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思庇屋
-
2 #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牽涉到曹魏政權的一次權力更迭,以及背後帶來的巨大影響。這就是曹操傳位於曹丕。
在東漢,一股新興的力量已經崛起,並且逐漸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那就是士族。這些大家族們,世代為官,又以耕讀傳世,因而幾乎壟斷了仕途。但是由於漢朝孝廉制度的影響,使得一部分寒門子弟還可以入朝為官,而士族們想做官也只能靠互相推薦,還不能明目張膽地“走後門”。
董卓之亂以後,舊有的政治體系已經玩不轉了。士族們很難靠那幾本破書去幫助諸侯奪取天下,軍閥們更喜歡能夠辦實事的人。這其中就以曹操最為突出。
作為“贅閹遺醜”,曹操骨子裡對士族是極其反感和蔑視的。因此,他非常強調“唯才是舉”,並提出了著名的“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在曹操的時代,只要你有才,就可以來他這裡混個一官半職,這對於無數滿懷抱負的寒士來說,不啻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北方的承平,士族們又開始死灰復燃。畢竟,作為擁有政治資源和經濟支援計程車族,他們想抬頭是非常容易的。這,恰恰是曹操非常不願意看見的。
因此,在曹操的晚年,他對那些士族下手非常不留情面,清河崔氏的崔琰和弘農楊氏的楊修,都死在他手裡。他非常不願意看見自己終究還是被一群士族給控制。
但是曹操終究要死的那一天,他活著的時候,他可以靠著自己的威望壓制那些士族;他一死,曹丕既沒有威望也沒有手腕,就只好與士族妥協,以一份“九品中正制”換取士族們支援他登基。
而更不幸的是,曹家是一代不如一代,對士族的控制力也越來越弱。而對於士族們來說,與其讓這麼一個宦官家族來做皇帝,還不如讓自己人去更妥帖。於是,溫縣大族司馬家族粉墨登場,成為皇帝。
最後說一句,大凡是以士族為統治柱石的朝代,皇帝基本都沒啥大用,從東漢到魏再到晉,莫不如是。
-
3 # 權謀l
這個被人篡位還是有一個共同,少主年幼,權臣當道!
在漢朝時期皇帝擔心皇權旁落,都搞了很的政權,外戚集團。宦官集團。士大夫集團。
這些集團相當,相互制衡,
到了魏朝,雖然有一個宗室集團,不過遺憾,朝家沒有鬥過司馬家族,
曹家的宗室倒臺了,司馬家族權傾朝野,順利上位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了!
還有一點,曹丕認人不賢,讓司馬懿做了託孤大臣,這一點與曹篡漢,司馬篡曹也有著驚人相似!
總結兩個,1.就是少主年幼
2.權臣有野心
-
4 # 知閒夜話
關於這個問題,易中天在《易中天中華史》裡面說得很清楚。朝代的更替,要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程序的角度去解讀,時勢造英雄是前提,英雄的出現可以加速歷史的程序。
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的封建制,就在於封和建。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他分封各國國君幫助自己管理天下,這就有了國的概念。各國君主分封士大夫,士大夫供養門客,於是有了家的概念。這個制度,適應當時路後的生產力。但是,八百年後,局勢被打破。發展起來的國實力超過周天子,那麼平衡就沒有了。再後來秦統一天下,實際上就打破了過去封建制。而秦末的楚漢爭霸,其實是兩種制度的爭霸,漢代表的是以官吏制度治理天下的帝國制度,而楚代表的則是過去封建舊制,大家在亡秦後,西楚霸王項羽就是分封各國,而自己實力最強,做回過去的周天子。
漢朝享國四百年,以官吏治理帝國的制度出現了一定的問題,那就是門閥制。當官的壟斷當官權,人才流動出了問題。像袁紹家,四世三公,天下多是他家的門徒,他家說話舉足輕重。到了這個地步,就會有人不滿現狀,朝政其實已經亂了,加上漢末陷入動盪,就出現群雄逐鹿,最後三國的局面。
影響三國的官渡之戰,表面上是曹操以智取勝以弱勝強,但是,核心的根本,還是制度的勝利。因為,袁紹代表的是老派的勢力,看重門閥出身,而曹操用人,顯然更加大膽,更加不拘一格。至於當時的劉備,本來就是白身一個,更加如此。東吳其實也差不了多少。反倒是很多本來地盤很穩固的,因為缺乏人才流動,反而不堪一擊。很多時候,野蠻能夠戰勝文明,就在於他們夠果決,夠徹底。秦崛起正是得益於此。
等到三國的局勢明朗了,大家會發現,三國其實都存在同一個問題,那就是,選人用人不再那麼大膽了,而是又回到了看關係看門戶出身了。吳國後期重用陸遜等四大家族的人才,劉備的荊州集團同樣像益州集團妥協。魏國也是如此,司馬家也是當時的名門大家,曹魏幾番叫司馬懿出來做官就是這個道理。大家很熟悉的司馬懿為了不當官,甚至自己弄斷自己的腿。為什麼,鷹眼狼顧的司馬懿可以說本來就是個野心家,在曹操在世的時候,知道曹操的厲害,不想提前暴露自己,故意不給曹操幹活以免留下把柄。等到曹操去世,利用和曹丕從小建立起的親切感作為掩護,用自己家族勢力迅速上位。至於後來司馬家透過政變把持軍隊,更可以看出,實際上,軍事任命權已經早早被司馬家牢牢把握,皇帝不過是他家的傀儡。
司馬懿奪冠的高平陵事件,司馬懿表面上是單幹,實際上也說服了當朝權貴。這個過程中,司馬懿使詐是主要原因,但是,根本原因在於,其他權貴和司馬懿家族其實是利益共同體,而以曹爽為代表的皇族,是另外一波勢力。道不同讓這兩波勢力在實力平衡被打破後撕破臉皮是肯定的。
所以,說到底,曹魏被篡位本質上是門閥勢力對皇族勢力的勝利。歷史的程序到了這裡,即便沒有司馬家,也有其他家族出現。歷史的車輪終究會滾滾向前。
回覆列表
曹魏到第四代的時候已經不復當年曹操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了,曹氏家族已無有能力的後繼之君或家族成員,司馬懿黨羽蠢蠢欲動,所以最後消滅曹爽後曹魏政權已無抵抗之力了,是將皇位拱手相讓,還讓別人趕你下臺,只是時間問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