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公元前從哪年至哪年止?
9
回覆列表
  • 1 # 濟南老陳幫找房

    公元紀年,也稱公曆紀年,或和基督紀年.它以相傳的耶穌基督誕生年即公元元年作為歷史算起,在中國這一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以這一年為界,在此以前的時間稱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後的時間和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稱XX年(注意,不能寫成公元后XX年).這就是紀年法.

  • 2 # 歷史也煮酒

    公元紀年是外華人發明的,以傳說中的耶穌降生的那一年為公元元年,以後的每一年一次稱公元二年,公元三年,,,到今天公元2019年,耶穌降生之前則稱為公元前一年,公元前二年。。。也就是說也就是說公元前紀年的最後一年是公元前一年,即漢哀帝元壽二年,公元元年是公元紀年的第一年漢即平帝元始元年,漢平帝是王莽所立,這一年也是後來王莽篡漢的開端。

  • 3 # 初壹貳

    公元是一種紀年方法。公曆紀元,簡稱“公元”,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曆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公元前有明確紀年是到公元前841年。

  • 4 # 啥都知道點

    首先我們要知道公元紀年是西方的發明,西方的歷法,它以相傳的耶穌基督誕生年即公元元年作算起。

    與此同時中國這一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

    所以人們的公元紀年法便以這一年為界,在此以前的時間稱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後的時間和公元多少年。

  • 5 # 巧婷影院

    公元,又稱西元,是西方基督世界按照傳說中耶穌誕生那一年為開始的第一年(公元1年),結合依照太陽運動規律為標準的瑪雅、希臘等古曆法,將一年分成4季、12月、365天——故此,又稱作太陽曆。

    這個計算方法比中國傳統以月亮變化為週期,將一年分為四季、十二個月、三百六十天,平閏年、加閏月等劃分的舊曆法(又叫太陰曆)相對地更為科學客觀,所以太陽曆逐步取代了太陰曆(以前亞洲地區普遍採用太陰曆)成為世界主導的,重要的公用紀元曆法(簡稱“公元”、“公曆”由此而來)。

    出於計算時間和記錄歷史等需要,學術界就將公元1年以前的部分叫做“公元前”(所以公元前年份和公元年份是相反的:公元前年份越往後數字越小,公元年份則越往後越大)。

    按照歷史記載,在中國,西漢平帝劉衍的元始元年干支紀年為辛酉年,在此之前即為公元前。

  • 6 # 不一樣的歷史趣事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時間和紀年的統一曾是古代歷史學中的一個重大難題。A.D.和B.C.的紀年方式,可能是基督教普世史學給現代文明留下的一個痕跡。

    Ernst Breisach說,8世紀的英國主教、《英吉利教會史》的作者比德為A.D.(Anno Domini)紀年方式的確立作出了很大貢獻,他著有兩部重要的年代學著作:《論時間》(On Time)和《論時間的推算》(On the Reckoning of Time),促進了當時基督教史學在紀年方式和具體日期上的統一(如復活節的統一,但這個問題太複雜)。不過,有人認為,最早使用A.D.的是6世紀初的狄奧尼修斯·艾克西古斯(Dionysius Exiguus)。可參閱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no_Domini

    比德也曾使用B.C.,即耶穌誕生之前作為紀年方法。但這種紀年法直到15世紀才開始流行;當時對耶穌誕生之前的年代,仍然採用羅馬紀年法等其他方法。到1650年,B.C.紀年體系在西方几乎得到了普遍的運用。這種紀年法把年代的計算與基督教的歷史框架結合在一起,因而新教徒也覺得可以接受。

    古代其他的紀年方法五花八門。在古希臘,有根據執政官的名字來紀年的,因而這個執政官被稱作名年執政官;希臘世界比較通用的有奧林匹亞紀年法,即第幾屆奧林匹克競賽會第幾年;另外還有根據神職人員來紀年的。紀年的多樣性,也是希臘世界缺乏統一性的一個標誌。看看俢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在紀年方面是多麼的費勁:

    第14年,收復優波亞後締結的三十年和約還沒有破裂。在第15年,也就是阿爾戈斯的克里西斯擔任女祭司的第48年,在斯巴達的澤尼希亞斯擔任監察官的那一年,即雅典的執政官皮託多魯斯的執政任期還有四個月,波提狄亞戰役後第10個月,正值初春,一支底比斯的軍隊,約300餘人,大約在頭更的時候,進入普拉提亞,一個與雅典結盟的波奧提亞的城鎮。

    亞歷山大死後的塞琉古在近東建立了一個王國,塞琉古給他的王國頒佈了一部統一的新曆法,該曆法的起始點為公元前312年他征服巴比倫之時。但這部曆法的起始日期太近,因而對歷史學者而言,它解決不了多少問題,但它為該地區提供了一個有益的年代基準,很多猶太人也按塞琉古紀元來紀年,一直到公元11世紀;敘利亞的基督徒則仍然採用這種紀年法。公元前3世紀後期,巴比倫的祭司貝羅蘇斯在《巴比倫史》中提出了另一種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時間標準。他以沙羅週期(Saros period)為基本單位,它表示的是太陽、地球和月亮兩次處於某一特定星座位置所間隔的時間,共計6585又1/3天。當《巴比倫史》湮沒後,沙羅週期也不為人知了。

    與宗教相關的另一種紀年法是“創世以來”,猶太人曾一度(但不知道究竟在何時)嘗試以創世紀作為他們的起始點。這些紀年數字後來被標為A.M.:自創世以來多少年(anno ab origine mundi)。基督教也有這樣的嘗試。但一些人的推算的時間相差很大。比德推算從創世到耶穌降生共為3952年,阿菲利加努斯為5500年,尤西比烏和哲羅姆是5198/99年。

    關於早期的羅馬人,我們只知道,卡比託林神廟(密涅瓦神的空間)中神像室的牆上敲釘子的痕跡,這可能是一種紀年方法,此外還有一種根據國王加冕(rex sacrorum)之年來紀年的方法。但羅馬後來更為人知的是“建城以來”(ab urbe condita,即公元前755年)的紀年方法。

    在中世紀早期,文獻之中各種紀年法混用,如執政官年表、建城以來、帝國年份、西班牙和法蘭克國王為標記的紀年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IPO公佈華為專利申請量全球排名第一,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