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按理說古代已經有了記載音樂的樂譜,文字可以記載在紙上流傳下來,曲譜也可以記載在紙上流傳下來呀。可是為什麼與唐詩宋詞相匹配的所有曲子都失傳了,而只有唐詩宋詞的文字傳了下來?即便是經歷戰亂、天災、人禍等等,也不可能把所有記載曲譜的書全燒掉了呀!
16
回覆列表
  • 1 # 大水荷

    我的回答只代表我自己哈。

    首先,成本的問題。以我會計的角度來看,絕對是成本的問題。

    一首詩,一首詞,只要寫的好,被記下來,不管是記在紙上,帛上,還是刻在石頭上,只要有一個人記住了,傳播就會很快,成本無需太高。因為古代讀書人多嘛,在古代讀書人是個高尚的職業。

    而曲譜流傳的成本太高。試想,今天那些有女孩的家庭,讓女兒學鋼琴,一小時得多少銀子?要學多少年才能過級?即便過級了也不一定會記譜。

    是時間成本太高。古代有許多樂師,以宮庭居多,優秀的樂師都進了皇宮,普通人應該很少欣賞到吧。

    再就是女伎了。古代一般的大戶人家女兒肯定會學琴棋書畫,但是女子足不出戶,外人也聽不到。而那些風月佳人,自然會彈琴唱歌,但這屬於專業技能,曲譜應該是在一定範圍內流傳的。

    曲譜肯定是會流傳的,否則音樂系豈不是要關門了?它只是小眾了點而已,而詩詞屬大眾文化,自然留傳甚廣。

    因為稀缺,所以俞伯牙才會摔琴謝知音啊。

  • 2 # 紅塵夢醒

    唐詩宋詞是中華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先人創造的寶貴文化財富。唐宋詞現流傳於世的約有23000餘首,所用約800餘調,然未見書面曲譜流傳於世。究其原因,是因這些案頭作品本身樂律感就很強。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如《菩薩蠻》,《念奴嬌》,《蝶戀花》,《望江南》,《西江月》等等這些詞牌,都有自身的格律,音韻律,所用字數也各不相同,句數有長有短,參差不齊。有的還需句句押韻,詞調變化多端。按這樣的規定“依聲”所填出的詞,本身的音樂節奏感就很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或溫宛可人,或纏綿宛轉,或閒雅幽遠,或慷慨激昂,或抑楊頓挫,那種藝術感染力真是讓人蕩氣迴腸。

    那麼這樣的作品再給它譜上一個統一的曲調,就多此一舉了。還不如自行“依字聲行腔”。人人自由吟唱,那也就不需要所謂的固定書面樂譜了。當然,民間藝人間還有一少部分,留有口傳心授的東西,他們也不會主動公諸於世。筆者在80年代初還在唱鼓書的藝人那聽到過,那曲調還是非常好聽的。

  • 3 # 濮淮布衣

    其實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唐朝鼎盛時期,政府設有專門音樂機構,為其祭祀典禮及別的大型活動寫詞譜曲伴奏詠唱,文人墨客也去民間採風,譜寫詩詞曲時有流於教坊文壇成為佳話。宋時官府設有官妓,官妓專門為官員歌詞唱曲,有這些機構人員的存在,北宋時還保留,歌有詞,詞有曲曲有譜的情況。後來戰爭社會動盪好多樂器消失,有的樂器無人會用,所以樂譜漸廢。而詞為文人所喜,廣被人們記錄整理成書流傳下來,比如《河瀆神》唐為詠祠廟用,《河傳》《水調歌頭》為煬帝幸揚州制,《蘭陵王》為武士歌譜皆不傳。更有甚是《醉翁操》徐閒專作此曲,妙特於琴,雅傳當時,東坡為其寫詞,詞大傳琴曲失。

    所以樂譜消失,多因樂器廢,無人歌唱為主要原因,但真正原因是社會政治經濟所致。國破民疲朝不保夕對文學藝術傷害是最大的。

  • 4 # 風森火煉

    呵呵,這個問題本人是這樣想的。

    你想啊,只要會寫字,有紙和筆就能把什麼詩啊、詞啊的記下來。但譜不行啊,要記譜用的不僅僅是紙和筆,你還得懂啊,不懂你怎麼記,就好比一個只會寫中國字的人面對著英文一樣,無從下手啊,是不是!

  • 5 # 二月梅兒6

    原因當然很多,但最簡單的是識字的人很多,而且文字容易記誦,懂音律的人少多了,而且曲譜難以透過口耳相傳。如果光有曲譜傳唱,沒有詞,時間長了,許多也會失傳,音樂畢近沒有文字好理解記憶。

  • 6 # 半個南山人

    為什麼唐詩宋詞都流傳下來了,而與之相配的曲譜卻失傳了?

    先說唐詩,唐代以詩歌成就彪炳千古。其最初詩歌的內容都是供皇宮貴族們欣賞的,後人逐漸開始轉向關山大漠,田園、邊塞,詩人也從帝王貴族的文學侍從擴大到一般文人。所以唐詩才得以流傳今日。

    再說宋詞,詞是曲子詞的簡稱,也稱“長短句”、"填詞"等,是承襲文、魏樂府遺風,並受少數民族音樂影響而形成的一種文學體裁,盛行於北宋和南宋。

    最初的詞都是配合著音樂來歌唱的,有的按照詞來制定曲調,有的依照舊有的曲調來填詞,每個曲調都有一個名稱叫調牌,調牌一般按照詞的內容而定。後來人們依據固有的曲調來填詞,這些用來填詞的曲調叫做詞牌,詞的內容和曲調、詞牌並沒有必然的聯絡。因此,曲調也就漸漸被遺忘了。用的較多的詞名如“西江月”、"菩薩蠻“、“浣溪沙”、“沁園春”、“水掉歌頭”等。

    曲譜失傳的另一個原因,是後人只重視了詞的儲存,而無視了曲譜的繼承了。

  • 7 # 生命的追問

    因為書法。再早比如王羲之《蘭亭序》,因為書法寫的好而使得美文流傳至今。更早的漢代碑刻,也因為書法而使得文(史)得意流傳,為歷史考證、碑史互證,提供了可靠的歷史資料。更早則有商周青銅金文、甲骨文等,是斷代最可靠與不可或缺的歷史資料。曲譜因為不具備文字(書法)功能,而沒能傳承下來。

  • 8 # 情說感話2019

    主要是後人沒有更多的傳承與發揚。

    特別是後之替換的朝代動亂,以及不同的朝代所需不同的文化宣傳,所推崇的文化方式不再以文字與曲調共同發展。

    所以,文字的唐詩宋詞還能得以傳承,而可以吟誦的唐詩宋詞的曲譜就漸漸流失了。

  • 9 # 盛京六月

    第一你不知道中國國家典籍博物館和國家圖書館未對大眾開放的部分書籍。部分還有孤品。不對外展示,你當然不知道。第二,有些古代音樂書籍因為動亂,特別是文化大革命,都被銷燬了。那被稱為四舊,一般家裡是不敢藏的。第三,你說的詞牌或者曲目,大部分是在失意書生間對酒哼唱,花街柳巷伎女(陪酒賣唱)彈唱,本身這些伎女文化程度並不高,也不會識譜,只是會基本的技(指法)法,得拜師言傳身教。隨著這些產業的消失,言傳身教的技法得不到傳承。必然失傳!第四,這些曲目並無一定的定式,都是隨性隨意而彈唱。如果你會樂理,你自己就可以按照詞牌來彈唱。就像你把一首詩哼成了歌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安東尼戴維斯跟加內特,孰強孰弱?兩人技術層面誰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