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巴鐵?
9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科普集結號

    4000公里時速的高速飛行列車靠譜嗎?當然不靠譜!為此,我還在《北京日報》發表過相關文章,下面將我的文章觀點總結下,作為回答這位朋友的答案。

    為何說時速4000公里的超級高鐵不靠譜?原因如下:

    【4000公里/小時的超級高鐵如何解決加速度過大問題?】

    在稠密大氣環境下,日本的磁浮高速列車速度已經突破了600km/h,但是在這麼高的速度下,超高速磁浮列車的95%以上的動力全部用來克服空氣阻力,經濟上很不划算。當採用真空管道之時,空氣阻力已經不在是主要障礙,理論上列車速度可以開到無限大。然而,列車即使在真空管道中執行,也需要一個加速過程,根據測算,當超級高鐵列車從零加速到4000km/h的時候,加速度高達1.8g,遠超普通乘客能夠忍受的1.2g加速度的範圍,可見,乘坐如此高速度的列車,對乘客的舒適度是個巨大考驗。如果超級高鐵不能解決加速度過大問題,相信絕大多數普通乘客是不願意嘗試這種交通工具的,自己找罪受,那不是有病嗎?

    【4000公里/小時的超級高鐵如何解決線位線型問題?】

    中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河谷山脈,平原丘陵,都會給超級高鐵的建設帶來很大麻煩,因為列車執行的線路,不可能全部位於直線上面,而若採用彎道透過,4000km/h的速度需要設定曲線半徑為900千米,基本上與直線無異。但是如果動輒千百公里的高鐵線路都修成直線,一是工程根本不可行,二是即使能夠修成,花費的資金也是天文數字。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開行4000公里/小時的高鐵只能是空談和虛假宣傳。

    【4000公里/小時的超級高鐵如何解決列車跑偏問題?】

    4000km/h的高鐵列車,是子彈出膛速度的4倍,相當於一顆洲際導彈,如何保證列車在執行中不與裝置產生碰撞,不脫軌,不傾覆,是科研人員首要解決的問題。根據中國軌道交通標準規定,中低速磁浮列車每10米允許的“跑偏”誤差不超過3毫米,高速磁浮列車每跨“跑偏”誤差必須控制在1毫米以內,對於1000公里以上的“超級高鐵”,其誤差控制精度要求更高。怎麼結局這個難題,至今還沒有答案。科學需要紮紮實實推進,而不是拍腦門。

    【4000公里/小時的超級高鐵如何解決列車制動問題?】

    就拿輪軌式高鐵言,採用的都是複合制動系統,意味著有多達9種制動方式可以分級或者混合使用。時速120公里/小時及以下的列車,制動停車距離約為800米,而時速300至350公里/小時的高鐵列車,制動停車距離長達5至6公里。與此類比,時速4000公里/小時的“超級高鐵”列車的制動距離更是長的可怕。輪軌式高鐵動車組實施全方位的緊急制動,也需要數公里才能停下,4000公里/小時的“超級高鐵”是採用何種方式剎車的呢?不知道!

    【4000公里/小時的超級高鐵如何解決管道密封問題?】

    超級列車以時速4000km的速度執行,加減速都要耗費大量能源,在加速期間,列車在真空執行,不會產生音障和熱障,但是在減速期間,則會產生大量的熱能,如何能夠及時排除並給列車降溫,也是研發人員需要解決的難題之一。而列車在真空管道中高速執行,對於管道的密封性要求極高,而保證密封性的維護資金也不是小數目。如果將管道做成半真空,技術上容易實現,但是列車會不可不免地遇見音障和熱障。總而言之,列車速度越快,運營成本就越高,即使超級高鐵解決了那些技術難題,商業運營是否可行,都需要打個問號。

  • 2 # 盛廣學雜家雜論

    有人要造4000公里時速的高速飛行列車。我看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但絕大多數都是從技術層面的論述。我認為,在技術上是否可行?是否可能?可以先放一放。我們權且認為技術上是可以做到的。

    我們能造出來。但有意義嗎?需要嗎?有人敢於吃這個“螃蟹”,去乘坐嗎?這時,我想到了“慈禧太后”,在一百多年以前,當外國的火車開進中國的時候,她老人家是堅決反對的。所以,有人要說4000公里列車不行,人們就說他們是“慈禧太后”,因循守舊,這可受不了。我今天也不看好這個列車,但我並不守舊。人的身體,能力,社會的需要是有一定限度的。過去用馬車,當然希望用火車。現在已經有了汽車,高鐵,飛機,已經很快了,就不需要冒著危險,追求更快了。就是奧運會的口號,“更高,更快,更強”也是有一定身體限度的,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能再突破了。我想這是一個道理。其實,就是由人類自身的需要和社會的需要決定的。也是由北京到上海的距離決定的,由地球的大小決定的!不理解嗎?換一個說法,在你家的院子裡,用得到開汽車來回跑嗎?

    那麼快,不是白來的,不說研發建設的天文數字的投入。就是建成了,你那巨大的運營成本社會都承受不了。就無法說車票多少錢了。現在在京滬間的高鐵一般票價在五,六百元。如果是4000公里列車,票價起碼要五,六千元不止。這就是投入產出不相符。為了快一點,花費那麼大,合理嗎?再說,現代資訊科技這麼發達,幹嘛要用人來跑?人跑,還不是旅旅遊?而旅遊要看風景,誰去坐它?

    過去的火車發展是循序漸進的,從普速,到客運專線,到動車,到高鐵,始終是不斷融合,不斷提速。只有這樣,才能產生強大的社會效益。高鐵這麼發達,也沒有完全脫離過去的鐵路系統,站,車全部有效。這是一大優勢。而這4000公里列車,自己搞成了孤家寡人,和其它鐵路系統完全不配套,自成體系,如何連網?況且還有和其它交通工具的銜接方式方法問題。

    還有,就是危險係數問題了。乘馬車,馬“毛了”,可以跳下來。乘飛機,飛機“毛了”,就死定了。4000公里列車,地球太小了!北京到上海,距離太短了,起車就得剎車,太難了,能保證安全嗎?講好了,不談技術問題,又談了,怎麼沒扳住呢!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爛排骨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