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尚育兒圈子
-
2 # 賀婉禮
其次,家長可以問一下小朋友,今天都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告訴爸爸、媽媽,他會主動講,他今天一個小朋友帶一個什麼好玩的玩具,他想玩一下,小朋友不給,他就告訴老師,老師就說:這是別人的東西,你只能和他商量讓你玩,這種善意的教育是對孩子一次正確的溝通,而不是批評!但小朋友並這麼不認為,而認為是一種批評!
第三、家長對孩子的話要正確的認識、而不要聽到風就是兩;因為孩子在3-6歲,不會像成人那樣理解、分析問題,不知道東西的貴賤、分不清好、壞,在進行分享和交換時,有的小朋友拿一顆小樹葉去換一個遙控汽車而且很開心!
第四、孩子在幼兒園過程中,經常遇到一些所謂問題,比如:別的小朋友不喜歡我了、別的小朋友搶我東西了、老師打我了……家長不必太焦慮、敏感,這些問題正是孩子成長中所必須經歷的,是正常現象;孩子的打和我們成人的打,不是一個概念,孩子的把他的身體做為一個獨立的領地,不讓別人觸碰,別人愛撫、親吻也會看做侵犯、所以家長要對孩子的話、要善意的理解!
第五、幼兒園對孩子的教養、需要家長的理解;孩子在幼兒園戶外活動、會出現磕碰、甚至小外皮傷,這都是正常的、不要動不動就找園長要所謂賠償、讓老師道歉、這些做法對孩子會產生極其不好的影響、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的訊號,不敢跑、不敢冒險、不敢活動……造成孩子心裡產生畏懼的陰影!
-
3 # 珍珍94188
我覺得首先表示一下老師對您孩子的關心,再瞭解一下“為什麼批評”,這個過程是重點,可以先問問孩子再問問老師,這個看孩子的年齡和問題的程度還有家長的處事方式和思維習慣來決定,不用遷就老師也別溺愛孩子,不為難老師的同時也讓老師知道並理解您保護孩子的作用和心情。表示歉意可以放在開始也可以放在結束,也可以開始有結束也有,語義明確態度誠懇,總之別讓雙方受委曲別讓雙方存疑慮。謹供參考謝謝
-
4 # 五月石榴H
在幼兒園裡,老師對小朋友一般都是和顏悅色,說話都是很小聲的。因為孩子太小,你稍微嚴厲一點,可能就把他們嚇哭了,並且你越兇,他哭得越厲害,並且有可能一見你就躲,那是幼師很悲哀的事情,沒有幼師願意那樣子。所以要正確看待老師批評孩子。幼兒園老師批評孩子最多的情況是:孩子會動手打別的小朋友或者孩子很霸道總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在我的班上就有一個男孩,個子比其他孩子高半個頭,總是喜歡動手打人,而且出手極快,有一次我親眼看著他一巴掌打在一個小女孩臉上,我沒來得及制止,女孩已捱打了,當時我真的是很氣憤,走過去很嚴厲地批評他:不可以動手打小朋友,有什麼事告訴老師,不可以動手打人,向小朋友道歉!大概是我的樣子嚇到他了,然後他哭著道歉了。可是不到半天,又有小孩子被他打哭了。屢次三番我也無法了,然後我請教了我剛調到幼兒園時帶我的老教師,她給我支了一招。當調皮男孩又一次打哭小朋友時,我抓住他的小手,用力打了一下,問他:疼嗎?他含著眼淚說:疼!我對彵說,老師打你你疼,你打小朋友他們也疼,以後還打小朋友嗎?“不打了!”他趕緊搖頭。放學時,家長來接,我把家長單獨叫午休室,和家長說眀了情況,家長表示理解並說這個孩子在家裡也是經常打人,稍有不滿,手就招呼到爺爺奶奶臉上了。這件事以後,孩子沒再動手打過人了。家長還向我表示了感謝!所以孩子在幼兒園受到老師批評是正常的,沒什麼問題老師也不會無緣無故批評他,如果實在有疑問,可以主動和老師溝通一下,配合老師,讓孩子成長得更好!
-
5 # 我是杜佩玉
在幼兒園裡面不表揚孩子就意味著批評,因為孩子內心都是期待老師的表揚的。甚至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他們有些刻意的努力表現自己,針對這一點,我覺得只要是老師用心去和孩子進行相處的話。非常容易相處的。
對於批評來講,我想有時候是為了糾正孩子的一些行為習慣,既然是在幼兒園裡面不太學習知識的話,對於知識方面的影響應當不是太大。
家長應當正視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的批評,當然同時幼兒園老師應當積極和家長溝通一下,孩子在學校裡面有哪些沒有做好,那些遭到了老師的不同意。
當家長了解到了這些情形的時候,應當主動和老師進行溝通,解決這些問題,避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因為這樣的類似問題,會影響孩子的正常成長,同時要注意克服一下孩子的心理問題。
總之我覺得,出現這種問題的時候,家長還是和老師保持好溝通,反正我們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改變孩子的學習狀態,或者以後的生活態度。
回覆列表
對於第一次過集體生活的孩子來說,在園生活難免遇到“摩擦”,如果有老師來反映孩子的“表現欠佳”,做家長的,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把這些事情看成是給孩子創造了一次成長的機會。當面對孩子時,我們可以嘗試去引導孩子自己講述眼中發生的事。這個過程切記要做到不去評判孩子,同時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家長只需要適時地引導,讓孩子去體會他人的感受,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同時一起探討其他可能的更好的解決辦法。
在和老師溝通時,無論老師說什麼,我們從態度上都應表現出願意配合老師的工作,尊重老師的權威,感謝老師辛勤的付出。同時,耐心傾聽老師反饋的情況,根據自己瞭解孩子的情況做適當的迴應和說明。也可以向老師請教類似的情況有什麼好的建議幫助孩子改善。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需要和老師多溝通,及時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並反饋孩子在家中的表現。讓老師看到家長用行動在支援和配合老師的工作。
每年的新生入園適應期,確實也是帶班教師最辛苦的階段,面對情緒還未穩定的孩子們,忙於安撫、疏導和管理的帶班教師,可能對家長們發來的詢問資訊無法做到及時回覆或者只能隻言片語地簡單回覆,還望家長們理解。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同一個孩子在不同階段的表現也不盡相同,所以,有可能在託班已經適應的孩子進入小班換了個環境後,又出現一段不適應的磨合期,也是正常的,請家長給予理解並信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