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評中語
-
2 # 東斯坦因
在人類數千年的文明史中,列強弱肉強食的行徑就沒有改變過,為了發動侵略戰爭,各種荒謬的戰爭理由層出不窮。比如,1939年8月31日晚,身穿波蘭軍裝的德國士兵攻佔格萊維茨,並利用當地電臺,播放一段聽起來像波蘭人釋出的反德言論,納粹德國以此為藉口入侵波蘭。又比如,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日軍自己炸燬了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鐵軌,然後誣陷說是中國軍隊乾的,日軍以此為藉口發動侵略戰爭。
只要美國下定決心軍事打擊伊朗,理由根本不是問題。就算沒有理由,也可以創造理由。至於阿聯酋油輪襲擊事件會不會成為美國軍事打擊伊朗的理由,還要看美國是怎麼想的。如果未來美國軍事打擊伊朗的話,此次阿聯酋油輪襲擊事件肯定將是美國開戰的理由之一。
美國認定伊朗參與了阿聯酋油輪襲擊事件,這件事的可信度,其實都是有待商榷的。
2003年2月5日,美國國務卿科林·鮑威爾在聯合國發表演講,揮舞著一枚裝有白色粉末的小瓶子,說這玩意就是美國在伊拉克發現的“炭疽病毒”,指責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之後,美國就以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繞開聯合國挑起了伊拉克戰爭。結果等美國滅了薩達姆後,將伊拉克翻了個遍,也沒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前車之鑑為時不遠,這次阿聯酋油輪襲擊事件真相到底是怎麼樣的其實還不好說。
這次跳出來說伊朗參與阿聯酋油輪襲擊事件的人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此君是目前美國鷹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小布什任總統時就是重要的幕僚,歷來都是主張要對伊朗採取強硬政策,強調伊朗威脅論。這麼個人說的話 ,自然不會是要緩和局勢的言論。而且博爾頓除了對阿聯酋港口襲擊事件定性之外,還指責伊朗在尋求核武,將打成地區安全隱患。
至於博爾頓說這番話的意圖,其實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無非就是要抹黑伊朗,為打擊伊朗做鋪墊而已。至於最後美國打不打伊朗,這還要看美國自己權衡利弊的結果。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回覆列表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週三訪問阿聯酋,其對外表示,5月12日對阿聯酋沿海油輪的襲擊“幾乎可以肯定來自伊朗的海軍地雷”。這是美國官方層面第一次對阿聯酋港口油輪襲擊事件定性,也是從官方層次將伊朗定性為肇事者。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
週四博爾頓將參加在沙特召開的緊急峰會,該峰會形成的背景就是:沙特5月12日在阿聯酋港口2艘油輪遭遇襲擊。隨後14日在紅海的港口的石油管道遭到胡塞武裝襲擊。沙特以襲擊事件威脅全球石油通道安全為由,召集盟友召開此峰會。◎阿曼灣阿聯酋港口船隻襲擊事件位置。
所以可以看到的是,博爾頓選擇在沙特峰會召開前夕突然對外公佈這則訊息,就是要讓伊朗成為此次沙特峰會的焦點,以伊朗及其代理人威脅地區安全為由,組建波斯灣區域反伊朗聯盟。
實際上當天博爾頓除了對阿聯酋港口襲擊事件定性之外,還指責伊朗在尋求核武。博爾頓說,如果沒有更多的核電站,伊朗就沒有必要像現在計劃的那樣儲存更多的低濃縮鈾。
“除非是為了減少核武器的爆發時間,否則他們沒有理由這樣做(提取更高的濃縮度)”博爾頓說。
可以看到博爾頓無論是阿聯酋港口襲擊事件肇事者言論,還是伊朗在尋求核武的言論,都是把伊朗定性成地區的不穩定因素。
實際上博爾頓作為白宮的鷹派,其在伊朗問題上是主張更迭伊朗的,所以其渲染伊朗威脅論無可厚非。
◎博爾頓。
此前特朗普已經對外表示其無意更迭伊朗,無意發動戰爭。說明特朗普的立場還是以軍事恐嚇促使伊朗屈服為主。這也符合特朗普商人總統的性格,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但是博爾頓作為安全顧問,其在特朗普身邊有很大的影響力,也就是說,一旦波斯灣地區再發生類似港口襲擊的挑釁行為,不排除博爾頓將影響到特朗普,促使立場更為強硬以及在伊朗尋求更深層的目標。
也就是說,博爾頓的確是在為打擊伊朗而做鋪墊,伊朗的危機,遠遠還沒有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