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zyyo24296

    阿拉伯數字實際上是由印度人發明的。阿拉伯數字由0,1,2,3,4,5,6,7,8,9共10個計數符號組成,阿拉伯數字最初由古印度人發明,後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後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人們以為是阿拉伯發明,所以人們稱其為“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字由0,1,2,3,4,5,6,7,8,9共10個計數符號組成。採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從左往右書寫。藉助一些簡單的數學符號,這個系統可以明確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數。為了表示極大或極小的數字,人們在阿拉伯數字的基礎上創造了科學記數法。大約在公元前256年在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期的《岩石垂諭》中,這些數字就出現了。不過,當時的“O”還只是一個實心的小圓點,一直到笈多王朝時期,才發展成為現在的“標準化”樣子。當時,古印度人已經開始使用“1—9”這9個數字和表示“0”的小圓圈來計數。按照進位制,古印度人可以使用這幾個數字組合書寫出任何數字,算術運演算法則便是由此建立的,其中包括整數和分數的四則運演算法則、開平方法則、開立方法則等。對古印度人而言,“0”不是空位,也不僅僅表示“一無所有”的意思,它是一個參與運算的數字。8世紀時,印度人創造的這套數字和算術運演算法則被阿拉伯人採用,並加以改進。13世紀初,由阿拉伯世界傳到歐洲,逐漸發展成了今天的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字,是古印度人對世界的重大貢獻。其重要性以及對人類文明價值,絲毫不亞於輪子、槓桿、字母表等發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老師“批評”孩子,家長應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