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坎
-
2 # 高傲公子
職場人遇到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又稱為“職業枯竭症”,它是一種由工作引發的心理枯竭現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壓之下所體驗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盡的感覺,這和肉體的疲倦勞累是不同的,而是源自心理的疲乏。一個人長期從事某種職業,在日復一日重複機械的作業中,漸漸地會產生一種疲憊、睏乏,甚至厭倦的心理情緒,在工作中難以提起興趣,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著一種慣性來工作,因此,加拿大著名心理學大師克里斯汀·馬斯勒將職業倦怠稱之為“企業睡人”。據調查,人們產生職業倦怠的時間越來越短,有的人呢設定工作半年到八個月就開始厭倦工作。工作是每個正常人必須做的事情。然而日復一日重複單調的工作,總會讓人感到厭煩,時間久了就不想工作。但是為了生活只能撐著,日復一日的撐著,總是盼著,要是退休了就好了。可是現在連退休都延遲到65歲了,期盼輕鬆遙遙無期。所以必須想辦法克服職業倦怠。
克服職業倦怠的簡單小方法有幾種:
第一,可以找朋友傾訴,把你生活的苦悶,工作的壓力,對老闆的不滿通通說出來,發洩出來,就會放鬆很多;
第二,可以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比如說唱歌,寫作等等。把你對工作的不滿寫在日記裡,也是克服職業倦怠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第三,增強體質,運動減壓。現在很多白領工作都是一坐一天,久而久之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身體素質變差了精神就會跟著變差。而透過運動改善體質,可以有效地克服工作壓力。沒事跑跑步,做做瑜伽等都是很好的。
第四,發掘你工作的意義。很多出現職業倦怠的人,是因為工作失去了意義,失去了對工作的激情。所以,你必須要好好問問你自己,你工作的目的是什麼,自己到底想要追求什麼,這份工作能夠帶給你怎樣的價值。如果你在這份帶給你苦惱的工作中找不到一點意義和價值,那麼你真的該考慮換工作了。
職業倦怠確實對職場人的影響很大。但是克服職業倦怠的方法也很多。俗話說,方法總是比困難多。不同的人 也有不同的減壓方式。讓我們一起發現工作的意義,然後努力拼搏吧!
-
3 # 青青生涯原小青
感受到職場枯竭,沒有動力了,實質就是內驅力不足。
平克的《驅動力3.0》一書中,對我們工作的驅動力做了一個劃分:
驅動力1.0是生存需要,
驅動力2.0是外在的獎勵,
驅動力3.0就是追求自我實現,具體表現就是自主、精專、意義感。
現在的職場人,多數已經脫離了1.0的生存需要,在2.0與3.0之間打拼。如果只是衝著2.0外在獎勵去的,那麼往往在工作幾年得到了一些獎勵之後,會感到失去了動力。那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提升自己的驅動力,向著3.0也就是自我實現去努力。
自主就是自己掌握工作的內容和節奏。
精專就是在自己喜歡的領域精進、創造。
意義感就是做一些對社會對他人有意義的事。
其中發現意義感是最重要的。咱們自己都覺得沒意義的事,能願意自主、精專嗎?
這個意義感開始可能很難發現,因為我們可能會說我就是想多賺錢。這時候可以多問自己為什麼?然後呢?還有嗎?差不多四五個追問之後,我們會找到隱藏在背後的那個答案。
比如你說我要賺500萬,那你掙500萬是為什麼呢?你說可以給家人買套大房子,還可以給孩子留出教育費來。
如果你掙到500萬了,也實現以上理想了,然後呢?然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旅遊。
那旅遊對你意味著什麼呢?答:認識新世界,給別人傳遞旅途中發現的美好。
能做到這些,對你有什麼意義呢?那我就覺得自己享受到各色各樣的美,又做了美的傳播者。
還有嗎?沒有了,那時我感覺自由自在,天地任我遊。
當回答到“沒有了”的時候,基本你就找到了你近階段的人生意義感,驅動力就爆棚了。
找到意義感這個驅動力,我們要反過來驅動自己了。
還是上面這個例子:
為了早日實現自由出行,我們要早日為家人做好安排。
為此要多賺錢,但現在賺錢已經不是單純的賺錢,而是實現自己夢想的途徑。
這麼一想,你會對現在工作中的挑戰有更多的耐心和勇氣,也會有更多的主動性去讓自己精專,提高工作業績,去追求更高的發展。
這時,你的職場枯竭就煙消雲散了。
當然,你可以換行換工作,但這些都是你為了人生目標做的自主選擇,也會主動去成為精專人才。
所以,解決職場枯竭無動力感,問問自己以上問題,去找到自己的內驅力吧!
回覆列表
你好,
如果階段性的感覺工作動力喪失或減弱,建議從自身內部提供動力,譬如重新樹裡目標。
提供一個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物質慾望驅動法:
首先——閉上眼睛,幻想自己最期待的物質目標。
譬如一直想給家人的房子,夢寐以求的豪車,給妻子的奢侈品牌包包,匹配自己身份的奢華品牌的手錶,未來給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
其次——評估現狀。
自己離它還有多遠?
現在的資金能達到目標嗎?後續工作能走下坡嗎?
最後——做點什麼。
如果沒有了工作動力,為了自己的物質和家人更好的生活,不應該繼續努力,打破現狀而做一些什麼改變嗎?
直面物質的追求和家庭的責任,一定會讓你產生強大的動力,重新振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