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小卒

    謝邀 首先,為什麼苻堅六十萬步兵,三十六萬騎兵,與東晉十餘萬北府兵相對為什麼會大敗。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各民族內部的矛盾沒有得到解決,各懷鬼胎。所以就算是前秦苻堅滅了東晉,中國的統一也只是西晉式的統一,曇花一現。對於這個問題,黃仁宇先生對這件事曾高屋建瓴的從經濟,人口等因素分析指出,當時的中國無法實現真正的大一統王朝。

  • 2 # 世界大歷史

    對於五胡十六國這段歷史,許多人都是用十分極端的觀點來看待的:漢人有亡國滅種的危險。產生這種印象的原因有多種多樣,其中有關“兩腳羊”的故事特別出名。在任何戰亂年代, 人吃人的現象都十分普遍,唐朝末年的黃巢、秦宗權都是著名的食人狂魔,只是有些人利用民族矛盾的觀點,把五胡十六國這段吃人的歷史故意放大了。

    其實,回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中,張氏的前涼政權、李氏的西涼政權都是典型的漢人政權;前趙皇帝石勒的首席謀臣張賓、前秦皇帝苻堅的首席謀臣王猛等也是典型的胡漢搭配。中國古代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時,可不會像西方殖民者那樣瘋狂劫掠,他們固然沒有先進的文化,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與當地的豪強進行聯合,以統治國家的百姓,是許多少數民族君主的優先策略(這也是歷代中原王朝的統治策略)。在苻堅滅亡前燕、前涼和代國時,並沒有採用血腥屠殺的方式,他收納了這些國家的統治者,還對他們予以重用,例如鮮卑人慕容垂;對那些勢力比較強大的豪強,例如羌人姚萇,採用的是安撫政策。由此可想,苻堅即使滅了晉朝,對晉國的統治者和當地豪強也不會做毫無人道的大規模清洗。假以時日,苻堅可能會成為北魏孝文帝那樣的君主,最終實現民族融合,提早完成軍事、政治和文化統一。

    總之,政治和軍事的統一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結果,這種鬥爭是零和博弈,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 3 # 文史磚家

    毫無疑問,如果淝水之戰中苻堅真的勝利了,那麼漢人將完全陷入胡人統治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場意義重大的戰爭。

    氐族出身的前秦皇帝苻堅登基後,志在混一海內,於是在大謀士王猛的輔佐下,陸續滅掉前燕、前涼、代國,征服西域、仇池及鮮卑乞伏部,並南下攻取東晉的益、梁二州。就這樣,苻堅在位期間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帝國,其版圖“東極滄海,西並龜茲,南包襄陽,北盡沙漠”,統一了除江南以外的所有地區。

    苻堅在統一江北地區以後,便將注意力轉移到漢族王朝東晉身上,希望憑藉著雄厚的兵力,一舉將其征服。於是在東晉太元元年(383年)八月,苻堅不顧大多數朝臣的反對,親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號稱百萬大軍南下伐晉,並在當年十月進駐淝水岸邊的壽陽城。

    東晉獲悉訊息後,朝廷上下慌作一團,但宰相謝安卻非常鎮靜,迅速任命謝玄為主將,以謝石、謝琰及桓伊等人為前鋒,率軍八萬餘人前往抵禦。以八萬對敵百萬,無論怎樣看都是一場註定要失敗的賭局,而漢族人僅存的希望-東晉,其滅亡似乎不可避免。

    苻堅率軍百萬而來,自以為僅憑著氣勢便足以摧毀東晉的抵抗意志,為避免無謂的犧牲,便派度支尚書朱序前往謝石的陣營勸降。朱序本是東晉的梁州刺史,在襄陽被前秦攻陷後遭俘,因氣節可嘉被苻堅重用。雖然在前秦為官多年,但朱序對東晉依然忠心耿耿,如今奉命出使,便決定拯救故國。

    朱序在履行完勸降的任務後,在私下裡跟謝石建議,宜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擊潰秦軍前鋒部隊,掌握戰事的主動權。朱序跟謝石講:“秦軍素以驍勇著稱,且有百萬之眾,若一旦彙集到前線,將軍恐怕難以抵禦。為今之計,要趕在他們悉數到達之前,迅速擊潰其前鋒部隊,挫敗他們的銳氣,唯此才有扭轉局勢的希望。”

    (苻)堅乃留大軍於項城,引輕騎八千,兼道就融於壽陽。遣尚書朱序來說謝石等以“強弱異勢,不如速降。”序私謂石等曰:“若秦百萬之眾盡至,誠難與為敵。今乘諸軍未集,宜速擊之;若敗其前鋒,則彼已奪氣,可遂破也。”見《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五》。

    謝石起初畏懼於秦軍的強大,原打算採取堅守不戰的方針,等到對方疲憊後再發動反擊。如今聽聞朱序的建議後,謝石才如夢方醒,隨即決定改變作戰方針,變堅守不戰為主動出擊。很快,謝石派謝琰選勇士八千人隔著淝水向秦軍挑戰,大戰由此一觸即發。

    戰事開始後,謝玄派人向秦軍主將苻融提出建議,希望對方陣線後撤,以便讓晉軍渡過淝水後交戰。大部分秦軍將領堅決反對這項建議,認為阻敵於淝水河畔比較安全,但苻堅卻認為趁敵軍半渡之際實施進攻,可以一戰而勝。所以,苻堅不聽眾將的勸解,命令大軍陣線向後移動。

    自古行軍作戰,都是進攻容易退軍難,如今聽聞後撤的訊息後,秦軍便開始亂哄哄地轉身往回走。就在這相對混亂的時刻,朱序趁機在軍中大喊:“秦軍戰敗了!”大部分秦軍士兵不明就裡,還以為晉軍已經快速渡江,並已經擊敗尾部秦軍,一時間膽戰心驚、陣腳大亂(“秦兵小卻,朱序在陳後呼曰:“秦兵敗矣!”眾遂大奔。”引文同上)。

    就在此時,晉軍主力7萬餘人悉數出擊,在渡過淝水後痛擊15萬秦軍,使對方即刻崩潰。經此一戰,秦軍損失極為慘重,戰死或因互相踩踏、溺水而死者不計其數。不僅如此,秦軍主將苻融也在戰事中被斬殺,使秦軍為之奪氣。事後,苻堅倉皇逃往關中,百萬大軍一朝解體,再無力南下進攻東晉。

    融馳騎略陳,欲以帥退者,馬倒,為晉兵所殺,秦兵遂潰。玄等乘勝追擊,至於青岡。秦兵大敗,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什七、八。引文同上。

    淝水之戰後,前秦迅速崩盤,先前被其征服的各族紛紛造反,使得北方再度陷入割據混戰的狀態中,而東晉也趁機收復江北、河南間的大片故土。經此一戰,東晉有效遏制了異族的南下侵擾,使得江南一系列漢族王朝(東晉及南朝的宋、齊、梁、陳)得以續命200餘年,直到589年南陳被隋朝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性格內向的男生,應該如何追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