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糖瓜爸爸聊教育

    關鍵看怎麼上網搜尋,題出的什麼樣,最後回答的又如何?

    解決問題不在於用哪種手段,關鍵看有沒有效果,更在於解決後有沒有提高!

    上網有時候也會讓孩子動腦筋,從書中尋求答案不一定就比上網更能讓孩子提高,關鍵在於怎麼引導。

    思考問題並解決問題才是關鍵,找到更合理的方式才是最終目的。

    現在的社會畢竟是網路的社會,開放的社會,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更要適應潮流,我們家長也要努力,終生學習真不是說說而已。

  • 2 # 傑茜說英語

    首先肯定,孩子不會的作業,知道去網上搜索答案應該是好事!至少孩子知道如何去找到正確答案。

    問題是孩子找到正確答案後,如何搞懂弄明白這道題,以後再遇到相似的題目,知道如何解答。這是問題的關鍵。

    建議家長幫助孩子做一個錯題整理本,收集整理所有孩子曾經不會的、曾經出錯的題目。每週,重新再做一遍,如果能夠快速正確解答,證明孩子掌握了,沒有問題。如果還是不會,說明沒有真正理解熟練掌握這些題,還需要幫助孩子進一步學習練習這些題目。

    也許有家長認為,這樣太麻煩。其實在孩子低年級,幫助孩子建立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比告訴、幫助孩子認識幾個生字,眼光要長遠得多。雖然此時麻煩,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後逐漸孩子自己能夠學習、分析、總結,就不再需要家長的幫助了。只是在學習初期需要家長引導幫助一段時間。

    自學成才的孩子真的很少,更多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優秀的父母在孩子學習初期,陪伴、引導孩子。所以。關於孩子網上搜索答案,不必驚慌,耐心幫助、引導孩子就好。

  • 3 # 牛海源

    隨著網路的不斷大達,尤其是一些課輔類的網站或者app甚至把學生所用的練習冊的答案都公佈出來了。遇到不會的問題,確實可以藉助這些工具來學習。但是我們作為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使用這些工具。

    就目前問題陳述的孩子的情況來看,孩子對做作業上網搜這件事已經產生了依賴性,如果這樣長期發展下去對孩子學習不利,我想家長也是預想到了這種情況,才尋求解決的辦法。

    我們先來分析孩子內部原因,他總是有一個心理就是做題時心裡一直想著可以上網查答案,不用動腦筋,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成績為什麼一直沒有提高反而還下降。自己對學習沒有規劃,沒有目標。處於應付和浮躁的狀態,沒有耐心去認真學習,心裡可以還想著趕快寫完作業馬上去玩自己想玩的,看電視,打遊戲等。

    外部原因,上網查答案太方便了,手機或者電腦就在手邊放著,很輕鬆就能得到答案。父母沒有對學生使用電腦和手機正確的管控,也沒有以一個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擁有一個正確的學習心態,對孩子的學習提出過要求,但是要求不具體有時不太實際,及時提出要求也沒有實施得到孩子目前學習狀況的反饋,只是看最後的成績。

    孩子的這個習慣是長期形成的,不能一下改變。這個過程中,家長要耐心跟孩子去交流,千萬別生氣,因為生氣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增加孩子的逆反情緒。1引導孩子做好幾段性的學習規劃和目標,跟孩子商量好獎罰政策,2家長實施把控孩子的學習狀態。3家長要明確的對孩子提出要去,一定要明確,4管控電腦和手機的使用,5也是很重要的一條,前期在培養孩子習慣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陪讀,讓孩子寫作業,家長在旁邊安靜的讀書就可以了,不要去指導他,只是安靜的陪他,其實在引導他做事踏實,耐心,認真的品質。

    培養孩子的需要一個過程,家長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好引導作用。切記家長要耐心,不用輕易生氣,出現問題多想辦法。

  • 4 # 數學小韓老師

    先自己嘗試著去做,實在不會了我建議優先選擇去問老師或者同學,在交流的過程當中有利於孩子的思考記憶,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可以去網上搜一下,弄明白之後自己一定要做總結歸納

  • 5 # 關小門的窗

    確實有這種情況,比如我孩子遇到不會的字,他不是查字典,而是直接就用手機去搜。並且現在一些軟體專門有各種作業的答案,完全可以滿足孩子不想寫作業時抄襲的要求。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做家長的該怎麼辦呢?

    第一步,我覺得家長要管理好電子產品。孩子寫作業時,把電子產品都收起來,禁止使用,遇到不會的問題強制性自己思考。如果仍然不會可以先空著不寫,等到寫完作業和家長一起上網查詢。

    第二步,家長檢查並講解作業。孩子的作業家長最好檢查一下,發現孩子不會做的題可以給他講解一下。如果自己也不會的話再去上網搜,如此這般,把使用手機的頻率降到最低,使孩子意識到不能輕易使用手機搜題,把對手機的依賴性降到最低。

    第三步,由家長控制手機查詢作業。上網查難題時,應該由家長控制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使用權,負責查詢。查到答案後家長看明白了再講給孩子聽。這樣做可以儘量減少他們直接接觸手機的機會。

    第四步,買些相關的參考書。去書店買一些與課本同步的參考書,這樣可以讓孩子遇到難題時有所參考。有了工具書之後,手機的使用價值就會相對變小,上網查詢的方式就會漸漸地被取而代之了。

    這種方法會佔用家長的時間,對家長來說肯定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不過為了孩子能夠改掉壞習慣,我們做家長的只有盡力而為了。

  • 6 # 丫媽的皮猴子

    今天剛剛和一位家長聊起這件事,孩子剛上一年級,上半學期表現一直不錯,為了獎勵孩子,給孩子買了一個平板,下了學習用的APP,誰知道孩子不僅沒有因為平板電腦得到幫助,反而成績下降了,家長給孩子買賣電子產品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是造成了不好的結果。孩子玩遊戲成性,孩子遇到學習難題,不愛動腦筋,過分依賴電子產品,老師建議,儘量給孩子備一本字典和詞典,養成用工具書的習慣。電子產品功能強大,但是有很多誘惑是孩子難以抵抗的,事情發展到最後,往往違背了家長本來的意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買羊糞不是粿粒怎樣給蘭花上底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