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虜大將軍
-
2 # 五貓
咸豐帝奕詝是清朝最後一個透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在位11年,享年31歲,年號咸豐。在他在位的11年裡,清朝面臨內憂外患,國將不國的嚴重局面。他無才能,無作為,誤國誤民,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昏君。
首先,奕詝登上皇位來自道光帝選錯了人。從身材上講,他早年墜馬是個瘸子,出過天花滿臉麻子,形象不好;從才幹上講,《清史稿•杜受田傳》所載有“藏拙示仁”的故事,說他在“仁”與“孝”上很突出。道光帝就是認為他比其他皇子有“德”,然而他遇事退縮、逃避,現實表現是既無德又無才。
其次,奕詝登極之後,面臨的“內憂”太平天國佔領南京,“外患”英法聯軍入侵北京。這兩者他都沒能組織有效的抵抗,而是逃到承德避暑山莊。在避暑山莊裡貪巒女色、吸食鴉片,使整個大清帝國走向沒落,沒有國君之擔當。
再次,臨終沒能有效平衡各方勢力,造成“辛酉政變”的發生,從而導致皇太后“垂簾聽政”,出現太后專權的局面,影響長達50年之久,帝國滅亡。
-
3 #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一個合格的演員,一個能力有限無所作為的皇帝,咸豐能夠當上皇帝完全是他老師杜受田的功勞。道光皇帝一直對立四阿哥奕詝還是六阿哥奕訢為儲君猶豫不決,四阿哥奕詝從小體弱多病,且腿有殘疾,各方能力一般。六阿哥奕訢能力出眾,從小天資聰明,儒家經典、詩書騎射樣樣精通,滿蒙漢三種語言都懂。清朝秘密立儲制,儲君基本“立賢”為主,咸豐的生母雖是皇后,嫡子身份對立儲影響有限。
咸豐能成功登基是他的老師杜受田讓他“藏拙示仁”,在道光皇帝面前各種表演。皇子們春天前往狩獵,杜受田知道奕詝無法超越其他皇子,就讓他什麼都不要打。在道光面前跪著表示,“春天萬物生長,不好殺生。”同樣在道光病重的時候,道光皇帝讓他與六阿哥奕訢談談對國事的看法,知道自己學生不如他弟弟的杜受田讓咸豐在道光面前只是痛哭流涕,表達的自己的仁孝之心。正是這樣的表演,讓道光皇帝以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好繼承人,儒家思想下一位仁孝之君。可惜咸豐接下來要面對是“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有限的能力讓他無力應對。
清朝乾隆以後走向衰落,嘉慶、道光和咸豐三位皇帝都是成年後繼位,登基之初都想要做一番事業,當一箇中興之君。清朝的官僚制度,讓皇帝有力無處使,官員們上下其手共同貪汙腐敗,皇帝想要整治吏治,根本無處入手,因為所有官員都在貪汙,最後都只能偃旗息鼓。
咸豐登基沒多久就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剛接手朝政的咸豐也想做一個有為之君,積極佈置應對措施,勤於政事。提拔支援肅順革除弊政,重新啟用林則徐,重用漢臣辦團練打擊太平天國。把道光皇帝的寵臣,在一次鴉片戰爭期間一味求和,消極怠戰的穆彰阿革職,永不錄用。肅順出面整飭吏治,使乾隆後期越演越烈的貪腐行為得到改善。
太平天國起義以後,英法等國趁機染指中國,要求修改條約,被咸豐拒絕後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僧格林沁的八旗軍沒能擋住英法聯軍,咸豐帝只能逃到熱河行營,秋狩去了。
逃離北京城,是咸豐人生的又一轉折點,努力進取,國勢卻每況愈下,還喪權辱國,讓咸豐不由心灰意冷。在熱河行營開始沉迷酒色,喜歡聽戲,身體本來就不好的咸豐帝更是雪上加霜,不久就在熱河行營駕崩了。
-
4 # 看遍山川
論相貌沒有兄弟奕訢端莊偉岸,奕詝出過天花一臉麻子,還外帶有些跛腳。論文武才幹,奕訢天資聰慧,讀書過目不忘,武功騎射是諸皇子中的佼佼者,而奕詝文治平平,武功泛泛,實在和自家兄弟奕訢不可並論。
在老師杜受田的授意下,奕詝棋高一招,採取藏拙示仁的辦法,取得了道光的青睞。是啊,作為帝王沒必要精通於舞刀弄槍,打仗自有八旗綠營,將軍提督,那才學能力呢,也不定是必要條件,御攬天下有軍機輔臣協助。儲君最重要的是仁義和孝道,在這方面奕詝師徒二人用心良苦極盡能事,終於脫穎勝出成為大清國最後一位經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
他是幸運的可又是不幸的,誰讓他“沒那金剛鑽還攬瓷器活”,奕詝所治的清朝已經千瘡百孔,風雨飄搖。各地起義風起雲湧,各種教會濫觴滿地,太平天國奪走了他半壁江山,西方列強又讓他一個堂堂國君狼奔豕突,適逢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咸豐皇帝奕詝坐的不是金鑾殿而是火山口。
更讓人唏噓的是奕詝竟然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讓自己沉迷聲色以得到解脫。他個人是解脫了,留下的是接踵而至的外患內憂和撲朔迷離的政局,給覬覦權柄者提供了機會。
或許這個國家已經糜爛不堪,違背了世界潮流,即使康熙穿越乾隆再世也無能為力。可偏偏危局時刻奕詝登上了皇位,他手裡拿的是一個燙手的爛山芋,茫然又不知所措,他的仁孝在此不管用。要麼捨棄這隻爛山芋,要麼捨棄自己,顯然他選擇的是後者,這就是咸豐奕詝的不幸。
回覆列表
咸豐帝是一位苦命的皇帝,他一生可謂是歷經磨難,從登基伊始一直到英年早逝,可以說是沒有過上一天的安穩日子,他登基後第2年即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一直到他駕崩,也沒有真正解決掉。英法聯軍進北京,他落荒而逃,任由外華人燒圓明園,搶奪國寶。荒淫無度,年紀輕輕就把自己身體搞垮,31歲,就一命嗚呼。
咸豐皇帝沒有趕上好時候。從1644年滿清進入北京到1850年咸豐登基。206年的時間,清朝已經在走到下坡路了。中央集權,閉關鎖國,天朝上國,一系列政策的弊端,都早在乾隆晚期顯現出來了,西方西方工業革命之後,清朝與西方大國之間的差距逐漸拉開,然後在19世紀中期集中爆發。
重用肅順整頓吏治,啟用漢族官僚帶兵平匪患,廢除旗人待遇。等一系列舉動還是給滿清帶來了一線生機。
在歷代帝王中,咸豐帝的命運差不多是最慘的一位,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世界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西方列強入侵中國都讓他攤上了。他無處迴避,責無旁貸,又無力迴天,為此痛心疾首抱憾終身。這樣的命運與明末的崇禎帝可能會有一比。非亡國之君,而遇上亡國之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