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區域分割而不連成片的大方言,只有客家方言。它分佈在粵東、粵北、桂 西南、閩西、贛南,及臺、川、湘、皖、浙、海南諸省的部分地區,雖被分割, 卻在七大方言中最為內部一致。這足以說明,它確是一種外來戶的語言,一種 “客人”的語言。客從何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歷史學家羅香林提出,客家 人來自中原,即隨東晉“衣冠南渡”的北方士族,是最純正的漢人,他們講的方 言,也是最地道的中原古音。客家的分佈並非一步到位,而是經歷了五次較大的 遷移,才達到現在的位置。這一觀點,被學界普遍認同。客家人有一句老話: “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可見客家人對本方言的重視。我冒昧將這句話改 一下,覺著更貼切:“寧丟祖宗鄉,不丟祖宗腔。”我的興趣和疑問是:客家人 遷徙之後,留在中原故鄉的少數“純正的漢人”為什麼不把他們的方言繼續講下 去?反倒是背井離鄉的人們,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改鄉音?而中原古音(即客家話), 何時被北方方言所取代? 北方方言與其他六大方言的最大差異,是缺少入聲。其次是捲舌音、兒化音。 如果中原古音真是現在的客家話,那麼漢人語言至少在五胡亂華之前應該是沒有 北方方言的。從唐詩宋詞中也可以看到,入聲韻的大量使用,很多字詞如果以南 方方言去讀便十分合轍,而要是用現代漢語的北方方言念就彆扭得令人難受。唐 以前的文獻中,也基本不見捲舌的兒化音。“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 妾夢,不得到遼西。”(唐·張籍《憶遠》)黃鶯兒的“兒”是一個單獨的字而 非兒化音,也不是輕聲,才合乎五言的格律。現今的南方方言中,別說兒化音, 就連“兒”(爾、而、二、耳)字本身都不捲舌;而且私師不分,自治莫別,此 齒難辨。廣東話把“二”讀成“一”,你去市場上買東西問價,他說“一悶”, 那就是兩塊錢。湘方言把“兒”讀成“俄”;吳方言則讀成“倪”,等於加了一 個單人旁。在張籍的詩中,“倪(兒)”與“啼”、“西”三個字是押韻的。古 言沒有“你”只有“爾”,“爾等”如何如何,實際上也應讀成“你等”如何如 何。現代漢語索性真給加了一個單人旁,才正式將“你”、“爾”分開。 捲起爾的舌頭來 一般認為,北方方言形成並逐漸為漢人接受,成為漢語中“內部較為一致” 的一大方言,大約在唐宋年間。我以為,與其說是“內部較為一致”,毋寧說是 相互之間基本能聽懂,相當於英語中倫敦腔、美式、澳洲口音和印度發音的區別。 南方方言則不一樣,吳、湘、粵、閩、客家之間,基本上相互聽不懂(受過訓練 和接觸較多的除外),區別幾與法語、德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相似。“我住 江之頭,君住江之尾。" 言語不相通" ,共飲一江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 會,經常用地道的北京話、陝西話、四川話、東北話、山東話,或者上海普通話、 廣東普通話表演小品,但不能用純粹的南方方言,就是因為絕大多數人不能聽懂。 宋人筆記及話本中,開始出現極少的兒化音,一般偶爾用在輕小淺薄玩藝兒 上。兒化音用得較多是元曲的對白。元朝統治者要將“漢人”與“南人”分為兩 個不同民族,語言便是一個重要緣由。分為兩個民族沒錯,錯的是分成等級。 “漢人”講“漢語”,——有捲舌音而沒有入聲的北方話;“南人”講“南語”, ——有入聲而無捲舌音的南方話。此種語言狀況,竟然延續到了二十一世紀。今 天的南方人,講不好普通話的最大障礙,還是一個老問題:捲舌音(其次是前鼻 音後鼻音)。 將兒化音推至極致的當然是北京話。在外人聽來,北京人尤其是老北京人的 口兒中,幾乎到了無詞無字不能兒的地步。有專家認為,北京人說兒化音,始行 於明嘉靖年間。