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手如故
-
2 # 喜不鬥娃
這個問題有意思。
農產品的種類很多,大部分需要追求產量,比如玉米、小麥、水稻,能多收一斤就多收一斤。國家在這方面的投入研究也不少,比如優質高產建立專案、雙創增量計劃等。
有的農產品在質量上要求就比較高,比如水果,賣相不好、味道不甜,即使產量再高,也沒有多大意思。
市場經濟的規律並不遂人願,供大於求,價格下跌,有時候高產也未必賣上好價格。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激烈競爭的結果就是,要發走優質高效農業之路。
然而,長期以來,中國的農業一直是個投入大、收益小、風險大的行業。要想實現又有產量,又有品質,又有價格的目標,真是很困難。
現實的農產品是,靠天吃飯,靠運氣吃飯,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哪個都是農民所苦苦期盼追求的,高產當然好,高質也當然好,二者都將繼續追求下去!
-
3 # 最三農
但是農民種地最根本的目的是追求高收益,但大部分都是高產出才能高收益,所以,現在的農產品還繼續追求高產。
舉個例子,假如玉米現在每斤一元錢,一畝地能透過追施肥多產出200斤,那就是多收入200元,200元的話足夠化肥的費用了。這樣的多收益很明顯,我們種地的都是這樣追求農產品的高產量。
但是有一些種玉米的卻不這樣了,他們提前種植,比普通的玉米提前好幾個月成熟,他們把農村的玉米銷往城市的街道或者超市裡,每個玉米價格在2元左右。一斤玉米粒大約能產出5個玉米,這樣就能賣到10元,是不是收入大幅度增加了,他們是按數量,不是按質量的輕重。
所以看似追求高產以為賺錢了,其實相對高質量有技巧的種植技術,反而是少賺了。
在這裡就提醒我們的農民朋友們,一定要轉變思路,只有思路轉變了,新時期的農民才能透過土地賺更多的錢。才能生活的更好。
在當今社會,我建議不要在追求高產出了,要追求綠色農業產品,透過綠色樣品來增加產品的溢價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更多的回報。
-
4 # 王志博10
這個問題有點大,縱觀從五十年代到現在,國家在一直重視農業發展,農業專家從良種培育到科學技術的推廣做出了很大努力,農民也從傳統種植到科學種田邁了一大步。成果是顯著的。從七十年代七億人吃不飽到現在土地有所減少的情況下,十四億人吃不完,這就是農業高產的結果。
農產品包括很多,單從小麥和玉米來說,以前產量高收入就高,現在糧食市場化的推進情況有所逆轉。小麥有強筋、低筋之分,售價比普通的要高且銷售容易。玉米品質好的比普通的要高2到3分每市斤。
在國家的支援下,專家的努力下,市場的引導下,農民的轉變下,今後在優質的前提下追求高產成為趨勢。
農民對良種選擇突出幾個方面。
選擇良種有方向,
優質高產抗性強,
農業防治抗病蟲,
適宜機收最理想。
對肥料也有了更多的要求。
有機無機相結合,
微量元素不可缺,
生物菌肥改土壤,
緩釋控失最科學。
給大家介紹個高產優質的玉米新品種,禾博士126四個特點:
伸手摸到稍,穗位不過腰,根象老虎爪,米質賽元寶。
-
5 # 怡庭農業
我認為未來的農產品不應該一味的追求高產量!最近這兩年,各種農產品嚴重滯銷。比如去年的蘋果,蒜薹。前段時間的砂糖橘,最近幾天的聖女果。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農民種啥啥賠錢?種啥啥滯銷?
1.因為農民朋友容易盲目跟風種植,看見啥掙錢,就一窩蜂的去擴大種植面積。最後產量過剩,供大於需。造成嚴重滯銷,最後賣不出去,受傷的還是咱農民。
2.資訊不通。市場產品已經產能過剩,造成滯銷了,但是農民朋友辛苦種出來的產品,不願意低價出售。產生惜售心裡,農產品錯過了最後的銷售時期。只能倒溝裡,爛地裡。虧損更嚴重!
3.粗放管理,一味地追求高產高量,卻忽視了產品的質量和品質。殊不知,好的產品永遠都是搶手貨。能賣個好價錢。產品普通沒有特色,就是產量再高,沒有價格。又有何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是逐漸提高,尤其是對吃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不再是以前那種只要能夠填飽肚子的時代了!不再是以前那種以量取勝的時代了。
農民朋友要轉變思維,要想賺錢就要跟隨社會的發展而轉變。現在人對吃的觀念已經在轉變了!比如,健康,環保,無汙染,美味,好看,有特色。這是我分析的幾個觀點。
1.不要盲目跟風種植,要有自己的特色,發展自己的品牌,打造出自己的名片。現在國內農產品最缺乏的就是品牌效應。除了地方特色品牌,比如新鄭大棗,贛南臍橙,海南香蕉,煙臺富士等地方特色外。我們種植戶能拿出來的品牌鮮有人知。
2.現在網路,手機,這麼方便。我們農民朋友也要多加學習,利用網路瞭解市場資訊。避免造成供需矛盾。。現在的農產品是完全市場化的。所以要根據資訊價格來發展農產品。利用網路來銷售自己的產品。不要一味地等著收購商去收購你的產品。到時候就沒有那麼被動了。3.提高管理,提升產品的品質。種植出優質的農產品。不要一味地追求產量。用過度的農藥。比如,蘋果坐果時期,我們就該在果樹上去掉一部分果實。讓它結出又大又好的蘋果。蘋果掛果的時候,我們應該去掉那些歪瓜裂棗。把養分都給那些優質的果子。讓優質的果子長得更好。要勤與管理。提升品質。
現在的農產品,已經不是高產高量就能豐收的時代了。提升我們的管理,種植出健康,優質,有特色的農產品。才是我們農民今後要重視努力的。
回覆列表
追求高產是可以的,不過要針對性的高產,比如質量好的可以高產,質量不好還高產的幹嘛?在追求高產的時候我們要提高農產品的產業鏈的延伸,不僅僅只侷限鮮果與乾貨,可以試試做更多的延伸,這樣就可以不斷的促進農產品經濟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