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叔186873828

    作為漢人,每個朝代定都在哪裡,哪裡的方言就必定為官話!但如果胡人入主中原建王朝(元朝、清朝),則以胡人學漢人講的漢語為官話!最近的就是清朝,把滿人學漢人講的漢語定為官話,新中國成立後延續此習慣,所以現在講的普通話實質是滿人學漢人講的漢語,與純正的漢語有較大的差別(缺少入聲語音)!用現代普通話不能完全體會古詩詞文化的精妙音韻變化!現代普通話與純正漢語的區別正如一個粗人與一個滿腹經綸的書生一樣!

  • 2 # 西江常流

    白話(粵語)就是我們漢族人祖宗語(古漢語),語言學家已經證實《切韻》、《唐韻》和《廣韻》這隋朝唐朝和宋朝三本的發音字典,就和今天的粵語發音高度吻合,這就是說白話系隋唐宋三個朝代中國的語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粵語區的日常用語同宋朝之前的日常用語一樣的原因,這也是外國大學為什麼只研究粵語和普通話的原因,外華人分別叫唐話和滿語(南宋同金的對抗,金幾乎等於滿,所以普通話亦差不多有近千年的歷史,亦值得研究。)。史學家已經證實周朝就統一了語言,只不過當時叫雅語。而宋朝唐朝隋朝又和秦漢、戰國、春秋、周朝是一脈相承,只不過是分分合合,史書上亦沒有記載這段時間中原發生語音的變化,所以白話就是雅語。那雅語是不是盤古開天至周朝的語言呢?今天我們終於解開了漢族語言千古之迷了,那就是二十一世紀(2O18年)語言學最偉大的發現:漢字不單表意,音還表義。透過粵語的發音就知道,例如:前和後,開和合,快和慢,食和飯,飲和水。當粵語講前字時由前面發出,即舌頭和上顎之間發出(不是捲舌音),而後字是由後面聲帶發出;當講開字時嘴開啟,為開口音,講合字即刻閉上嘴為閉口音。同理食和飲是閉口音,就是進飯和吞水的動作,當然食比飲的閉合慢(飯比水難吞下);而飯和水是開口音,就是嘴在碗邊和杯邊的動作,飯的開口比水的開口大,而讀水字時的開口有點嘟。而快和慢這對相反詞,都是設計成開口音,當你講快字把手放在離嘴三五寸遠時,明顯感到聲未出,氣已到,而講慢字時,手帖在嘴邊,越大聲越沒有聲流到,這些動作都說明音同義。而官話區全部是開口音,亳無意義(以下例子相同)。古人精心設計的漢字容不得別人百般抵賴,即口腔每一個動作就是一個音,並沒有因時間而改變,就好似我們知道了正方形是這樣,那畫出的正方形都不會差得那裡去,因此白話就是古漢語,就是漢族盤古開天的語言。精心設計的漢語迫使胡語要把幾千年來極其穩定至簡的宋朝之前的日常用語改一遍、變複雜和大量棄用的原因。如果漢語字表意是血、音表義是肉,則閉合音和入聲字則是漢語的靈魂,比如:陰和森(閉合音),當同時用嚇人的聲音讀出陰森森三個字時,白話明顯比北方話恐怖;又比如(入聲字):歇,肉,血等,當我們用悲傷感情讀《滿江紅》前面部分時,胸口就似比東西頂住,內心十分難受;當讀用憤怒的感情讀後半部時,你用手摸肩、胸、腹等部位,明顯感到動起來,無比激動,而用北方話讀起來,如同嚼臘,和尚唸經。有血(字表意),有肉(音表義),有靈魂(閉口音和入聲),這才是漢語。如果你學會了粵語,就會知道唐詩之美,才知道漢語之偉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多找些字來研究,比如:聲和音(有開有合,有前有後),走和行(走正確用法是跑的意思,前面發出,急促音,行由後面的 聲帶發出),黑和白,光和暗,呼和吸,遠和近(讀遠時嘴嘟一嘟,示意遠處,近由後面的聲帶發出。)裡和外,耳和鼻(聲流振耳振鼻),出和入,爆和炸(爆利用嘴唇上下擴張表示,炸利用聲流噴出,即水平擴張來表示),長和短(在上顎舌頭緊挨著發出不同的音,O.1亳都是距離),等等。請大家轉發吧(最好傳到香港中文大學作更詳細的研究,可以寫博士論文),只因白話是漢族盤古開天的語言,是黃帝、周天子、秦始皇直至宋朝的各朝皇帝的語言,是孔子、李白、蘇東坡、岳飛等人的語言,比兵馬俑、長城等所有的文物加起來都珍貴。

    因各種原因,你已不用宋之前的日常用語,只要你口音還在,現在用回肯定能表達得出,比如:屙(拉),食(吃),飲(喝),喝(吼),行(走),走(跑),望(看),姣(騷),幾多(多少),文(塊),幾時(什麼時候),未(沒有),箸(筷子),舊時(以前),後生(年輕),率之(終於),樽(瓶),差人(警察),游水(游泳),返歸(回家,是本人推薦我的“土白話”,記不起中學那課古文有句:返歸取之。),等等,你要是用得越多古用詞來代替現在的日常用詞,不會岐義,證明你的語言越接近古漢語,這是一種判斷是不是古漢語最簡單的方法。

    這就是說官話區要使用宋之前的日常用語就必須學會講白話(粵語),這是唯一的方法,雖然這是多麼簡單的漢字。

    (漢語的靈魂實際上還有一種叫變音一一一暫且這叫法,比如:死,這個由舌頭和上顎之間發出的音,當要對方不幸時,發出 的是急促音,痛快淋漓;當是自己的不幸時,舌頭升高和上顎閉合,儘量擋住聲流出去,頂回到胸裡,讓人感到難受。所以讀巜滿江紅》前部分時,亦因有個變音: 恥,而令人悲傷。總結:胡語是捲起舌尖說話,頂住上顎,不能閉合雙唇,所以沒有閒合音,亦因捲起舌頭頂住囗,沒有平舌那麼封閉,舌頭兩側漏氣,所以沒有變音,又因胡話用舌頭代替聲帶振動發音,所以 沒有用聲帶發音的入聲。總而言之白話讀每一個漢字都比胡語有力,讀每一句都應 景。)

    (再解釋一下什麼叫精心設計迫使胡語把漢語的日常用語改了一遍。比如:姣(騷),從字面睇就是女人想交合的意思,只有女人無論精神上或是肉體上大開才為姣,所以祖宗把它設計為大開口音,這個由聲帶發出的音如何叫小口捲舌發音的胡音發得出來,所以康熙年間把這個用了近5千年的姣字改為漂亮的意思。搞到漢語字表意都沒有。)

    (精心設計使人一下就明白:北京人講話不是懶,而是胡人捲舌之彈音太快,已經發出了,太輕聲,導致你聽不聞,以為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在安定醫院陪過抑鬱症病人嗎?那是一種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