文豪就為了這麼點的事情開始了舌戰,蘇軾就回答,像一堆糞!佛印聽了,沒有生氣,只是赧然一笑!

    蘇東坡自以為佔了便宜,得意洋洋,一路哼著歌回家了!

    大家知道蘇軾一家三人都上了國家文豪榜單,當下的話就是上了琅琊榜單!有蘇軾的父親蘇洵,有蘇軾的兄弟蘇澈!其實,蘇軾還有一個妹妹也很厲害,叫蘇小妹!他可比蘇軾厲害多了,只可惜古代只能藏在深閨,不見聞之於士大夫!蘇軾和蘇小妹的關係非常好,所以蘇軾回家就得意洋洋的告訴蘇小妹今天發生的事情,他說完等著蘇小妹的讚美,結果蘇小妹大驚然後才說,哥哥啊,你輸了還沒有發現,還在這裡嘲笑佛印啊!

    禪師的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糞,所以才視禪師為糞。”你被罵的如此之慘還在這裡高調議論啊!人家佛印完勝你!蘇軾懊惱不已!就想著怎麼找回場子!

    然後有一天蘇軾和佛印兩人協同泛舟湖上,蘇軾看見河邊有一隻狗,正在啃骨頭,就讓佛印看狗啃骨頭,佛印笑了笑,然後就把蘇軾題字的扇子扔進了河裡,蘇軾眼看著扇子被扔進水中,急惱間知道自己又輸了,因為這裡隱藏了一幅對聯,蘇軾的上聯“狗啃河上骨”佛印的下聯是“水流東坡詩”,蘇軾罵狗啃了“和尚佛印”的骨頭,佛印對的是水流東坡詩!蘇軾又輸了!

  • 17 # 六月荷花jin

    蘇東坡寫了一句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後來蘇東坡吃紅燒肉被粉絲們逮著,為打圓場,尋找吃肉的理由,又把此詩補全: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使人廋,無竹使人俗。

    不俗也不廋,竹筍紅燒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朱元璋是漢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