我對這一結論存疑。兒化音的興起不會遲於元代,這有大量元曲 可以佐證。至於盛行,則大約是滿清入關遷都燕京以後的事。據《清通鑑》,多 爾袞進北京不到十天,“即盡驅漢人出城,以南城為民居,而盡圈內城為八旗營 地”。順治五年八月,又令城內“漢官及商民等,盡徙南城居住”。再加上京師 一帶的圈地行動,不但北京成了關內滿族的主要居住地,而且滿族也成了北京的 主要居民。兩百多年下來,滿漢融合,滿語消失,卻形成今日的北京話,兒化得 連別地的北方人都不習慣乃至有時還會反感的北京話。 兒化音過分使用的壞處是含混,比方“爺兒”和“姨兒”,“把兒”和“伴 兒”,“瓶兒”和“皮兒”,“果兒”和“滾兒”,“根兒”和“哥兒”,等等。 其最大的好處,是讓說漢語的硬直的舌頭捲起來,打破了一字一音的定規,而非 語言學家一般解釋的豐富詞彙、加強表達的力量。西方強勢語言都有捲舌音,是 華人學習西語遇到的一個難題,北京話說得好的人,學習說西語就容易過關。 我們常戲稱華人說帶口音的英語:上海英語、寧波英語、廣東英語、湖南英語, ……獨沒聽說過“北京英語”,蓋北京人能夠發好捲舌音,並準確區分私師、自 治、此齒、燕樣和了鳥,帶母語口音自然會比其他地區的華人要少得多。日本 人講英語帶口音也很有名,他們脫亞入歐,什麼都可以將西方模仿得維妙維肖, 唯有這舌頭老卷不好。 華人翻譯外國文學作品,遇到地名和人名中的捲舌音,大多以不捲舌音代 替。如“裡”根(雷根)、克“裡”斯多夫、“杜魯”門(楚門)、以色“列”、 阿美“利”加、“俄羅”斯、澳“大”利亞。只有一個“爾”字接近真正的音譯, 如高爾基、塞爾維亞,蓋中國的語言文字早已接受了努爾哈赤、多爾袞、哈爾濱 和齊齊哈爾這樣的人名和地名。 雖然各地的方言特徵都不一樣,但是你這麼粗略的劃分肯定是不對的。 東北、北京人說話容易帶兒化音,山西、山西等地只有在句末偶爾帶兒化音,山東膠東地區捲舌音比較明顯,山東其他地方、河南、河北、天津等地兒化音只出現在個別詞中,其他沒有明顯捲舌音。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被區域分割而不連成片的大方言,只有客家方言。它分佈在粵東、粵北、桂 西南、閩西、贛南,及臺、川、湘、皖、浙、海南諸省的部分地區,雖被分割, 卻在七大方言中最為內部一致。這足以說明,它確是一種外來戶的語言,一種 “客人”的語言。客從何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歷史學家羅香林提出,客家 人來自中原,即隨東晉“衣冠南渡”的北方士族,是最純正的漢人,他們講的方 言,也是最地道的中原古音。客家的分佈並非一步到位,而是經歷了五次較大的 遷移,才達到現在的位置。這一觀點,被學界普遍認同。客家人有一句老話: “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可見客家人對本方言的重視。我冒昧將這句話改 一下,覺著更貼切:“寧丟祖宗鄉,不丟祖宗腔。”我的興趣和疑問是:客家人 遷徙之後,留在中原故鄉的少數“純正的漢人”為什麼不把他們的方言繼續講下 去?反倒是背井離鄉的人們,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改鄉音?而中原古音(即客家話), 何時被北方方言所取代? 北方方言與其他六大方言的最大差異,是缺少入聲。其次是捲舌音、兒化音。 如果中原古音真是現在的客家話,那麼漢人語言至少在五胡亂華之前應該是沒有 北方方言的。從唐詩宋詞中也可以看到,入聲韻的大量使用,很多字詞如果以南 方方言去讀便十分合轍,而要是用現代漢語的北方方言念就彆扭得令人難受。唐 以前的文獻中,也基本不見捲舌的兒化音。“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 妾夢,不得到遼西。”(唐·張籍《憶遠》)黃鶯兒的“兒”是一個單獨的字而 非兒化音,也不是輕聲,才合乎五言的格律。現今的南方方言中,別說兒化音, 就連“兒”(爾、而、二、耳)字本身都不捲舌;而且私師不分,自治莫別,此 齒難辨。