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色手電筒

    對於叢林和山地地區,的確是不利於坦克部隊的使用,但是僅僅是不方便而已,不是不能使用,而且從歷史上的戰例來看,坦克部隊在山嶽叢林都有使用,而且無論是日軍對於東南亞的攻勢,還是解放軍對於越軍的攻勢,坦克部隊都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目前為止,還沒有能夠取代坦克的陸戰武器,他的防護,機動,火力的統一到現在還是陸軍中最強大的。雖然坦克說起來還是一種近戰武器,但是對於山嶽叢林來說,由於戰場的通視距離比較近,如果出現了坦克那麼對於打擊的目標還是十分有震撼性效果,近百年來,步兵遇到坦克最本能的反應就是逃跑。

    不過,坦克在山嶽叢林地帶,就不會是陸戰的主角,山地叢林地區作戰的主力還是步兵,但是得到步兵工兵加強的坦克部隊將會發揮巨大的威力。現在的條件下,步兵對抗坦克最有力的武器是反坦克導彈,但是由於戰場通視距離的限制,當敵軍的坦克突然出現的時候,很有可能步兵來不及發射導彈,坦克了就到了眼前了。

    當然在不利於坦克行動的地方使用坦克,必須要大力加強配屬的工兵部隊,在坦克運動的沿途加固橋樑,拓寬道路,以利於坦克的運動。當然,坦克最好也是要使用輕型坦克,重型坦克在山嶽叢林使用的時候,會把工兵給累死。美軍在科索沃戰爭期間,原來就是打算派地面部隊進入戰區,但是就是由於阿爾巴尼亞的道路條件太差,空軍炸了78天,但是工兵沒有能夠完成道路的加固工作,使得地面部隊沒有投入戰鬥。

    美軍的M1坦克現在的型號已經重達63噸,世界上大部分的橋樑都已經受不了這種重量了。在山嶽叢林最好還是使用輕型坦克,當然現在的輕型坦克也已經是30噸級的重量了。

    既然能夠使用坦克,那麼和坦克配合作戰的各種兵種也就要一同配合作戰,否則坦克單打獨鬥也是不行的。

    目前世界上各國都有一定數量的裝甲機械化部隊包括東南亞這種遍佈叢林和巴爾幹地區那樣到處是山地的國家。

  • 2 # 崎峻戰史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從軍事上講,叢林和山地地形都不適合裝甲部隊作戰,在這種地形條件下輕裝步兵反而更有優勢,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山地和叢林國家就不需要發展裝甲部隊。就現代陸地作戰體系來說,坦克裝甲車輛依然是集火力、防護和機動於一體的作戰平臺,具備較強的突擊能力和防護能力,無論在何種作戰樣式下,坦克都可以發揮相當重要的作用,當然首要條件是能夠得到其他兵種的有效配合和協同。叢林和山地的確不便於裝甲部隊機動和作戰,但並不等於這些地形中就完全無法使用坦克作戰,實際上依託公路和山林間的谷地和平緩地形,裝甲部隊依然可以進行機動和作戰,尤其在特定的狹窄地形內,坦克往往會成為攻擊的矛頭和防禦的堡壘。叢林和山地的確限制了大規模裝甲部隊的展開和作戰,但是經過特別編制的小型裝甲部隊依然可以為山地步兵和其他部隊提供攻防支援,甚至在某些戰鬥中充當主角。

    瑞士陸軍裝備的Pz 87型主戰坦克,即特許生產的德國豹2A4主戰坦克。

    具體舉兩個例子,瑞士是一個典型的山地國家,國土面積有70%是山地,但是瑞士陸軍依然保持了相當規模的裝甲部隊,從德國獲得了豹2A4主戰坦克的特許生產權,以Panzer 87主戰坦克的名義生產了380輛。除了裝甲部隊外,瑞士陸軍的總體機械化水平都很高。當然,瑞士陸軍能保持相當規模的裝甲部隊與該國境內發達的公路交通網路和富足的經濟狀況有很大關係。

    泰國陸軍裝備的美製M60A3主戰坦克。

    泰國是東南亞地區軍事實力較強的國家,而且也是一個典型的熱帶叢林國家,境內水網縱橫,理論上也不適合裝甲部隊作戰,但是泰國陸軍卻非常重視裝甲部隊的建設,近年來關於泰國陸軍主戰坦克的競標選型就頗受國內軍迷關注。泰國陸軍原本就裝備了178輛美製M60A1/A3型主戰坦克,近年來又先後訂購了烏克蘭的M84和中國的VT-4外貿型主戰坦克。由此可見,即便是叢林國家對於裝甲部隊仍有需求。

    中國VT-4外貿型主戰坦克,已經拿下了泰國陸軍的訂單。

    總而言之,一國軍隊是否發展裝甲機械化部隊並不完全由地理因素決定,更多地與該國軍隊的作戰需求和國家經濟實力有關。只要有條件,任何國家的陸軍都不會放棄裝甲兵這一重要兵種,只不過會因地制宜,在部隊規模和裝備型別上做出不同的選擇。

  • 3 # 利刃號

    機械化部隊包括的範圍很廣泛,除了裝甲部隊以外步兵戰車和卡車組成的摩托化步兵也是機械化部隊,它們的特點是生存能力強、機動性好、火力輸出遠非一般兵種可比,很顯然這是一種“進攻性兵種”與本土的地形似乎關係不大。即便本土多是山地叢林也絲毫不會限制裝甲部隊的使用,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二戰德軍閃擊西歐的“曼施坦因計劃”。

    曼施坦因提出將德軍的3000多輛坦克組成的裝甲部隊,穿過地形複雜、叢林密佈的阿登山區迂迴包抄在比利時境內作戰的同盟國聯軍,在裝甲兵技術總監古德里安將軍的驗證下,當時機動能力有限的裝甲部隊(包括數量眾多的卡車輜重部隊)可以按計劃穿越阿登山區,條件是必須有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工兵協助。

    也正是德軍工兵的存在巴巴羅薩計劃中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第1、第2裝甲集團軍,才得以輕鬆穿過蘇波邊境交界處的大沼澤地帶,這裡不僅是地形複雜、山高林密而且還是河流沼澤密佈的危險地帶,但是大規模的機械化部隊還是輕鬆的跨過了這段天塹。可見領土大部分是山地叢林的國家也可以使用大規模的機械化部隊,只是在技術上更加依賴工兵而已。

    工兵的重要性僅次於飛行員和裝甲兵,德軍第六集團軍被包圍在斯大林格勒突圍無望時,德軍選擇將被包圍的飛行員、裝甲兵和工兵運出包圍圈而步兵只能自生自滅。其實越是地形複雜的或者狹小的國家越是應該注重機械化裝甲部隊的建設,因為在狹小的環境裡裝甲部隊的機動性和高生存能力能夠成倍發揮優勢,彌補小國寡民的兵力不足問題,這一點南韓和日本做的最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數控切削加工中,使用刀具時有哪些選擇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