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琴川說校園
-
2 # 樂閱
1.《百年孤獨》:
我當時看的時候真的持續一段時間都很抑鬱,對人性描寫,世事無常,時間流逝的無奈感都很深刻。可能自己比較多愁善感吧,看完後就覺得,我活著有什麼意思呢,短短數十載,風光也好,失意也罷,到老到死時,基本也就沒有存在感了,有時面對他人的誤解也說不清道不明瞭。在歷史長河中我只是沙子,出生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帶來,死了也什麼都帶不走。當然每個人看到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我只是想表達這本書寫得很深,幾百頁看下來像是經歷了一百多年。
2.《穆斯林的葬禮》:
拿過矛盾獎,算是名著了吧。寫家族興衰的滄桑以及現實之下無法圓滿的愛情。楚雁潮跟韓新月的愛情真的很令人羨慕,兩個人都很有才,積極向上,那個思想交流真是令人羨慕。可惜悲劇就是悲劇,要把最美好的撕碎給你看,它的悽美更讓它顯得深刻。
3.《傲慢與偏見》:
人與人的交往中不單單是愛情裡面有傲慢與偏見,撇開傲慢與偏見後就剩下兩顆赤子之心的相遇,兩個靈魂之間的對話了。看了傲慢與偏見不妨再看看同個作者寫的《理智與情感》,愛情需要激情,但也需要機智。
4.《呼嘯山莊》:
男主早年受到壓迫,中年跟晚年一直在復仇。雖然男主是個大反派可我卻對他一點都恨不起來,反而覺得很心疼。
5.《巴黎聖母院》:
實力詮釋了“人不可貌相”這句話,醜陋的外表下有一顆漂亮純潔的心。
6.《懺悔錄》:
盧梭的自傳體小說,天才不被當時的社會接納,只有少部分人疼惜,大部分人都排斥這個“異類”。他對友情的態度跟我的很像,所以更能讓我有共鳴,或許大家都友情的態度都差不多吧。
7.《最高權利》:
政治小說,傳記體的。對政治一向不感興趣,但這本書寫得太吸引人了。多少政客像書中的男主一般,光彩數年,最後落得個不得好死的下場。多少人像男主一樣開始有遠大的報復,大公無私,後來卻被名利矇蔽了雙眼。
8.《罪與罰》:
一個普通人迫於生計和心理原因殺人後的心理變化過程,細節描寫特別好。
9.《小王子》:
這是一本大人都讀不懂的書,這是一本寫給大人看的童話。裡面把情感寫成“馴服”特別耐人尋味,你喜歡了我,因為我思想行為發生了改變,那你就是被我馴服了。
回覆列表
我所知道的大概有以下幾部:
1、《哈姆萊特》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是借丹麥八世紀的歷史反映,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的英國社會現實。作品反映了人文主義理想同英國黑暗的封建現實之間的矛盾,揭露了英國封建貴族 地主階級與新興資產階級之間為了爭奪權力而進行的殊死較量,批判了王權與封建邪惡勢力的罪惡行徑。
2、《堂·吉訶德》塞萬提斯
《唐·吉訶德》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於1605年和1615年分兩部分岀版的反騎士小說。故事發生時,騎士早已絕跡一個多世紀,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諾(唐·吉訶德原名)卻因為沉迷於騎士小說,時常幻想自己是個中世紀騎士,進而自封為“唐·吉訶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區的守護者),拉著鄰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僕人,“行俠仗義”、遊走天下,作出了種種與時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結果四處碰壁。但最終從夢幻中甦醒過來。回到家鄉後死去。文學評論家都稱《唐·吉訶德》是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
3、《巴黎聖母院》雨果
《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捨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4、《匹克威克外傳》狄更斯
《匹克威克外傳》,是十九世紀英國最重要的作家狄更斯的成名作,該書寫老紳士匹克威克一行五人到英國各地漫遊的故事。小說情節以匹克威克等人在旅途的見聞和遭遇展開,一些故事雖然有相對的獨立性,但是故事的進展又能自然地銜接起來,散而不亂,線索明瞭。作家既對上層社會的虛偽庸俗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又對下層的窮苦百姓表現出深切的同情。
5、《復活》列•托爾斯泰
《復活》是托爾斯泰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總結,被譽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發展的高峰。小說透過瑪絲洛娃的苦難遭遇和聶赫留朵夫的上訴經過,廣泛而深刻地抨擊了法庭、監獄、官僚機關的腐敗、黑暗,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驕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動官吏的殘暴昏庸、毫無人性,撕下了官辦教會的偽善面紗,反映了農村的破產和農民的極端貧困,勾畫了一幅已經走到崩潰邊緣的農奴制俄國的社會圖畫。《復活》多次被中國教育部列為中學生推薦讀物。
6、《普希金詩選》普希金
普希金被譽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俄羅斯文學之父”。他的作品充滿著對自由的歌頌,對純潔愛情的讚美,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沙皇暴政的批判。他的詩清新、美麗、迷人,在他的筆下,山巒、河流、花朵、樹木、岩石都顯得詩意惠芳,讓人心醉神往。
7、《老人與海》海明威
《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於1952年出版。 該作圍繞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鬥而展開故事的講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學中的突出地位,這篇小說相繼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8、《泰戈爾詩選》泰戈爾
泰戈爾的詩可能有些人讀不太懂,但裡面所顯示出來的思想與靈感,卻能給我們很多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