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簡稱高鐵,是指基礎設施設計速度標準高、可供火車在軌道上安全高速行駛的鐵路,列車運營速度在250km/h以上。
中國鐵路車次編號規則
為了保證行車安全,維護運輸秩序和車次編碼的規範化,原鐵道部規定,全路向北京,支線向幹線或指定方向的為上行方向,車次編為雙數;反之為下行方向,車次編為單數。
1.詳細規則
鐵路部門規定,“G”讀“高”。C讀“城際”、D讀“動”、Z讀“直”,T讀“特”、K讀“快”(跨局快速),N讀內(管內快速)、L讀“臨”、Y讀“遊”。其他不帶字母的車次:1001-1998的為跨三局及以上的長距離普快列車,2001-2998為跨兩局列車,4001-5998為鐵路局管內短途普快列車,6001-7598為普客列車(慢車),7601-8998為通勤列車。
2.高鐵編號規則
高鐵車次編號為1位數、2位數、3位數、4位數四種,位數越短、數字越小,速度越快,停靠站數較少;位數越多、數字越大,速度越慢,停靠站數較多。
高速鐵路動車組(G字頭)列車車次編號規則:
高速動車組旅客列車(京滬高鐵) G1001-G9998 。 “G”讀“高”。
其中:跨局 G1001-G5998 ,管內 G6001-G9998 。
3.高鐵座次規則
普通旅客列車車廂,定員為118人,因為最前面有列車員室的設定,所以一般尾號是0459的車票肯定是靠車窗的,也就是一個自然排列的結果。
高鐵的座位排列其實是一個“國際慣例 ”。說得更通俗一點,就是模仿了航空座位的排列形式。早期的飛機多是單通道,每排有6個座椅,分別是ABCDEF。這樣就形成了AF靠窗,CD靠走廊,BE是中間位置,久而久之,A—F這六個字母就不是單純的表示順序的意思了,還有靠窗、過道與中間座的區分,後來就形成了一種慣例。
高鐵作為後來者,每排的座椅又不會超過6個,所以就延續了這種傳統叫法。高鐵二等座採取的是“3+2”的座椅排列,兩個座位靠窗、兩個座位靠過道,還有一個為中間座位,所以就只有ABCDF,而沒有E。
與其它座位比較,B座位相對不那麼方便,夾在中間,既不能看窗外的美景,也不靠近過道方便走動。而一等座採取的是“2+2”座椅排列,兩個靠窗,兩個靠過道,當然就只剩下ACDF,沒有了代表中間座的B和E。
其實,這樣的排列形式,不管出於何種考慮,方便的還是乘客,乘客只要拿出自己的火車票,一看座位號碼就知道自己的座位是靠窗、靠過道,還是中間位置了。
高速鐵路簡稱高鐵,是指基礎設施設計速度標準高、可供火車在軌道上安全高速行駛的鐵路,列車運營速度在250km/h以上。
中國鐵路車次編號規則
中國鐵路車次編號規則是為了區別不同方向、不同種類、不同區段和不同時刻的列車,為每一列車編排一個標識碼,即車次的規則。車次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客車車次還要在阿拉伯數字前,加上列車種類漢語拼音的首字母。為了保證行車安全,維護運輸秩序和車次編碼的規範化,原鐵道部規定,全路向北京,支線向幹線或指定方向的為上行方向,車次編為雙數;反之為下行方向,車次編為單數。
1.詳細規則
車次的編制和上行下行有關,鐵路規定進京方向或是從支線到幹線被稱為上行,反之離京方向或是從幹線到支線被稱為下行。上行的列車車次為偶數(雙數),下行的列車車次為奇數(單數)。如T11次是從北京開往瀋陽北方向,為下行所以是奇數(單數)的;它的回頭車T12次是從瀋陽北開往北京方向,為上行,所以是偶數(雙數)的。另外還有的車在執行途中會因為線路上下行的改變而改變車次,例如K388/385 386/387次,是執行瀋陽北到成都區間內的,從瀋陽北始發是開向北京的,所以上行,車次為K388次。車經停天津以後開始向離京方向行駛,改為下行,所以車次同時改為K385次。從成都向瀋陽北開的時候也是一樣,在到天津前是上行,所以車次是K386次,經停天津後改下行,所以車次為K387次。