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歲甚至更小的低月齡寶寶,可能並不會說話,這時候應該怎麼和他交流效果最好?
6
回覆列表
  • 1 # 阿斌小戈戈

    6個月之前的小寶寶每天除了吃就是睡,有一部分媽媽認為孩子小,還不用與孩子開始什麼交流。

    其實,媽媽們不要以為小嬰兒什麼都不懂,其實他們更需要溝通、交流和關愛,因為這是體格發育、智力發育的基礎。

    知道了與寶寶交流的必要性,但是寶寶還小,需要媽媽們掌握一些小技巧,才能與寶寶更好的交流。

    1、在孩子清醒時,媽媽們把你正在做的一些事告訴孩子,如:“我們現在去洗澡”,“媽媽在看著你呢”,“媽媽在整理房間等等”。

    2、媽媽做一些事情時,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採用問答式交流:“給寶寶換尿布,怎麼樣啊?啊,同意啦。”“媽媽幫你穿衣服,同意嗎?”之後有一短暫時間停留,有時孩子真的會咿呀作答,沒有意義也沒有關係。

    3、媽媽們的語句要清晰,詞彙簡單明瞭,這樣有助於孩子記住併產生興趣,同時要與實物聯絡在一起,如:“這是貓咪,這是媽媽的臉”等等。

    4、要寶寶理解“你、我、他/她”是2歲以後的事情。生活中,媽媽就是媽媽,寶寶就是寶寶,與孩子交流時要所指清楚,如告訴孩子:媽媽要喂寶寶(或名字)奶了等。

    5、媽媽在平時可以模仿孩子的發音,會使孩子高興,也會促使他模仿你的發音。

    6、給孩子唱歌聽:孩子對父母的歌曲百聽不厭。最好抱著孩子,臉對臉的唱給他聽。你的口形對他也很有吸引力,3個月的孩子有時可聚精會神地聽30分鐘~1個小時.

    7、平時可以給孩子念歌謠及兒童故事,從出生就可以開始念

    8、當孩子有疲倦表示時要及時停止。

    9、媽媽與寶寶交流時,語言輕柔,委婉,音調高,適合孩子的聽覺。不可用強的、噪音式的語言或音樂來刺激孩子。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 2 # 玫瑤老師說育兒

    Hi,對於幼兒學習說話這個確實是一個經典話題,在我從事早期教育10年來,這個問題都是家長們所樂此不疲的討論點,很多家長都會來問我:為什麼我的孩子一歲多了還不會說話/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幼兒園都不說話/為什麼我的孩子見了陌生人都不敢說話等等,同時也作為一個家長的我,非常理解這些家長的焦慮所在,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可以給到一些建議。

    首先和孩子多聊聊

    要讓嬰兒學說話,那麼和新生兒、嬰兒聊天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而且這對孩子將來的語言、認知、社交、情緒等各方面的發展都關係重大!

    我之前遇過一個小孩,印象特別特別深刻,那個小孩2歲多來我的託班環境裡,但是孩子極少說話,能表達的語言特別少。當我和爸爸溝通,想要試圖找到原因時,我才瞭解到:孩子是一個單親家庭,爸爸平時要外出工作,平時就是爺爺帶,而爺爺是個啞巴!我頓時就明白原因了。想象一下孩子出生後的前兩年時間裡,幾乎都在一個“無聲的”環境裡,缺乏一個豐富的口語的環境,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怎麼會沒有影響呢?口語發展的遲緩還會直接影響到孩子與他人的社交、自信心(情感情緒)的發展。所幸孩子後來以前入園,在一個口語環境豐富的班級集體環境裡,到3、4歲的時候,已經變成一個活潑快樂善於表達的孩子了。

    語言是很抽象的東西,人類是唯一一個把語言發展,並把它作為一種溝通工具的。其他的物種像鳥、猴子、海豚等等也有透過聲音、動作進行交流的,但是不會發展出口語、書寫、閱讀的表達能力來表達想法、能力、情緒和概念。蒙特梭利發現了人類在出生的前6年裡有許多敏感期,而語言的敏感期從出生下來就有,並且持續到出生後的6年: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個新生兒,當我們在孩子清醒的時候,和他說話時,你會發現他會非常專注地觀察你的嘴巴,你的嘴唇、牙齒、舌頭、臉部的肌肉是怎麼同時運作發出聲音的。雖然這個時候他還沒有真正發展出口語,但是從出生的那一刻他就在觀察、吸收、內化。他透過吸收環境裡所有的感官印象,理解概念,逐漸理解到:詞是用來表達和命名這個世界的。環境裡一切的聲音都被他通盤吸收,以用來建構他自己,成為一個人。

    而如果環境中的成人對一個新生兒發出的聲音,給予興趣並回應,嬰兒就會開始充滿喜悅的對話,刺激你更多的對他說話!新生兒為了發展,他是多麼的機智!

    其次播放音樂、磨耳朵要講究時機

    有一個專門研究5歲前孩子的語言專家Lise Eliot,在長期的研究中就發現5歲前的孩子對背景的噪音孩子不能過濾,過濾噪音的能力是需要透過很長的時間才發展出來的。如果在孩子吃飯的時候播放背景音樂,會對孩子的口語發展造成一個障礙。所以聽音樂應該是一個積極的參與過程,作為背景音樂的播放方式孩子是難以吸收的。

    對於我們成人或許很習慣於開啟收音機、播放音樂、或者開著電視,同時做其他的事情。而這對5歲前的孩子的話卻很難。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做初期的英語啟蒙時,經常給孩子在環境裡一直播放英文歌曲,但其實這並不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相反使用過度可能會成為一個語言的障礙。比如我們在孩子吃飯的時候播放背景音樂、磨耳朵,這對口語的發展產生了一個障礙。聽音樂應該是一個孩子積極參與的過程,我們透過互動高效的讓孩子理解音樂裡想表達的意思、情感等,應該透過正向的強調讓孩子理解,僅僅作為背景音樂的方式孩子是很難吸收的、低效的。

    因此多多和你的孩子說話吧,讀故事書、唸詩歌、唱童謠、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魅力,這些聲音都會被他吸收,並且在恰當的時機用他自己的方式被“創造”和表達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油與水分離的萃取方法具體是怎麼弄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