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體藝

    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學習了各學科課程後應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各學科應將黨的教育方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要求具體化、細化其中。各學科教學在傳授學科知識過程中,應更加關注學科思想、思維方式等,克服重教書輕育人的傾向。各學科的學業質量是對學生多方面發展狀況的綜合衡量,不是單純看知識、技能掌握程度,教師應更好地把握教學要求,因材施教。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物理教育過程中,透過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思想與方法逐步內化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需要的,具有物理學科特徵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充分體現了物理教學的育人價值,指向物理教學的根本目標,指導物理教學過程的有效實施。

    高中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分四個維度: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

    物理觀念是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內化的從物理學角度出發對客觀世界的概括性認識。

    科學思維是以物理學視角認識客觀事物本質屬性、內在聯絡的方式;是基於經驗事實的抽象概括,具體運用推理論證等科學思維方法的過程;是基於事實證據和科學推理進而提出創造性見解的能力與品質。

    科學探究是學生在類似於科學家探索自然規律的探究行為過程中形成的綜合性能力,因而其表現在學生進行探究活動中,並在活動中的到發展。

    科學態度與責任包含兩層含義。一層是指能認識科學是基於證據的解釋,隨著證據的不斷更新迭代,科學隨之動態發展,樹立正確的科學本質觀,形成應有的科學態度;另一層,科學態度與責任是在理解物理與技術、社會、環境關係的基礎上形成的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感。物理學與日常生活聯絡緊密,推動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極大的改善人類的生活,但也隨之帶來了一系列如溫室效應,能源危機等問題。

    上述抽象了些,可從其歷史沿革理解。最早是“雙基目標”,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主張把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作為普通中小學教學內容核心;從2001年開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其中,知識與技能仍然被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放在了突出地位,後面兩個目標則充分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特徵(可稱之為“過程性目標”) 。三維目標的確立為基礎教育順應時代發展作出了科學的目標定位。教育部2014年印發《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確立了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課程改革方向。2019年6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檔案出臺,它是新世紀以來國辦出臺的第一個關於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綱領性檔案,檔案新增了學科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標準兩部分內容。

    以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節《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為例。基於物理核心素養的教學示例:講重心概念時,利用好教材上汽車載貨後重心後移和升高,這是一個聯絡實際很好的例子。再進一步,交警為什麼嚴查超載超高,重心後移升高後車輛不易控制、容易翻車。我還結合了近期無錫高架橋倒塌事故,給學生講就是重心知識的應用。高架橋是獨橋墩結構,拉鋼卷的超重車經過時嚴重改變了橋面的質量分佈,重心超出力橋墩的支撐範圍,以致側翻釀成事故。講基本相互作用時,特別指出中國物理學家楊振寧研究弱相互作用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獲獎當時是美籍,現已加入中國國籍。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

  • 2 # 爸媽充電社

    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在這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的服務終身的素質,品格和能力。包含有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主要是在培養過程中鍛鍊而來,而不是結果導向的。下面是我和我們學校老師總結的,高中階段的各個學科的學生核心素養歸納總結,供你參考:

    數學:直觀想象、數學計算、建模、歸納與概括、收集與處理資訊

    語文:閱讀、審美、語言表達、歸納概括、邏輯推理、分析

    外語:語言表達、收集和處理資訊、演繹與推理、歸納與概括、多語言、推測

    政治:預算、質疑、歸納與概括、評價、談判與協商、分析、提取概念

    歷史:史料辯證、比較、閱讀、歸納與概括、分析、提取概念、蒐集和處理資訊

    地理:區域認知、比較、演繹與推理、歸納與概括、分析、直觀想象、收集和處理資訊

    物理:歸納與概括、邏輯推理、數學運算、建模、科學研究、提取概念、推測

    化學:觀察、分析、科學探究、收集和處理資訊、歸納與概括、提取概念

    生物:觀察、質疑、演繹與推理、比較、科學探究、收集和處理資訊

  • 3 # 曙光在前119

    “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註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

    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堅持以人為本,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與教育規律,將科學的理念和方法貫穿研究工作全過程,重視理論支撐和實證依據,確保研究過程嚴謹規範。

    政治學科要培養具有政治認同、科學精神素養、法治意識素養、公共參與素養的學生,具體要求如下:

      政治認同:透過對中國基本經濟制度實行和堅持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的學習,要進一步增強對這一制度及當前中國繼續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方針的政治認同。

      理性精神:理性看待各種所有制經濟的優勢、地位及相互關係。

      法治意識:依法保護各種經濟形式的合法地位,依法保護各種財產所有權,保護各種智慧財產權

      公共參與:積極鼓勵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積極參與創業、創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家分晉的時候,秦國為什麼不去支援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