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朝居士
-
2 # 左說春秋
漢承秦制,文字和度量衡制度大部沿襲。劉邦建國時經濟狀況很差,無必要去折騰文字和度量衡。加內部封王們並不安定,平定異姓王叛亂等任務很重。而隸出得到完善,成效很大。篆字進一步簡化,比較秦印與漢印可以看得出來。漢文化樸實之風,對後世影響很大。
-
3 # 森林小草
劉邦建立漢朝,一直是處在戰爭時期,國家人口稀少,田地荒蕪,百廢待興。連皇帝坐乘的馬車都找不到四匹同顏色的馬,還有人說劉邦出進是坐牛車。他哪來的心思到什麼文字,尺寸斤兩改革上去,沿用舊制,一不會當飯吃,二又不會增強國力。只能打破舊習慣,給人們增添新麻煩,新適應,為什麼不讓人民一心撲在農業生產,開拓田地上,人們有飯吃,也就有精力生孩子,人口繁殖,也就影響經濟繁榮,同樣影響到國家的鞏固和強盛。任何事情都要分先後,輕重緩急,這樣才能有條不亂,循序漸進。劉邦登位非常重視禮教,推崇儒家思想,這些事情是維護皇帝的統治,鞏固劉漢江山所需要的工具,他才首先使用並大力推廣。
-
4 # 軍都弩
統一文字和度量衡並非暴政,反而是有利於經濟文化交流,對百姓有利,為何要廢除? 而且採用前朝的文字度量衡對新生的大漢王朝有百利無一害,劉邦作為一個精明的統治者為何要廢除之,或者說危害初生的大漢政權的東西太多了,比如異姓諸侯王,匈奴人,劉邦壓根不會注意到文字和度量衡有何危害,確實也是沒有危害。
漢隨秦制,當然漢朝廢除了一些前朝好的東西,例如漢初沒有力行郡縣制,搞起了分封,先是封了一堆異姓諸侯王,老劉後悔了,全給宰了,又封了一堆同姓諸侯王,給子孫留下一個嚴重後患,當然劉邦沒有想到會有七國之亂髮生。
-
5 # 蘭臺攬風
正如前面一位朋友所說,漢承秦制,很多機構延續了秦朝的制度。在統治上吸取秦統治速亡的教訓。
漢初時候,由於連年的征戰和秦國的暴政,人口急劇減少,生產力破壞嚴重,國破民窮,史記上記載“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蓋藏......米至十萬錢,馬一匹則百金”在整個漢朝找不到六匹相同顏色的馬匹,丞相上朝都坐牛車,所以漢初採取黃老之策,休養生息,輕徭薄賦,鼓勵生產!
對於度量衡而言,經過商鞅改革可以看出,法家在秦國的改革已經徹底,經過秦朝的十年統一,大大促進了國內各地的交流,更有利於恢復社會經濟,刺激生產力的發展,當然沒必要再進行調整了!
個人觀點!僅作參考!
-
6 # 厚土高天識君
精明聰慧的劉邦,在數落暴秦罪名的同時,卻不加.思索沿襲秦的中央集權郡縣制,及文字衡量度貨幣等,這些體制措施是秦滅六國後,對六國的文字,貨幣,衡量度進行比較,留取其優長部分,廢其糟粕部分進行統一化,這些措施對國家的文化,農業,經濟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劉邦統一後,就連出門乘坐馬車的馬匹,都揍不齊一樣的顏色,試想各行各業百廢待興,如果在畫蛇添足的對這些東西進行更改,勢必造成市場混亂,社會動盪的局面。秦統一後十幾年的統治,這些東西已經融入社會各個角落,融入人們的生活,劉邦與他的智襄團,深知這些先進措施對社會發展的裨益,怎麼可能作毫無意義的更改吶!
-
7 # 大飛熊騎士
漢朝為什麼沒有改秦朝的文字和度量衡?比如度量衡方便百姓們貿易等等,比較好理解,本文主要以“文字”為例。那麼秦始皇為什麼要統一六國文字?是六國連同秦國都看不懂對方的文字嗎?這顯然不是。
(七國文字對比圖)
戰國時期的各國文字雖然帶有一定的地域色彩,但是都源於甲骨文,金文等,而且各國交流頻繁,不可能看不懂各國之間的文字的。
戰國時期,是文化大發展的時代,諸子百家興起。所以,為了把理論闡述清晰,文字必然也要隨之發展,到了不斷創造新的文字的地步,這就造成了文字上的差異。除此之外,隨著周王室的衰弱,諸侯各國也開始建立自己的文化,衣冠,制度等等,形成自己的體系,這也是造成文字差異的原因之一。
(五大派系)
古文字專家把戰國的文字劃分了五個派系,即:齊,燕,晉,楚,秦。其實這五個流派之間的文字具有一定的辨識度,並不是很難理解,不過卻有漸行漸遠的危險。所以,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必須統一文字,文字也是文化的象徵呀。
(統一文字)
說到文化,秦國的滅亡除了嚴苛的律法,就是和六國文化衝突了。關鍵是二者還是互為影響,秦國的律法在六國地盤的實行中,產生嚴重的“水土不服”,於是六國紛紛的復國。因此,秦國和六國的文化衝突中,主要矛盾在於“嚴刑峻法”,不是文字和度量衡。
回覆列表
為什麼要改呢?改朝換代就改一下度量衡?
改度量衡等東西,並不是皇帝腦子一熱,或者想體驗一下千古一帝的霸氣而改的,而是不同的地區度量衡不同,給貿易帶來的麻煩,政府才制定度量衡標準
歷史上不同時期多次更改度量衡,其原因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在經過幾十年百年的變遷,各地度量衡已經不統一,為貿易帶來了麻煩,比如商鞅、秦始皇、王莽、南北朝、隋,等時期,都更改度量衡,而劉邦立國,距離秦始皇統一度量衡,也不過十幾年時間,沒必要去更改。
就拿尺子來說,從春秋戰國到明清到現在,尺子的長度是不一樣的,比如諸葛亮身長八尺,這摺合現在多少呢?我們就找三國的標準,一尺24.3CM,諸葛亮就是194.4CM。而商朝一尺16.95CM,一個人差不多一丈,所以叫丈夫,現在的尺子33.3CM,
再比如斤,古代的斤和現在的斤也不一樣,兩也不一樣。
拿現在的火車鐵軌來說,中國目前基本都是1435的鐵軌,是用的國際標準,但云南也有米軌,也就是軌距為一米的,這是法國的標準,如果中國想重新制定軌距,能不能呢?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工程量太大,也沒必要。
這個就是標準了,這幾年中國在參與標準的制定,也是這個原因,話語權,比如最近的5g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