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笑的懶姑娘
-
2 # 看哥聊考研
這裡想跟大家說一下,調劑並不是考研失敗了,只是可能第一次考研沒經驗,發揮的不好;或者也許真就是第一志願不適合自己,需要換個學校了。我常常拿自己來說,我當時就是調劑的,第一志願是上海某985高校,當時很有信心,而且也去過高校的夏令營活動,只要初試一過,基本上就錄取了。但是沒想到那年數學太難了,考的很不理想。再加上學校是自主劃線,分數線一直很高,心想題很難,分數線肯定會降低的,我也把我的情況跟之前聯絡的導師說了,沒想到導師一句話很是打擊我,他說不怕他不降分,就怕他降五分,而我的成績只比降五分低一分,最後的最後,一切都被他說中了,所以以一分之差面臨調劑。
因為我的分數比較理想,所以不太甘心隨便調劑,就死馬當活馬醫,想試試之前一直不敢嘗試的科研院所,最後堅持了一個月,終於被科研院所錄取了,而且是公費,所有的三年培養費由導師出,而且每個月還有幾千塊錢的補貼,相比較高校來說,這些待遇已經很讓人滿足了吧。
所以,如果你不幸也和我一樣面臨調劑,請一定認真對待,即使是調劑,也要調的心滿意足,不辜負自己的付出,加油!
-
3 # 考研小白
考研調劑的難點與痛點
最讓研友們糾結和頭痛的莫過於以下這些情況↓
我的初試成績能調劑到某校麼?
此外調劑的另一痛點是:調劑,不僅是你在挑學校,學校也在挑你,更多的決定權在高校手中。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你的初試成績要具備優勢,且能力出眾。
給你的建議:先把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中關於“調劑”章節及擬調劑高校的調劑要求給理解透了、這兩份檔案就是你調劑的指南,調劑成功與否,這兩份檔案你不得不精讀。前者是總綱,後者就是行動指南了。
一、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學科專業程式碼
之所以首先提這一點,主要是為了讓你明白,你可以往哪個方向調劑。如果不知道學科程式碼,准考證拿出來瞧一瞧。
一般只允許在同一門類中調劑,而如何區分是否屬於同一門類,就需要用學科專業程式碼來判斷了。比如1201管理科學與工程,12就是管理學的門類程式碼。那麼調劑一般都要求相近或相同專業,原則上不允許跨門類調劑。而所謂的相近或相同專業基本上就是你的專業程式碼前兩位或前四位與報考高校相同即可滿足專業要求(有的高校要求專業科目相同)
二、其次是學校要怎麼選擇
原則是就低不就高,通俗來講就是擬調劑的高校層次要比你一志願報考高校的層次要低一點。當然這些情況也得分清,如你本科及報考高校都是985/211,那麼你可以嘗試先蒐集211大學的調劑資訊。因為有不少211高校基本上都是985/211大學落榜生的避難所。
學校的選擇,請用好研招網的碩士目錄。根據上面講到的學科程式碼等,在搜尋框輸入後,會顯示所有開設這一專業的高校。
你要根據自身情況(本科學校、報考高校、初試成績),有意識的排除、篩選部分明顯你夠不到的高校。
篩選出的高校,你還要往這些學校研究生院官網確認:是否往年有這一專業調劑的傳統、調劑要求都有哪些、成績要求等等。經過這樣的篩選,你又可以再排除一些高校。然後保留下來的那些高校就是你要重點留意的物件,最好要實時瞭解這些高校的招生動態。
三、最後,如果你的專業可以調劑到專碩的相關專業也可以一試,還有關注一志願高校是否有校內調劑的情況。能調劑回本校也是一種選擇。
-
4 # 小橘子的甜
最好不要調劑。
第一,最好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合適的考研院校,心裡有裡,能看上,而不是冒著運氣的心態去選擇不切實際的目標。如果真的考題,對你來說不佔優勢,沒有過線需要調劑,也不是不行,只要你足夠優秀,清華北大都會向你敞開胸懷。
