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不是個東西

    歸結起來他們兩個人是同一類人,都是婞直之士。這兩個人的個性還需要從東漢桓帝靈帝時期的婞直之風說起,這個風氣,說起來就是倔強固執。

    婞直之士出於亂世,建安時期先孝後忠的主流世風之中,也有一部分人繼承了婞直之風,其中三個最為傑出的代表就是孔融、禰衡、楊修,三人文采橫溢、大膽敢言。

    先來說說孔融,自幼年便以才孝聞名。他自負才華,自視甚高,對自己的職責嚴格執行、身體力行,對於執政者敢於公開批評、大膽直言。與禰衡相比,孔融雖然也喜歡標榜自己,但是他並不是目空一切,相反他處事公正,慷慨好客,十分喜歡舉薦賢能、提攜後輩。他非常喜歡禰衡,在曹操面前多次推薦。

    孔融對曹操為兒子納甄姬極盡挖苦調侃職能;對曹操軍事行動採取不合作態度,嘲諷曹操討伐烏桓的計劃;對曹操制定的政策無條件反對,頻頻與之抗衡。這是曹操所不能忍的。孔融的名氣很大,對世人的影響很深,他對曹操的敵意已經擴大到了一個階層,成為曹魏取代漢朝的巨大阻力,因此才被曹操所殺。

    孔融是真正的婞直之人,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徹底繼承了婞直之風的建安文人。在當時,無論是禰衡還是楊修都無法與之相比。

    接著再來說一下禰衡,此人給人的感覺是大膽敢言、尚氣剛傲。他的材質是不容置疑的,看過的書,聽過別人說的話,基本上都能夠熟記於心,可以說確實有驕傲的資本。他曾經擊鼓大罵曹操,被曹操送給了劉表。劉表與手下的文人共同起草奏章,禰衡對這奏章根本就看不到眼裡,直接將其撕掉,然後提筆須臾而成,讓劉表為之十分讚歎。後來他又不給劉表面子,結果被送到了江夏太守黃祖那裡。黃祖雖然是一個暴脾氣,但是對禰衡還算是比較尊重的。但是,禰衡在大膽感言的行事作風上表現的過於偏激,以至於目下無塵也無人,甚至達到了任意的侮辱別人的地步。用今天的話來說,這貨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噴子。

    舉兩個例子來說明一下,禰衡初到許昌的時候,懷裡揣著推薦信,結果到信上的自己都已經模糊不清了,還是沒有將這封推薦信送出去。有人就開始問他:為什麼不跟隨陳長文和司馬伯達呢?結果可倒好,禰衡說這兩人是“屠沽兒輩”(出身卑微低賤的人),不屑於跟他們做朋友。還有人問他對荀彧和趙融的看法,禰衡說:荀彧的臉是一臉苦相,可以借給別人拿去弔喪,趙融則長得一副喜歡吃喝的樣子。就這樣,他把許多文人都得罪了一個遍,自然沒有人願意在仕途之上拉他一把。

    只有孔融欣賞他的才華和氣節,兩人感情非常好,一再向皇帝、曹操舉薦他。

    “淑質貞亮,英才卓躒。初涉藝文,升堂睹奧,目所一見,輒誦於口,耳所暫聞,不忘於心,性與道合,思若有神。弘羊潛計,安世默識,以衡準之,誠不足怪。忠果正直,志懷霜雪,見善若驚,疾惡如仇。任座抗行,史魚厲節,殆無以過也。 鷙鳥累百,不如一鶚。使衡立朝,必有可觀。飛辯騁辭,溢氣坌湧,解疑釋結,臨敵有餘。昔賈誼求試屬國,詭系單于;終軍欲以長纓,牽致勁越。弱冠慷慨,前代美之。近日路粹、嚴象,亦用異才擢拜臺郎,衡宜與為比。如得龍躍天衢,振翼雲漢,揚聲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門之穆穆。 ”——孔融《薦禰衡表》

    孔融比禰衡大10多歲,在那個時期,兩人也算是忘年交,兩人與楊修互相欽佩,三個人形成了不肯對曹操阿諛奉承的抱團噴子小組,結果兩人為曹操所殺,一人為黃祖所殺。

  • 2 # 史海泛舟擺渡人

    俗話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孔融和禰衡能夠成為好朋友,主要是因為兩個人的性格相同,能力也相差不大。東漢末年的人才主要分為四類,一類是沒有出身門第,但是卻有能力的人。一類是有出身門第,也有能力的人。還有一類是有出身門第,卻沒有能力的人。這類人又分為兩種,一種靠著讚賞人才出名,一種靠著批評別人出名。

    孔融和禰衡都屬於沒有能力,又喜歡批評他人的人。兩個人都因為批評他人出名,又因為批評他人而死,堪稱是一對“難兄難弟”。孔融出生於孔子家族,因為儒家思想是封建王朝的正統思想,孔子後人的地位在東漢時期非常高。

    孔融幼年時期就展現出了出色的智力,四歲的時候就知道將大梨讓給哥哥們吃。兒童時代的孔融曾經去拜見名士李元禮,李元禮評價孔融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句話最終一語成真,孔融成年後不僅沒能成為治世良才,反而因為觸怒曹操而喪命。

    成年後的孔融一直很有賢名,然而他性格孤傲,經常觸怒當朝權貴。孔融曾經侮辱過大將軍何進,何進憤怒的想要殺死孔融,後來經人勸阻才放過了孔融。董卓當權時期,孔融擔任北海相,因為天下士人都支援孔融,北海成為了當時名士們聚集的地方。

    孔融一直孤高自傲,卻沒有濟世安民的本領,他佔據北海擁兵自重,幻想同袁紹和曹操一爭天下,卻又沒有開疆擴土的能力。後來孔融被袁譚擊敗,曹操將孔融徵召到許昌,這一時期孔融認識了性格相近的禰衡。

    孔融和禰衡兩個人是忘年交,他們之間的關係親密,禰衡從來不誇獎別人,唯獨誇獎孔融和楊修,而孔融也一直誇獎禰衡。禰衡喜歡賣弄小聰明,靠著侮辱他人出名,他曾經嘲諷陳群和司馬朗是殺豬賣肉的人,又嘲諷荀彧只配做一個哭喪的人,趙融只能做一個廚子。

    禰衡還曾經站在曹操大營門口罵曹操,曹操憤怒的將他送給了劉表。禰衡又開始辱罵劉表,劉表將禰衡送給了黃祖,黃祖性格暴躁,最終將禰衡殺死。在禰衡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同時,孔融也在不斷地“作死”。

    孔融多次公開侮辱曹操,曹操認為孔融在士人中地位較高,不願意殺死孔融得罪士人。然而孔融每一次都得寸進尺,讓曹操實在忍無可忍,最終殺死了孔融。孔融和禰衡都靠著批評他人成為名士,也因為批評他人而死,這兩個人都屬於“婞直之士”,他們沒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成績,卻喜歡諷刺他人,最後也因此而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初學室內設計的兄弟姐妹們,到2019年了,你們都混的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