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崔千元呀
-
2 # 北冥有魚和鯤
這個問題類似於如何跨越年齡代溝,有效和父母交流溝通,讓雙方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更親密呢?其實這涉及到親密關係管理,越親密的關係越需要技巧進行管理和維護。
大部分人都對這種“用全部生命去對待兒子”的母愛感到恐怖,將朱雨辰及他姐姐至今未婚的原因歸咎與其母親。朱雨辰也坦言說母親的這種愛讓他壓力太大,雖然他也嘗試著去反抗,卻最終屈服於母親的威嚴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近乎“瘋狂”的母愛?而朱雨辰作為一個成年人為何不能擺脫母親的控制,卻選擇壓抑的活在母愛的陰影下?其實很明顯,朱雨辰和他母親之間的關係已經接近“病態”了。
當本該親密的關係,只有痛苦和煎熬,個人的正常訴求無法得到尊重和滿足時,心理學上用情感勒索來形容這種情況。
情感勒索常常發生在親子、夫妻、朋友等親密關係之間。這是因為關係越親密的人就更瞭解彼此的痛點和軟肋,也更容易做出妥協和讓步。如果我們不採取措施和行動,對一些造成個人困擾和傷害要求一再退讓,最後不僅會損害我們的人格完整性,也會讓本該幸福和快樂的親密關係變成痛苦和煎熬。
那麼什麼樣的情況可以歸結為情感勒索呢?
作為大齡未婚青年,肯定深受逼婚的困擾。
“過年再不帶女(男)朋友回來,就別進家門!”
“這麼大了還不成家,你要氣死你爸媽嗎?”
如果你的耐心解釋和溝通都沒有效果,最終被迫妥協,接受父母安排的相親,甚至以“租”個女(男)朋友的方式進行搪塞和逃避。那麼你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已經構成情感勒索了。
那麼在和父母溝通無效的情況下應該怎麼辦?難道只能陷入情感勒索的怪圈中嗎?
國際著名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專門寫了一本書《情感勒索》來系統介紹這種情況。該書透過大量心理學案例,對父母關係、夫妻關係、同事關係、朋友關係等最容易發生情感勒索的關係進行了深入剖析。分別從情感勒索者、被勒索者的角度,分析陷入這種關係的深層次原因。並提供了實用有效的解決方法,幫助我們擺脫情感勒索的漩渦,擺脫我們不應該承擔的罪惡感、恐懼感和責任感。
如果在和父母溝通無果的情況下,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1、 學會非防禦性溝通
非防禦性溝通即在溝通的時候,只進行不帶情緒的陳訴,不批判,也不妥協。
很多人都知道溝通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誤會和矛盾都和溝通有關。尤其在面對情感勒索者的無理要求時,你的情緒會佔據理智的上風,這個時候非恰當溝通不僅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起到“添油加醋”的效果。
在對情感勒索者的問題進行迴應之前,你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想法, 然後將這些想法不加情緒、不帶防禦性的表達出來!
《情感勒索》一書中,提供了幾套話術,比如你可以這樣開始一段談話: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你的想法值得深思”
“等你平靜下來,我們再來聊聊”
“你的想法沒有錯”
這樣的開端,可以暫時平復情感勒索者的心情,讓彼此有機會再進一步的溝通。
接下來,陳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記得一定不要用帶有情緒化和評判性的語言!
作者蘇珊·福沃德將這種方式傳授給了上千人,透過在生活中的實踐應用,她發現這種非防禦性溝通對任何階段的任何人都很有效。
2、 SOS策略
《情感勒索》中的“SOS”策略:即停下來(stop)、冷靜觀察(observe)和制定策略(strategize)。我將其稱為逃避策略。
首先用 “我不想現在做決定”“我需要時間想一想”等拖延話術為自己爭取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我們可以平復情緒、冷靜思考問題,準備一套應對話術,如果你覺得心理壓力巨大,可以反覆默唸“我受得了”讓自己平靜下來。對方越是步步緊逼,你就越要慢下來,充分考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要輕易做決定。
當暫時得以脫身時,就可以採用旁觀者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你是怎麼想的?明白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從哪裡來,有什麼依據。
你的感受如何?憤怒?恐懼還是不知所措?。明白我們的真實感受才能進一步思考產生這些感受的原因。
你的引爆點是什麼?留意觀察對方的哪些行為對你的影響最大,是他的觀點、肢體動作還是面部表情,這些因素直接關聯你的情緒鍵,只有識別它們,削弱或者切斷這種關聯,才能脫離這種控制。
逃避當然不能解決問題,短暫的逃避卻可以給我們更多思考的空間,用理性思考問題,擺脫情感勒索者的情緒控制,我們更容易找到完美的解決方式。
3、勇敢說出“不”字
對有些人來說,拒絕別人的要求,自己就會有罪惡感或者恐懼感。
如果你想不出拒絕的理由,試著在對方的每一個要求後面加一句“憑什麼”,用筆寫下來,問問自己,是不是要無條件接受對方的要求。
在情感勒索關係中,如果你不懂得拒絕不合理的要求,你不僅是受害者,還成為情感勒索的幫兇。因為情感勒索者本身對要求的合理性是一無所知的,你的默許會給他們營造一種合乎情理的假象,進一步加劇了情感勒索的行為。而你義正言辭的拒絕,可能會給他們帶來醍醐灌頂的作用,在情感勒索關係中懸崖勒馬。
我們都渴望和最親近的人,尤其是父母,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不願意讓他們痛苦、失望。對於他們的要求和期望,即使做不到,我們也會妥協、逃避。但這都不是長久之計,只有採用正確的方法,才能讓親密關係更健康更幸福。
回覆列表
沏上一壺茶,迎面而坐,侃侃而談。身為子,細心聽 ,安心想,氣平而論,切勿帶情緒。身為父,耐心講,著重而不權壓,雙方皆勿帶情緒,平心而論,抱以互相探討的態度去談話,我相信會有所收穫的。無論是什麼樣的事 心平氣和 一家和睦 才是重點,希望大家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