第二,調劑會佔下風。如果自己被迫成為調劑的人,那隻能接受現實對面對這一切。首先,被調劑時,一般被調劑院校都會比自己之前的院校相對降一個檔次,這個要有個低,也就慢慢往下調,心裡有時會很失望。
第三,也有的院校會留一些名額給985/211的學生留幾個名額,比如南理工。調劑,有種意思。其一,是你過了國家線,而沒有過報考院校劃下的分數線,就是考目標院校你進不了複試;其二,是你過了目標院校的分數,但是由於今年報考人數比較多,分數都比較高,而你又排在了1/1.2的複試比之後,也是進不了複試,還是需要調劑。比如,目標院校40/40/80/80/350,統招100人,而報考這個院校的人有300人,,150個人都過了院校分數線。這時院校只能放120個人進去複試(複試比),而你恰恰又在120-150名之間,那就就進不去複試,還是需要調劑別的學校,
-
5 # 太極寄宿考研
不簡單,很多時候調劑真的很麻煩。
在我們這邊,很多同學有時候調劑都弄的自己上火,所以有時候來說很麻煩。建議能校內搞定的就校內搞定,不要跨學校調劑,有時候能搞到名額,有時候。。。很麻煩
技巧這一方面:
怎麼說呢,早點聯絡導師吧。只能這樣了,抓住 網上的每個資訊,這樣才能更好的搞定你的錄取工作!
回覆列表
因為我第一次考研試過調劑,我身邊的同學也有過這種經歷,我要跟你說真的很難有時候。
為什麼呢?首先考研調劑說明你原本要考的那個學校沒有將你入取,那麼如果你還想調劑到跟你原來報的學校同一檔次的學校幾乎是沒有機會的,只能向其他更低一點的學校申請,這要你心理上去接受,還是挺難的,第一次調劑我先是看了,但是之後卻放棄調劑的機會,因為我知道我的心理跨不過那道坎,我就是奔著那個學校去的。這第一難是你的心理接受度。
其次,要知道每年考研的人那麼多,過國家線還是挺容易的,但是過學校線就挺難的尤其是名校的分數線更高,那麼勢必就會有很多過了國家線卻沒有過學校分數線或者複試又被刷的人跟你一起競爭。記得當時一個男同學為了調劑跑到新疆去面試,還是坐火車一個人上路的,女生就更加危險了一個人去陌生的地方。就算去面試了,也是非常倉促的,你甚至來不及看調劑學校的參考書,因為每個學校考研參考書目不一樣。相當於沒帶武器就上戰場了,真的很容易就陣亡了。還有人申請調劑了好幾個學校,地點都不一樣,更是天天跑。我覺得考研調劑的人有時候真的就像超人一樣,去不同的地方可能一週之內。
最後,要是你本科學校不怎麼樣,那你調劑又是難上加難,如果你初試的分數還不錯,這是一個加分項。為什麼我會提到本科學校呢?因為一部分考研的人去考研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學歷教育背景。越是層次差一點的學校的學生越有這種想法,也是相當於改變教育出身的一種途徑吧。但是很扎心的是如果你進了複試可能會被質疑,如果你沒進那麼在調劑的路上會很難行走。比如我的室友是原來考中山大學的研究生,但是最後走上調劑的道路,但是因為她本科也是211的就可以透過優秀調劑生計劃來到我們學校,211喜歡211更喜歡985的,985也是更喜歡985裡的名校,雖然現在不說211、985了,但是還有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啊,很扎心的是調劑就會從你的本科學歷裡面去考慮。
所以考研調劑的技巧是,你最好有一個有效的訊息渠道,誰掌握的快多誰可能就獲勝了。其次儘量考得分數多一些,這樣就算調劑也是有優勢的。最好在調劑面試的時候儘可能表現自己的優點尤其你的精神氣質如果能給老師留下好的印象那也是加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