同時在改車次前後的區間內,車次自成一對。比如瀋陽北到天津區間車次是上行K388、下行K387。鐵路車次的編排就是這樣的。建國後鐵路車次規定:特快 1-20快車 30-98臨快 101-198慢車 201-298196X年:特快 1-98快車 101-198慢車 301-3981979-1996年的規則1、特別旅客列車1一982、管內特別旅客快車1一983、直通旅客快車101—2984、管內旅客快車301—3985、直通旅客列車401—4486、管內旅客列車451—5987、市郊旅客列車701—7488、臨時旅客列車601—6789、混合列車681—69810、旅遊列車遊1一遊481997-2000年的規則K字頭是快速列車Z字頭是準高速列車跨局特快是1字頭路局管轄特快2字頭直通快車3-5字頭路局管轄快車6字頭慢車7-9字頭最多為三位數最新規則(2009年4月1日起實施)旅客列車, 指以客車(包括代用客車)編組的,為運送旅客、行李、包裹、郵件的列車。按其執行距離遠近和執行速度可分為以下種類:高速鐵路動車組(G字頭),城際動車組列車(C字頭)、動車組列車(D字頭),直達特快旅客列車(Z字頭)、特快旅客列車(T字頭),快速旅客列車(K字頭),跨局普通旅客快車(1001-2998)、管內普通旅客快車(4001-5998),臨時旅客列車(L字頭),臨時旅遊列車(Y字頭),普通旅客慢車(6001-7598)、通勤列車(7601-8998)。鐵路部門規定,“G”讀“高”。C讀“城際”、D讀“動”、Z讀“直”,T讀“特”、K讀“快”(跨局快速),N讀內(管內快速)、L讀“臨”、Y讀“遊”。其他不帶字母的車次:1001-1998的為跨三局及以上的長距離普快列車,2001-2998為跨兩局列車,4001-5998為鐵路局管內短途普快列車,6001-7598為普客列車(慢車),7601-8998為通勤列車。
2.高鐵編號規則
高鐵車次編號為1位數、2位數、3位數、4位數四種,位數越短、數字越小,速度越快,停靠站數較少;位數越多、數字越大,速度越慢,停靠站數較多。
高速鐵路動車組(G字頭)列車車次編號規則:
高速動車組旅客列車(京滬高鐵) G1001-G9998 。 “G”讀“高”。
其中:跨局 G1001-G5998 ,管內 G6001-G9998 。
3.高鐵座次規則
普通旅客列車車廂,定員為118人,因為最前面有列車員室的設定,所以一般尾號是0459的車票肯定是靠車窗的,也就是一個自然排列的結果。
高鐵的座位排列其實是一個“國際慣例 ”。說得更通俗一點,就是模仿了航空座位的排列形式。早期的飛機多是單通道,每排有6個座椅,分別是ABCDEF。這樣就形成了AF靠窗,CD靠走廊,BE是中間位置,久而久之,A—F這六個字母就不是單純的表示順序的意思了,還有靠窗、過道與中間座的區分,後來就形成了一種慣例。
高鐵作為後來者,每排的座椅又不會超過6個,所以就延續了這種傳統叫法。高鐵二等座採取的是“3+2”的座椅排列,兩個座位靠窗、兩個座位靠過道,還有一個為中間座位,所以就只有ABCDF,而沒有E。
與其它座位比較,B座位相對不那麼方便,夾在中間,既不能看窗外的美景,也不靠近過道方便走動。而一等座採取的是“2+2”座椅排列,兩個靠窗,兩個靠過道,當然就只剩下ACDF,沒有了代表中間座的B和E。
另一個明顯的區別是座椅的配件不同。一等座的座位小桌板設定在右手邊的扶手裡,小桌板可以根據你的個人愛好對摺起來,獲得更大的空間。二等座的小桌板則是在前一排的椅背上,如果是第一排的座位,小桌板則是設定在車廂上面。除了小桌板位置不一樣,一等座和二等座的區別還在於有無踏板和小枕頭,一等座有一個專門伸腳的踏板,頸部的位置有一隻小枕頭,休息的時候可以調整座椅的傾斜度,把腳伸在小踏板上並且枕著小枕頭舒適的小憩一會兒。二等座就沒有踏板和小枕頭了,只能簡單的調整座椅傾斜度休息。其實,這樣的排列形式,不管出於何種考慮,方便的還是乘客,乘客只要拿出自己的火車票,一看座位號碼就知道自己的座位是靠窗、靠過道,還是中間位置了。