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學校組織捐書,孩子不願意捐,老師給孩子做工作,給家長做工作,我想不明白。大家有什麼意見?
8
回覆列表
  • 1 # 教育者三思

    學校組織捐書是一件好事,捐書的原則是自願,學校組織老師勸說也並不是說要強款,孩子不願意捐,也有孩子自己的想法,現在社會都提倡大家做慈善,我們做不了大的可以做小的,把你自己平時不看的書捐給學校,對自己和學校來說都有好處,體現的是一個人的愛心,現在我們的家庭經濟也好了,即使買一兩本也不是事。從這件事情看出你家孩子不喜歡和別人分享,也可以說是自私,從某一方面也要家長注意,要培養孩子要樂於和別人分享

  • 2 # 好漢幫網路助學平臺

    這是公益,應該讓孩子從小學會分享,學會奉獻,傳承感恩,傳播愛心,今天你盡微薄之力幫助了別人,看到你付出的得到迴應,就比如說提問者說的捐書,在你看到受助者透過你捐的一本書得到快樂,得到知識,你是否會有一種成就感,快樂感。

    還有就是不要在乎一點點的付出,也許在未來不知道什麼時候也會需要別人的幫助,不一定是受捐這樣,問路時的一個指引,公交車上的一次讓座......

    現在的社會需要提倡奉獻,分享,傳承感恩,傳承愛心,讓社會溫暖起來,讓人與人不再陌生!

  • 3 # 天涯狂嘯生

    學校組織學生捐書,這是好事。

    記得小時候的我很愛看連環畫,放學回家沒做事的時候,走到哪手裡都會拿著一本連環畫,內容基本上是俠義恩仇的套路,畫畫的活靈活現,惟妙惟肖,視覺衝擊感極強。

    那時候連環畫也便宜,幾分錢一本的樣子。

    過年得了點壓歲錢,不買吃的,就直接去了鎮上的小攤買了連環畫。

    院子裡別的小夥伴也差不多一個德性。

    小時候的農村閉塞。小學生回家除了玩彈弓,跳繩,打石子,掏鳥蛋,抓泥鰍,精神娛樂方面怕就是隻有看連環畫了。

    誰要是手裡有幾本小人書,立馬就成了小夥伴們眼裡的香餑餑,各種討好,各種諂媚,儼然你就是他們的大哥大。

    我算是個比較大氣的人,自己看了幾遍過足癮後也不吝借給小夥伴們看,當然也是有條件的:

    1.不能撕爛,撕爛要賠。

    2.要用別的連環畫來換。

    3.沒有換就得幫我扯豬草。

    童年的歡樂就在連環畫中度過了。

    大了以後,去了縣城,有了學校圖書館,有了新華書店,可看的書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豐富。

    還是改不了喜歡買書的習慣。每個學期下來,人沒長高多少,床頭的書一天比一天摞的高。

    同學中有我喜歡看的書,死乞白賴的我也要想辦法借到手,而我自己的書同學有人喜歡也只管拿去。

    到高中畢業的時候,班上的同學幾乎都沒怎麼帶書回家,而是一古腦的留給了老師,留給了下屆的學弟。

    現在想來,這大概也算得上最原生態的共享經濟了吧。

    現在的孩子比我們當年幸福的多,只要你喜歡看書,家長們就會屁癲屁癲的陪你去書店挑,我們那時候可都是從自己的口糧裡省出來的錢。

    寫文章的時候特意看了下問題描述:學校讓學生捐書,學生不願意,老師做學生工作,做家長工作。

    現在人的觀念變了?

    共享經濟時代,共享汽車,共享單車,共享旅館,共享辦公,共享技能共享紙巾,共享充電寶,共享按摩器,就差沒有共享男朋友女朋友了。

    捐書是一種義舉。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 4 # 小白英語語法

    捐書是為了捐獻給貧困地區的嗎?把自己家中多餘的不是很必要的書捐獻出去也好,總比放在家裡堆積灰塵好,物盡其用……

  • 5 # 六和麥田

    不論我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我都比較贊成“漂書”,就是學校不組織,家庭與家庭之間都可以開展這樣的活動,對孩子是非常有益的。

    首先,書是資源,書的價值也就是在讀,有的書讀上一遍就可以了,然後就會被主人塵封起來。但他對於其他同伴而言,就是稀缺品,渴望得到並能閱讀,等他讀完了,這書還可以漂向其他夥伴的家裡,這是流動資源,更是流動的智慧。

    其次,學會分享,有時候我們總怪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分享習慣,而影響了他內在氣質。其實學會分享不是靠說教,而是靠載體去實踐操作的。書本的分享就是一則很好的載體,這一載體能夠幫助我們培養孩子良好的教養。

    第三,珍惜擁有,很多事物的價值不被發現、不被珍惜,就是因為我們可以無限制的擁有。如果,我們知道這個事物只會在我們手上短暫的停留,那我們對他就會非常珍惜,珍惜當下。正如很多人看到身邊的親人生病了要離世了,才感覺到時間太少,陪伴得太少,那種愧疚感才會油然而生。假如孩子知道書也會漂走,那他一定會珍惜與書相伴的有限時間,會好好地品味。古人就說“書非借不能讀”。

    第四,擴充知識面,不需要太多的財力,卻分享好多書本。恰如一句名言: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換了,還是一樣只有一個蘋果;可是,你有一本書,我有一讀本,我們交換讀了,我卻有了兩本書的智慧!

    在我們學校每年都會搞一屆讀書節的“漂書活動”,孩子非常喜歡,家長也非常支援,這樣的活動已成我們的品牌!

  • 6 # 浩墨香教育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給學校和老師理解和支援!原因有這樣幾點。

    一是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公益心。熱心助人,與人為善,這是將來走向社會、融入社會的必備素養,孩子把自己的書捐給學校幾本,就是從小培養孩子這種公益心的行動。

    二是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集體責任感。社會是由每一個體人組成的,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個分子,社會發展離不開個人,社會發展又為每一個人提供了條件,所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樣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孩子把書捐給學校,這樣,你可以看別人捐的書,別人也可以看你捐的書。

    三是,把書捐給學校,這是支援學校文化建設的表現。學校組織這項活動,有利於豐富學生課外閱讀,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是一項有益的活動,所以,作為學校的一名學生,理應給予支援。

    當然,家長也應該教育孩子,積極參加,踴躍捐書,有句話說得好,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庭堅之前使用的毛筆是否與現在的毛筆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