廣東話把“二”讀成“一”,你去市場上買東西問價,他說“一悶”, 那就是兩塊錢。湘方言把“兒”讀成“俄”;吳方言則讀成“倪”,等於加了一 個單人旁。在張籍的詩中,“倪(兒)”與“啼”、“西”三個字是押韻的。古 言沒有“你”只有“爾”,“爾等”如何如何,實際上也應讀成“你等”如何如 何。現代漢語索性真給加了一個單人旁,才正式將“你”、“爾”分開。 捲起爾的舌頭來 一般認為,北方方言形成並逐漸為漢人接受,成為漢語中“內部較為一致” 的一大方言,大約在唐宋年間。我以為,與其說是“內部較為一致”,毋寧說是 相互之間基本能聽懂,相當於英語中倫敦腔、美式、澳洲口音和印度發音的區別。 南方方言則不一樣,吳、湘、粵、閩、客家之間,基本上相互聽不懂(受過訓練 和接觸較多的除外),區別幾與法語、德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相似。“我住 江之頭,君住江之尾。" 言語不相通" ,共飲一江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 會,經常用地道的北京話、陝西話、四川話、東北話、山東話,或者上海普通話、 廣東普通話表演小品,但不能用純粹的南方方言,就是因為絕大多數人不能聽懂。 宋人筆記及話本中,開始出現極少的兒化音,一般偶爾用在輕小淺薄玩藝兒 上。兒化音用得較多是元曲的對白。元朝統治者要將“漢人”與“南人”分為兩 個不同民族,語言便是一個重要緣由。分為兩個民族沒錯,錯的是分成等級。 “漢人”講“漢語”,——有捲舌音而沒有入聲的北方話;“南人”講“南語”, ——有入聲而無捲舌音的南方話。此種語言狀況,竟然延續到了二十一世紀。今 天的南方人,講不好普通話的最大障礙,還是一個老問題:捲舌音(其次是前鼻 音後鼻音)。 將兒化音推至極致的當然是北京話。在外人聽來,北京人尤其是老北京人的 口兒中,幾乎到了無詞無字不能兒的地步。有專家認為,北京人說兒化音,始行 於明嘉靖年間。我對這一結論存疑。兒化音的興起不會遲於元代,這有大量元曲 可以佐證。至於盛行,則大約是滿清入關遷都燕京以後的事。據《清通鑑》,多 爾袞進北京不到十天,“即盡驅漢人出城,以南城為民居,而盡圈內城為八旗營 地”。順治五年八月,又令城內“漢官及商民等,盡徙南城居住”。再加上京師 一帶的圈地行動,不但北京成了關內滿族的主要居住地,而且滿族也成了北京的 主要居民。兩百多年下來,滿漢融合,滿語消失,卻形成今日的北京話,兒化得 連別地的北方人都不習慣乃至有時還會反感的北京話。 兒化音過分使用的壞處是含混,比方“爺兒”和“姨兒”,“把兒”和“伴 兒”,“瓶兒”和“皮兒”,“果兒”和“滾兒”,“根兒”和“哥兒”,等等。 其最大的好處,是讓說漢語的硬直的舌頭捲起來,打破了一字一音的定規,而非 語言學家一般解釋的豐富詞彙、加強表達的力量。西方強勢語言都有捲舌音,是 華人學習西語遇到的一個難題,北京話說得好的人,學習說西語就容易過關。 我們常戲稱華人說帶口音的英語:上海英語、寧波英語、廣東英語、湖南英語, ……獨沒聽說過“北京英語”,蓋北京人能夠發好捲舌音,並準確區分私師、自 治、此齒、燕樣和了鳥,帶母語口音自然會比其他地區的華人要少得多。日本 人講英語帶口音也很有名,他們脫亞入歐,什麼都可以將西方模仿得維妙維肖, 唯有這舌頭老卷不好。 華人翻譯外國文學作品,遇到地名和人名中的捲舌音,大多以不捲舌音代 替。如“裡”根(雷根)、克“裡”斯多夫、“杜魯”門(楚門)、以色“列”、 阿美“利”加、“俄羅”斯、澳“大”利亞。只有一個“爾”字接近真正的音譯, 如高爾基、塞爾維亞,蓋中國的語言文字早已接受了努爾哈赤、多爾袞、哈爾濱 和齊齊哈爾這樣的人名和地名。 雖然各地的方言特徵都不一樣,但是你這麼粗略的劃分肯定是不對的。 東北、北京人說話容易帶兒化音,山西、山西等地只有在句末偶爾帶兒化音,山東膠東地區捲舌音比較明顯,山東其他地方、河南、河北、天津等地兒化音只出現在個別詞中,其他沒有明顯捲舌音。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